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指狼疮累及到肾脏引起的病变,病理分类主要指狼疮肾炎病理的分类,一般通过肾脏穿刺结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得出分类结果,现在沿用基本是2003年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病理学学会的分类标准,主要是分为六型,具体如下:
1、Ⅰ型指轻微系膜性狼疮肾炎:光镜下没有明显改变,但是在免疫荧光下可以看到在系膜区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2、Ⅱ型是系膜增生性狼疮肾炎:相对较重,可以看到在系膜区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同时可以看到在系膜区的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生;
3、Ⅲ型是局灶增生性狼疮肾炎: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增生,同时伴有在内皮下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但是范围小于50%的肾小球;
4、Ⅳ型是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主要是大于50%的肾小球受累,同时伴有内皮细胞的增生,以及免疫复合物在内皮下沉积;
5、Ⅴ型指膜性狼疮肾炎:系膜以及内皮细胞增生,可以不明显,但主要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底膜增厚的表现,同时可以看到免疫复合物在上皮下沉积;
6、Ⅵ型指硬化性狼疮肾炎:主要是体现大于90%的肾小球进行性硬化,没有明显的增生性改变。
临床上通过狼疮的分类标准进行狼疮治疗方案的制定,一般Ⅰ型、Ⅱ型患者预后较好,不一定要用大剂量的激素、免疫抑制剂;Ⅲ型、Ⅳ型多数患者需要用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Ⅴ型多数也会用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是在免疫制剂选择上,会对膜性肾病多加考虑;Ⅵ型基本是慢性肾衰竭,因此主要是肾脏替代治疗,比如血透、腹透,因此临床上根据分类标准指标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