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型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2023-06-09 20:35播放 : 27622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头皮型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下:

1、中医内治:对于上焦有热的患者,以清热疏风治疗为主,如金银花、连翘、黄芩、桑叶、牛蒡子、白芷等;由湿热上蕴侵犯至头皮,引起的银屑病,以清热除湿、健脾止痒治疗为主,如四妙散、龙胆泻肝汤;对于阴虚有内热的患者,以滋阴清热、润燥止痒治疗为主;

2、中医外治:应用疏风清热、润燥、消风止痒的中药煮水予以外洗,如苍耳子、生侧柏叶、王不留行、桑叶、菊花、荆芥、防风、大青叶等。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分享:

87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头皮银屑病治疗方法

"头皮银屑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临床问题,它的治疗方法也很多,主要是根据头皮银屑病的严重程度来处理。如果头皮银屑病都比较轻,只是有散在的个别小片状红斑脱屑,这种情况下一般单纯的外用药物就可以了,常用的外用药有哈西奈德溶液、卡泊三醇搽剂,这两个药物最常用的。还有一个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是一个复方制剂,效果也很好。第一个哈西奈德溶液是一个激素制剂,不要长期的使用,临床上常和卡泊三醇擦剂交替使用。另外,如果是头皮银屑病比较重,临床表现为大片的红斑脱屑,这种情况下一般建议有条件把头发给剃短了,晚上睡觉前先用植物油,比如用香油,先把头皮皮损部位先包封起来。具体包封方法:晚上先洗一下头,把头上用植物油涂上一层,再带上浴帽,把头皮完全给包裹起来的,这样做一方面起到包封作用,去头屑作用更强。另一方面不要把这些东西染到床头、被褥上,第2天早上再把植物油洗掉,这样子就能加快皮屑的去除。再配合外用的哈西奈德溶液或者卡泊三醇搽剂,或者直接使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这样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比较严重,尤其是全身泛发时,建议除了外用药物之外还需口服的药物,比如阿维A胶囊或者是消银颗粒,或者中成药的一些汤剂等都是可以的。"

语音时长02:21''

李天举郑州人民医院

2018/07/31收听(85942)

头皮型银屑病如何用药治疗?

"头皮型银屑病的治疗原则上和一般的银屑病治疗,特别是寻常型的银屑病治疗基本上相同,通常我们按轻中重三度治疗,轻度的皮损面积10%,只需要外用药物治疗,中重度的需要联合用药治疗。第一个外用药物。外用药物比较多,常用的有煤焦油、松馏油、糠馏油、黑豆馏油等,浓度一般为5%。使用方法为常规外涂、封包以及联合其它药物治疗。对于头皮型的银屑病来讲,封包联合用药治疗疗效一般是最好的。第二个地蒽酚,又称蒽林。一般是治疗寻常型稳定性的银屑病最有效的药物,常用蒽林软膏或者是蜡棒,方法有常规涂药、短时间接触疗法和联合治疗。第三个就是糖皮质激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激素外用药,是最常用的外用药,可以选用中效或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以软膏效果最好,洗剂比较差,用法也是为常规外涂。第四个维A酸类药物。一般的情况用于斑块状的银屑病,可能会引起局部的刺激或者光敏现象,但是如果联合糖皮质雌激素或者是UVB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但是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近期有生育愿望的妇女禁用,儿童应该避免使用,使用后避免在阳光下多晒,避免与黏膜接触。第五个维生素D3类似物。比如卡泊三醇或者是他卡西醇两类的外用药膏。再一种就是免疫抑制剂,有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两种外用的药膏。"

语音时长02:37''

倪后继湖北省荣军医院

2017/10/20收听(87510)

头皮型银屑病用什么药

"头皮型银屑病常外用煤焦油洗剂、卡泊三醇搽剂或糖皮质类固醇溶液等等,头皮型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的特殊类型,或称为局限型,皮肤损害局限于头皮。寻常型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的丘疹和红斑的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的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比较公认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常染色体不完全外显的显性遗传。2、精神因素。3、感染因素,链球菌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的链球菌感染,可以诱发点滴状银屑病。4、生化代谢异常。5、免疫功能异常。寻常型银屑病为常见的基本损害起初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的炎症性红色丘疹,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形成斑片,损害边缘清楚,基底有浸润,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轻刮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为寻常型银屑病的典型临床特征。寻常型银屑病的皮肤损害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以头皮和四肢的伸侧多见,皮肤损害常常对称分布,少数患者皮肤损害可以局限于某一部位,例如局限于头皮,则称之为头皮银屑病,头皮银屑病的典型皮损为浸润性的红斑,边界清楚,覆有较厚的鳞屑,毛发呈束状,有时也可融合成片,甚至满布头皮。头皮银屑病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患者可以多洗头,可以用煤焦油洗剂或二硫化硒洗剂洗头,外用适今可、卡泊三醇搽剂,或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溶液等治疗。"

语音时长02:48''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1/01/25收听(1689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2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