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2023-10-02 10:23播放 : 83004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痤疮的中医治疗方法与痤疮类型有关:

1、肺经风热型:患者发病年龄较小,以粉刺为主,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

2、肠胃湿热型:患者舌苔厚腻,口气较重,饮食偏油腻,常用黄连温胆汤、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3、肝经湿热型、肝郁化火型:患者多有心烦、脾气急躁,月经前后痤疮加重,用丹栀逍遥散、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4、冲任失调型:见于月经期前后症状明显加重的患者、更年期患者。采用二仙汤加减治疗。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分享:

93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中医药治疗我们临床上方法还是比较多见的,比如说中药汤剂的治疗,中成药的治疗,或者是说中药外用治疗,比如说穴位贴敷、针灸、推拿、肝病治疗仪的治疗。从整体来说,胆汁淤积性肝病中医首先是要通过辨证论治的。一般临床上根据我们的经验,胆汁淤积性肝病一般发病以中老年女性多见。我们有以下几个证型:肝肾亏虚型、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一般来说肝郁脾虚型,往往患者会伴有肝区的不舒服,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便溏、大便稀的表现。通过我们西医的诊断是胆汁淤积性肝病。我们中医的诊断辨证就是肝郁脾虚型。肝郁脾虚型的胆汁性淤积型肝病,我们中医治疗是疏肝健脾为主的治疗,我们成药可以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来治疗,主要还是疏肝解郁加上健脾化湿为主的治疗。肝胆湿热性,中医讲脾胃的功能是产生湿热和运化水湿的,所以说脾胃功能失调之后,湿热就会聚集,聚集在肝胆二经,临床表现常见有比如说肝区的灼热感、口苦、眼睛干、口干、想喝水、胃脘不舒服、大便是比较干结的,或者是大便是比较粘滞的,小便比较黄。我们中医药治疗可以以清热利胆为主。比如说成药可以选用双虎清肝颗粒、茵栀黄、茵莲清肝的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见于中老年女性,往往是有一个肝肾亏虚的表现。比如说肝区不舒服的还是隐隐约约的,往往会伴有乏力、倦怠、口干、口苦,但是这种口干口苦,不像肝胆湿热严重,伴有失眠、盗汗、超热的情况。我们临床上主要是沙参、枸杞、麦冬为主的治疗。对于各型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淤累积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瘀血,而正虚血瘀往往是肝硬化的前期的病理表现,疾病控制不好会到肝硬化的阶段。所以说我们平时要适当应用活血化瘀加上扶正的药物,比如说我们用三七粉、黄芪、当归、丹参或者是说用软坚散结的药物,比如说鳖甲、牡蛎达到软坚散结,起到软化肝脏、缩小脾脏,解决脾功能亢进,恢复肝功能的作用。总之,中医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还是以辨证论治为主。临床辨证还是要通过舌苔、脉象来为主,结合我们中医的问诊,结合我们现在的生化检查。"

语音时长04:13''

张引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7/07/17收听(61814)

中医药在痛风中的治疗

中药及其方剂是可以治疗痛风的。中药的作用按照治疗痛风的原则可以起到降低尿酸水平,减轻炎症状态,促进关节腔积液吸收,促进肾结石溶解排出及对肾功能保护。下面简单介绍...

王滨邹平市中医院

2018/12/20阅读(3687)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8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