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手机浏览
艾柱直接点燃放在皮肤上进行烧灼,产生的热力刺激了穴位,叫直接灸。直接灸一种是叫有疤痕灸;一种是无疤痕灸。有疤痕灸就是让艾柱直接的烧灼在皮肤上,用麦粒大小的艾炷,放于治疗部位,点燃后压灭,在局部就会形成一个疤痕,叫直接有瘢痕灸。还有一种就是点燃了,等到病人感到了灼热以后就给拿掉,再放一个艾柱放上,点燃了,灼热的时候又拿掉,或者点燃后用自己的手指压裂,这样是直接无瘢痕灸。
分享:
隔物灸一般有隔姜灸、隔附子饼灸、隔吴茱萸灸、隔白芥子灸,以及马钱子灸,主要功效既可以发挥艾灸的...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8/20播放(94968)
隔物灸一般有隔姜灸、隔附子饼灸、隔吴茱萸灸、隔白芥子灸,以及马钱子灸,主要功效既可以发挥艾灸的...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8/20播放(94968)
隔物灸也叫做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者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间接灸所用的间接药物和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之为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之为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之为隔附子饼灸。隔姜灸的作用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隔蒜灸,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症,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隔盐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呕吐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侯改善。隔附子灸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和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包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9/07/18收听(35490)
隔姜灸的操作及作用具体如下:1、操作:隔姜灸是将姜片放到穴位上,再将艾柱放到姜片...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1/26播放(86220)
隔姜灸的操作及作用具体如下:
1、操作:隔姜灸是将姜片放到穴位上,再将艾柱放到姜片...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1/26播放(86220)
隔姜灸是艾灸的一种,属于艾柱灸里边的间接灸。操作方法,是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输穴部位或者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的方式。当艾柱燃尽的时候,再换一个艾柱,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主要的运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疼以及风寒痹疼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焦乃军│河南省中医院
2019/05/15收听(31134)
隔物灸是艾灸当中的一种,艾灸和针刺并称为针灸,是中医的外治法。隔物灸指的是在人体表面放上其它物...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9/06播放(45703)
隔物灸是艾灸当中的一种,艾灸和针刺并称为针灸,是中医的外治法。隔物灸指的是在人体表面放上其它物...
2023/09/06播放(45703)
有人觉得隔姜灸比直接灸效果好,这是因为隔姜灸的时候,不但应用了艾灸本身的温补作用,同时也用到了...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31播放(42308)
有人觉得隔姜灸比直接灸效果好,这是因为隔姜灸的时候,不但应用了艾灸本身的温补作用,同时也用到了...
2023/08/31播放(42308)
"督灸是比较特殊的灸法,对于灸督脉,首先,在督脉上先撒一层药粉,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来配比的药粉。其次,在药粉的上面铺上桑皮纸,铺上姜泥、蒜泥,在姜泥和蒜泥的上面放上艾柱再灸。一般灸的时间非常长,做一次至少要2-3个小时。治疗作用在于温通经脉、活血化瘀,治疗各种各样的风湿痹证。临床中最常用的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这是一种骨痹。因此,治疗寒凝滞于体内,比较深层的疾病。现在也有人用于妇科病,甚至消化系统疾病也有用,督灸分发泡和不发泡两类。"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5/11收听(51442)
点燃青艾条,离所选定的穴位大约5公分到10公分左右,使患者始终感觉到温热为度,这是温和灸。温和... 蔡圣朝│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8/07播放(55756)
点燃青艾条,离所选定的穴位大约5公分到10公分左右,使患者始终感觉到温热为度,这是温和灸。温和...
蔡圣朝│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8/07播放(55756)
"隔姜灸一般来说是用来治疗阴,感受了寒邪,导致胃疼、腹痛以及呕寒性的呕吐,以及风寒导致的关节疼痛,它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如果天天灸,其实艾条的悬灸其实更适合,如果你有这种类似的病症,可以用隔姜灸。但是它灸起来比较复杂,因为它要搓艾状,而且要大小以及热度、厚度也需要控制,所以就造成了很多的不便。在家里天天灸的话,没有必要搞这么复杂,用艾条悬灸就可以了。"
2020/06/26收听(32024)
"隔姜灸是艾柱灸里边的一个方法,是将鲜姜切成大概2-3cm大小的一个片,厚度大概是一块钱硬币那么厚,也就0.2-0.3mm的厚度,中间以针刺孔,在上面放上艾柱进行施灸。隔姜灸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因寒邪而导致的呕吐、腹痛,或者由于风寒导致的关节痹痛,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生姜辛、温、散,可以降逆止呕、散寒、温中的作用,配上艾条温热的效率,起到温中止呕、散寒的作用。"
2020/06/22收听(32122)
隔盐灸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对于虚寒性的腹泻、中风的脱证、昏迷的患者,都可以选用隔盐灸。隔...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06播放(30867)
隔盐灸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对于虚寒性的腹泻、中风的脱证、昏迷的患者,都可以选用隔盐灸。隔...
2023/07/06播放(30867)
"隔蒜灸最开始是用在这种淋巴结的结核,肺痨也就是肺结核或者是痈疡初期的,这个时候隔蒜灸它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隔蒜灸一般都是用独头蒜,一般因为普通的蒜它面积太小,切的比较厚一点,因为这个蒜受热之后它就特别软,在中间刺上孔或者是捣成蒜泥也可以,把它敷在这个穴位上,然后放在这个蒜上进行施灸,它就是起到了一个消除结核以及疮疡有作用。但是现在用的很少了,以前对于结核没有太好的办法,现在有很多的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所以像瘰疬以及肺结核很少能见到了。"
2020/06/26收听(31056)
"隔姜灸是利用鲜姜,把它切成2-3mm厚的片,然后中间用针扎上孔,把艾炷直接放在姜片上,在这个穴位上施灸。隔姜灸,因为姜是辛温发散,具有温胃散寒的作用,因此经常会用到这个方法。实际上它适用于虚寒性的疾病,也适合消化系统的疾病。隔姜灸跟正常的灸法是一样的,它的禁忌症主要是湿热症。如果是胃肠湿热症,是不适合隔姜灸的,胃肠的这种虚寒症是适合的,再有就是阴虚发热的症象,这个时候也是不宜用灸法,不宜用隔姜灸的方法。另外, 隔姜灸还要小心烫伤,因为有的人会耐受,直接放在皮肤上,所以传导性很快,要注意防止病人姜片下面烫伤。"
2020/04/29收听(96636)
三伏灸顾名思义,是在三伏天所进行的艾灸,和三伏贴是有所区别的。三伏贴是将调制好的药物,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同,贴在某些特定的穴位上,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三伏灸是用艾灸灸某些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消化吸收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般选择的穴位是中脘穴、关元穴、神阙穴、足三里穴、身柱穴、大椎穴、肾俞穴和八髎穴等。也可以选择隔姜灸,隔姜灸的效果要比单纯的艾灸好。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强的季节,在此时艾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文文│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7/01收听(63484)
瘢痕灸属于发泡灸,主要目的就是局部皮肤破溃,出现了水泡,水泡逐渐破溃以后,局部结痂形成瘢痕,跟...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3/13播放(33963)
瘢痕灸属于发泡灸,主要目的就是局部皮肤破溃,出现了水泡,水泡逐渐破溃以后,局部结痂形成瘢痕,跟...
2023/03/13播放(33963)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属于艾炷灸的直接灸的一种,指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渐致化脓,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种灸法。瘢痕灸是我国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灸法,临床主要预防及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瘰疬、痞块等。在使用瘢痕灸的时候,要注意护理灸疮,灸疮如护理不当,会造成继发感染,脓色可由白色转为黄绿色,并会出现疼痛、渗血等,需用消炎药膏、玉红膏涂敷,而且为了促使灸疮的无菌性化脓反应恢复,需要注意调养。"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1/06/21收听(35382)
三伏灸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方式,常用的三伏灸操作方式包括艾条灸、穴位敷贴、艾箱灸,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三伏灸的作用。常用穴位主要有背部穴位、腹部穴位和下肢穴位,最常用穴位是大椎、风门、肺俞、定喘、膏肓穴等,有时候配合足三里、曲池、尺泽、列缺等穴位,不管哪种方法选择,这些穴位是相对固定的,与中医辨证有关联。
2019/05/13收听(83686)
随身灸使用时间主要取决于随身灸燃烧程度是否充分,一般随身灸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6/05播放(89362)
2023/06/05播放(89362)
艾灸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以及助阳的作用,不管是隔什么灸,基本都有这个作用。隔蒜灸主要是隔了一层...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5/17播放(26547)
艾灸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以及助阳的作用,不管是隔什么灸,基本都有这个作用。隔蒜灸主要是隔了一层...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5/17播放(26547)
隔姜灸属于艾灸的一种,用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隔姜灸具有温经散寒、止呕解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呕吐、泄泻、小腹冷痛、遗精、阳痿、早泄等症状,隔姜灸还具有舒经活络的作用,可用于缓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腰腿疼痛等症状。隔姜灸还可以治疗一些妇科疾病,尤其适合体虚体寒之人,可用于治疗女性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还可以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陈付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08/03收听(52892)
北京宣武医院 李力卓
播放次数:3.22万
播放次数:4.76万
播放次数:4.71万
播放次数:3.0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