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痱和湿疹的区别

2023-02-16 07:00播放 : 13320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热痱是汗液积聚于皮肤表面,无法顺利排出,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水疱的物理性改变。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的改变,往往是由于过敏原接触到皮肤,或是吃某些东西导致体内过敏,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治疗上,热痱需保持通风、少出汗,使汗液尽快消退掉,同时可用温开水清理掉堆积在毛孔上的污垢。湿疹的治疗需应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再用抗组胺药物减少过敏反应,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分享:

92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如何区别湿疹和热痱?

夏季的尾巴也快看不到了,但是我们对于炎热的夏季,还是有些心有余悸。因夏季是皮肤病泛滥的季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尤其是热痱和湿疹。这不仅是一个令人恐惧的二...

付贵明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2018/09/13阅读(31591)

大人热痱如何治疗

"大人热痱,患者应加强室内通风散热,穿衣应宽松,局部用清水清洗以后外扑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热痱称为痱子,也称之为粟粒疹、汗疹,是由于在温热的环境中,汗液分泌过多而排出障碍所形成的皮肤病。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在温暖、潮湿地区及夏季多见。此外本病与职业也有关,多见于炼钢工人或铸造工人等。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使汗腺导管口闭塞,导管内汗液潴留,压力增高而导管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和炎症,汗孔口处发生小疱和丘疹。此外,皮肤表面温暖、湿润可以促进表皮葡萄球菌的繁殖,葡萄球菌可以堵塞汗孔或沿汗管感染形成痱子。根据汗腺导管堵塞部位的深浅以及疱液内容,临床上将痱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晶形粟粒疹,又称为白痱,是汗液于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致。常见于高热,并有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病人,表现为躯干及颈部比较密集的针头至粟粒大的薄壁小疱,内容清亮,基底无红晕,容易擦破,无自觉症状。2、红色粟粒疹,汗液于表皮内比较深处溢出而致。夏季多见,多急性发病,好发于手背、颈部、躯干、乳房下、腋下及其他皮肤皱褶部位。3、脓疱型粟粒疹,又称为脓痱。表现为皱褶处,如乳房下、颈部、阴部的密集的比较小的浅表脓疱,与毛囊无关。4、深部粟粒疹,汗管在真皮上层,特别是真表皮交界处破裂形成密集的皮肤颜色一致的小水疱。患者应加强通风散热,穿衣宽松,可以外用痱子粉和炉甘石洗剂。"

语音时长03:08''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1/01/22收听(2478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