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特需老年病科
手机浏览
老年人综合评估的标准包括疾病相关评估(病情、查体、用药情况)、躯体功能评估、营养状态评估、社会支持评估、认知功能评估、心理功能评估(焦虑、抑郁)、疼痛评估及睡眠评估。通过对老人各方面功能状态的综合评估,为老年患者制定合理诊治措施、完善中期照护计划和有效的长期随访方案,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和生命质量。
分享:
老年人综合评估是通过对老人疾病状态、躯体功能、营养状态、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心理功能、疼痛、睡... 冯光达│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5/14播放(61440)
老年人综合评估是通过对老人疾病状态、躯体功能、营养状态、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心理功能、疼痛、睡...
冯光达│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5/14播放(61440)
老年人综合评估的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评估、疾病相关评估、情绪评估、认知功能评估、疼痛评估、睡眠评估... 冯光达│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9/26播放(53832)
老年人综合评估的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评估、疾病相关评估、情绪评估、认知功能评估、疼痛评估、睡眠评估...
2023/09/26播放(53832)
根据帕金森氏病的进展程度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五级:一级: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局限在一侧... 王劲│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023/04/07播放(96388)
根据帕金森氏病的进展程度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五级:一级: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局限在一侧...
王劲│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023/04/07播放(96388)
"帕金森疾病在临床上分早期和中、晚期。早期和中、晚期用药的原则有所区别,再一个会采取评分标准,如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但这个评分表很复杂,一般在专科专业人士来评。当然还有一些简单的,叫Hoehn-Yahr评分,Hoehn-Yahr评分主要看病人到什么程度,一级病人生活还能自理;三级病人生活就需要别人的辅助了;到了四级病人就需要坐轮椅或者卧床不起了。这种情况来判断病人处于什么期,也就是临床的早期和中、晚期是对应的标准。"
贾伟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2018/01/10收听(12648)
临床上对于帕金森氏病的进展程度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有一个五级的分类。帕金森氏病一级的病人,症状一般都局限在一侧,二级病人的一些症状可以累及病人的双侧,都有帕金森氏病的症状,不管是震颤也好,肌强直也好,对于三级的病人,这些症状已经可以影响到病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如自己用筷子吃饭,系衬衫的扣子都会出现很大的困难。临床上四级的病人,日常生活是不能自理的,需要一些护理人员或者一些家属的照护。五级帕金森氏病是最严重的一型,病人一般限制在轮椅上或者限制在床上,不能站立,不能走路,生活完全需要人来照顾,临床上帕金森氏病的严重程度分级大概就分这五级。临床上每一个病人都是从一级逐渐向高级别的发展,我们最理想的就是病人在一级,刚刚出现症状的时候就来就医,能够得到一个准确的诊断,开始用药物保守的方法治疗,如果哪个级别的帕金森氏病病人做外科治疗,做脑起搏器最有效,我们一般都是在二级以上的病人,二级到三级的病人。一旦帕金森氏病的病程太长或者症状太严重,如一个病人已经在轮椅上,在病床上已经躺了好几年,对于这类的病人,手术效果是不理想的,而且还有的帕金森氏病人已经出现了晚期的一些严重的症状,如痴呆的一些症状,这类病人也不适合做帕金森氏病的手术治疗。
2017/07/10收听(91314)
因为老年人存在一种特有现象,叫老年综合征,常见的老人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营养不良、老年衰弱、老... 李华│烟台毓璜顶医院 2023/05/04播放(66954)
因为老年人存在一种特有现象,叫老年综合征,常见的老人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营养不良、老年衰弱、老...
李华│烟台毓璜顶医院
2023/05/04播放(66954)
"目前临床上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来评估睡眠质量,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精神障碍患者,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的睡眠质量评估。量表由九道题组成,通过询问患者近一个月的睡眠情况评价其睡眠质量,题目的内容主要有几点上床睡觉,上床到入睡需要多长时间,早上几点起床,每夜实际的睡眠时间,夜间去厕所的次数或者醒来的次数等。完成该量表约需5-10分钟,评分共分七个部分,每部分得分为0-3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障碍越严重。"
王西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8/05收听(82702)
"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可以通过多个指标来进行评价:1、时间平均的尿素浓度,可以通过尿素氮时间曲线下面积计算,它反映尿素生成与清除间的平衡,当该指标小于50mg\/dL的时候代表透析充分。2、尿素下降率,反映的是单次透析时尿素的清除分数,当该指标大于65%的时候代表透析充分性。3、尿素清除指数,反映的是每次透析的尿素清除份数,该指标可以看作是透析治疗量的一个指标,推荐的最低剂量为1.2。不管用什么标准来评估,透析的充分性还必须与临床密切结合,应该定期评估患者的干体重、血液学指标、血压、心血管并发症、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情况,透析剂量应该根据原发病因及病情变化随时调整。"
陈樱花│东部战区总医院
2020/04/08收听(27564)
6min步行试验的评估标准,具体如下:1、重度心肺功能不全:6min的步行的距离... 王智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7/21播放(79290)
6min步行试验的评估标准,具体如下:
1、重度心肺功能不全:6min的步行的距离...
王智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7/21播放(79290)
"吞咽功能评估的金标准是吞咽造影检查和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应用设备检查能够更直观地评估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的吞咽情况。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开展吞咽造影量化分析,造影检查的专业人员必须通过正规培训,X线对人体有多种不良作用,在获取足够诊断信息治疗信息的前提下,检查时应尽量设法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时间,此项检查不合适准备怀孕和怀孕的妇女,因为它含有射线,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吞咽功能的评估常用洼田饮水试验,可以让患者端坐,喝下30mL的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的情况,1级为优,能顺利的一次将水咽下;2级为良,分两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为中,能一次咽下伴有呛咳;4级为可,分两次以上咽下伴有呛咳;5级是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是1级,5秒之内可疑为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为3-5级。"
陈莉莉│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23/03/22收听(11312)
"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龄在75-80岁以上者,可能同时存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甚至存在心力衰竭、脑梗死、动脉硬化症等疾病,预期寿命比较短。此时的血糖控制应该制定个体化控制标准,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左右,甚至更宽松的为1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甚至可达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或者8%-9%。总之是以不发生低血糖为主,防止严重低血糖导致严重的心脑损害。"
李国宏│承德市中医院
2018/10/15收听(98934)
"老年人血糖正常的标准和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的标准就和年轻人不同。健康的老年人空腹血糖仍然是小于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小于7.8mmol\/L。诊断糖尿病标准是一样的,空腹血糖≥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对于老年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应该适当的放宽。因为低血糖的风险比较高,而且老年人自理能力相对差,低血糖的风险高,心脑血管疾病有可能同时存在。所以空腹血糖建议适当放宽到7-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晚期的肿瘤,甚至痴呆预期的寿命不是很长,空腹血糖有可能进一步放宽到9mmol\/L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0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放宽到9mmol\/L。老年人患者在血糖治疗控制上一定要安全,防止出现低血糖,严重的会影响心脑血管出现损伤。"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6/20收听(44762)
目前,婴儿脑损伤暂无准确的评估标准。主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出生史及相关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如果... 肖丹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3/07/07播放(82224)
目前,婴儿脑损伤暂无准确的评估标准。主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出生史及相关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如果...
肖丹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3/07/07播放(82224)
如果患者的年龄为70岁,并且患者无任何心脑血管并发症,可以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左右;... 陈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8/16播放(94998)
如果患者的年龄为70岁,并且患者无任何心脑血管并发症,可以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左右;...
陈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8/16播放(94998)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首先要有临床症状,如果病人有全身水肿,然后有大量泡沫尿、乏力、没有精... 钱宏利│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2023/11/11播放(62088)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首先要有临床症状,如果病人有全身水肿,然后有大量泡沫尿、乏力、没有精...
钱宏利│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2023/11/11播放(62088)
对于75岁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应该放宽,也就是比指南的要求要更为宽松。一般对于75岁老年人,空...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2/02播放(73790)
对于75岁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应该放宽,也就是比指南的要求要更为宽松。一般对于75岁老年人,空...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2/02播放(73790)
"老年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有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的临床症状。结合以下三点中,血糖有一点异常即可诊断,分别是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超过7.0mmol\/L,75g糖耐量试验当中两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超过11.1mmol\/L,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超过11.1mmol\/L。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实不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目前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标准,都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只是对于老年人,在糖尿病的控制目标上与年轻人有所不同,需要放得宽松一些。建议老年人患糖尿病,不要将血糖控制得过低、过严,以免导致不安全的因素发生,在低血糖的时候容易诱发一些不良事件。"
罗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1/04/25收听(44312)
根据我国糖尿病指南,一般情况下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小于7mmol/L,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小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70岁的老年人如果不合并其它严重疾病、无糖尿病严重并发症、身体比较健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按上述的标准来控制血糖。但是如果70岁的老年人合并多种疾病,或者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的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比如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小于10mmol/L,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小于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所以老年人的血糖控制标准要因人而异,对于合并多种疾病、有低血糖风险的老年人,血糖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杨建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4/26收听(48940)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为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欧美发达国家则以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我国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于1982年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45岁-59岁为老年前期,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按照联合国卫生组织的界定,当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或者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时,即为老龄化国家,我国从20世纪末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9年60岁老年人为1.6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12.5%,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
2020/07/27收听(12064)
尿蛋白就是尿里面的蛋白含量,需要化验检查才能够看到。正常人24小时的尿中蛋白含量是0.5g-1g,如果尿蛋白是2g、3g、4g,那么尿中的蛋白含量就过高了,会有什么影响呢?第一、蛋白低会营养不良;第二、说明肾功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为肾功能减弱,蛋白从肾漏出去,跑到了尿里面。所以监测24小时的蛋白尿是判断肾功能是否受损很重要的临床依据;第三、出现水肿。因为蛋白丢失,身体里的胶原蛋白就少了、血浆渗透压出现变化,就会下肢水肿、眼睑浮肿等。
高云磊│航天中心医院
2017/12/19收听(40318)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 郑华东
播放次数:3.96万
中日医院 邵自强
播放次数:2.09万
播放次数:2.2万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
播放次数:2.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