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吃什么药

2017-12-20 18:1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疾病多采用二级预防,也称为三驾马车治疗。具体药物治疗方法如下: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抗高血压药物,将血压维持在合理范围之内;

3、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

脑出血和脑梗塞治疗方案有所不同,需控制血压、降脂,但禁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会诱发出血,导致疾病复发。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分享:

118

相关推荐

心脑血管病吃什么药

"对于心脑血管病吃药的问题,首先应当明确是出血性的还是缺血性的。心脑血管病主要是指的脑出血为主,心血管发生出血性的疾病临床上很少。对于脑出血首先应当控制血压,避免血压过高造成出血量的增加和扩大,加重神经系统的损害。第二应当积极地调节血脂治疗,给予口服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减少动脉硬化造成的脑血管的病变,以防以后再发生出血。对于缺血性的心脑血管病的吃药问题临床上原则大致相同。采取抗血小板的药物,比较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在疾病的急性期呢,除了口服阿司匹林之外,还应当加上另外一种抗血管的药物,比如氯吡格雷,或者是替格瑞洛,以达到充分抗血小板的作用。调节血脂也非常重要,积极的口服他汀类药物,因为它具有抗炎、调节血脂、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都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有血压高或糖尿病这相应的危险因素,则应当口服相应的药物。对于脑血管病来说,积极地控制血压也是非常关键的。对心血管病来说,选择药物种类就比较多了,除了抗血小板、调节血脂这些药物之外呢,还可以加上硝酸酯类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都对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缺血引起来的相应的症状都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语音时长02:26''

左兆凯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15收听(57967)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0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