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手机浏览
出现尿蛋白(+)后的调理,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理:如果尿蛋白(+)是肾小球肾炎、肾病造成,此时应注意高质量蛋白的摄入,注意蛋白品种的选择,要注意听从营养科、肾内科医生的意见。此外,要注意钠的摄入,既要充分又不能过量,注意适量,如果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血压增高,从而导致尿蛋白加重;
2、生活方式调理:应注意适度休息、运动,如果休息不好、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也会加重蛋白尿;
4、心情调整:应注意保持心情愉悦,有利于疾病恢复。
分享:
"正常人的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总量是小于150mg\/24h,但是在尿常规中蛋白质是阴性的。如果查体发现尿常规中出现蛋白质(+)的现象,说明可能存在几种问题:第一、尿液浓缩,浓缩的尿液使蛋白质也被浓缩,从而出现蛋白质(+)的现象。只需要多喝水,将尿液浓度恢复正常以后,尿蛋白质(+)就会变为阴性;第二、剧烈活动、过度劳累或者酗酒,或者女性的特殊时期,可以使尿中出现蛋白质(+)的现象,当渡过了特殊的时期,或者经过充分休息以后,蛋白质(+)就会变为阴性;第三、某些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可以出现尿常规中蛋白质(+)的现象,当恢复了正常温度以后,可以出现尿常规中的蛋白质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第四、排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就是肾脏出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测定,来判断蛋白质是来源于肾脏的肾小球,还是来源于肾小管或者其他部位。还需要鉴别是来源于肾脏本身的病变,还是由于机体其他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损害。只有鉴别明确了,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使尿中蛋白质(+)变为阴性。"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0/08/03收听(61578)
"正常人的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质,大概是 <150mg\/24h,但是在尿常规中蛋白质是阴性的,也就是尿常规中是没有蛋白出现的,如果尿常规中出现了蛋白质,治疗需要积极的寻找原因,才能知道如何调理、治疗。尿中蛋白质的增加,有可能是尿液浓缩造成的,浓缩的尿液使尿液中的蛋白质也被浓缩,从而出现尿蛋白质阳性,当恢复了正常的浓度以后,蛋白质就会变为正常。剧烈活动、过度劳累、酗酒或者某些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或者女性特殊时期,可以出现尿中蛋白质的增加,当渡过特殊的时期以后,尿常规中蛋白质就会变为阴性。排除了以上的情况,那就是肾脏出现了问题,就需要积极的寻找原因,排除肾脏疾病,还是由于机体其他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损害,可以应用ACEI或者ARB或者中成药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饮食上也需要注意,控制外源性蛋白质的摄入,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做适当的运动,戒烟酒,保证足够的热量,才能使疾病得到很好的缓解乃至治愈。"
2020/07/23收听(32774)
尿蛋白阳性通常还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调理:1、尽量避免劳累受凉:劳累、受凉就容...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6/06播放(26185)
尿蛋白阳性通常还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调理:
1、尽量避免劳累受凉:劳累、受凉就容...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6/06播放(26185)
尿蛋白和尿酸同时偏高,病人的饮食要求低盐饮食、低脂饮食、低嘌呤饮食、低蛋白饮食和优质蛋白饮食。...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6/23播放(67498)
尿蛋白和尿酸同时偏高,病人的饮食要求低盐饮食、低脂饮食、低嘌呤饮食、低蛋白饮食和优质蛋白饮食。...
2023/06/23播放(67498)
"尿蛋白和尿酸同时偏高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管理中的要求如下:1、低盐饮食,盐的入量不能超过3g,同时看尿蛋白排出量的多少,如果蛋白尿非常多,可以进食含有优质蛋白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瘦肉,但要减少脂肪的摄入。2、合并高尿酸血症后,在饮食的管理上要求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大量饮水,保证尿量在3000mL左右。3、对于明显的蛋白尿又合并水肿的病人,饮水量受一定的限制,要求低嘌呤饮食,多吃新鲜蔬菜。"
智淑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0/09/27收听(62970)
尿蛋白(++)是否严重,根据引起蛋白尿的原发病不同,病情轻重不同。1、急性肾小球... 杨彦芳│中日友好医院 2023/04/28播放(49100)
尿蛋白(++)是否严重,根据引起蛋白尿的原发病不同,病情轻重不同。
1、急性肾小球...
杨彦芳│中日友好医院
2023/04/28播放(49100)
尿蛋白(+)通常代表尿中有少量蛋白,尿蛋白(+)通常是尿常规的一种半定量的检查方法。这种半定量...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1/27播放(46838)
尿蛋白(+)通常代表尿中有少量蛋白,尿蛋白(+)通常是尿常规的一种半定量的检查方法。这种半定量...
2023/11/27播放(46838)
"尿蛋白(+)说明存在少量的蛋白尿,在做尿常规检查的时候,有一项尿蛋白的检查,尿蛋白检查通常采用定性或者半定量的方法。定性的结果如果是(±),就是弱阳性,(-)是阴性,阳性是从(+)到(++++),可以大致反映尿蛋白的数量。此时尿蛋白(+),说明是轻度的蛋白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排查生理性蛋白尿,最常见的原因包括运动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高温、寒冷、精神紧张也会导致蛋白尿,这时一般要求病人素食三天,不剧烈运动,避免精神紧张,再去复查尿常规,如果尿蛋白消失或者减少了,说明出现尿蛋白可能和以上因素有关系。如果尿蛋白并没有明显的减少,一般认为是病理性蛋白尿,要继续寻找出现尿蛋白的原因,可以做24h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分类,看尿蛋白的总量,以及来源,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这时尿蛋白(+)首先要判断是不是肾小球性蛋白尿,此时尿蛋白一般以白蛋白和转铁蛋白为主。如果肾小球的滤过膜受到严重的损伤,尿中还会出现免疫球蛋白IgG。如果尿中的蛋白以小分子蛋白为主,像α1-微球蛋白或者β2-微球蛋白,说明可能存在肾小管性蛋白尿,然后再继续往下查就可以了。"
2023/03/23收听(26702)
"尿蛋白可以由以下原因所引起:一、生理性蛋白尿,是指患者在高热、运动后尿中可以产生蛋白阳性,这种一般不予治疗,在退热及休息后尿蛋白可自然消失;二、肾小球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疾病引起的尿蛋白阳性,如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是由于肾小球屏障受损而产生的蛋白尿,可以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三、肾间质性蛋白尿,如患有间质性肾炎可以引起尿蛋白阳性,发病原理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引起的尿蛋白,治疗是给予激素;四、炎症引起的蛋白尿,如肾盂肾炎,细菌感染可以刺激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少量尿蛋白而出现尿蛋白阳性,可以给予抗炎治疗。"
马爽│吉林省人民医院
2020/05/28收听(63870)
"临床上可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蛋白尿最常见于功能性和体位性,功能性常伴有发热、运动或者心衰等情况。体位性蛋白尿最常见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在直立位或者脊柱前凸的姿势时可以出现尿蛋白阳性,卧位时尿蛋白可以消失。病理性蛋白尿包括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以及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的蛋白尿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损伤,造成蛋白漏出,这种情况以白蛋白升高为主。肾小管性的蛋白尿也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管受损或者功能紊乱,抑制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重吸收,导致一些小分子蛋白质从尿液中排出,造成肾小管性的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或者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情况。"
李纳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1/04/10收听(40618)
尿蛋白是尿液里出现了蛋白质,就称尿蛋白,正常人尿里面没有蛋白质,一旦出现了尿蛋白,说明尿液异常。这个时候要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的排查。尿蛋白常见的病因是慢性肾炎、肾病,这个时候要完善相关的检查,排查继发性肾病的可能,这是肾源性蛋白尿的常见病因。若是在运动、精神紧张后出现的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蛋白尿、一过性的蛋白尿,休息、放松后蛋白尿可以消失。直立性蛋白尿主要见于青少年,多见于胡桃夹综合征的青少年。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引起尿蛋白,比如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引起骨髓瘤肾病,可以出现溢出性的蛋白尿。所以,出现尿蛋白一定要积极的查找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田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2020/09/08收听(83062)
尿蛋白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内科疾病:内科疾病,如肾病、肾炎会对肾脏造成... 何峰│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01/11播放(98772)
尿蛋白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内科疾病:内科疾病,如肾病、肾炎会对肾脏造成...
何峰│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01/11播放(98772)
尿蛋白即蛋白尿,主要是肾脏受到损伤后,肾小球基底膜破裂损伤,造成尿液中有大量的蛋白流出,预防蛋... 张祥生│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27播放(38244)
尿蛋白即蛋白尿,主要是肾脏受到损伤后,肾小球基底膜破裂损伤,造成尿液中有大量的蛋白流出,预防蛋...
张祥生│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27播放(38244)
"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50mg以下,尿常规显示尿蛋白是阴性,就属于正常。肾脏像一个过滤器,具有一定的滤过功能,对于水分和毒素是可以自由通过的,对于血中比较重要的成分,比如蛋白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经过肾脏滤过膜滤出的蛋白质是比较少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50mg以下,而行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是阴性的。如果某些病理性因素导致肾脏的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蛋白就会相应增加,会超过150mg,尿常规中就显示尿蛋白阳性,可能是一个加号,也可能是两个或者三个加号,属于一种异常情况,要积极寻找病因并给予处理,不然很容易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韩正斌│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3/23收听(34944)
"尿蛋白是怎么形成的?我们都知道血液中会有大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人体来说都是有用的,所以血液在经过肾脏代谢的时候,这些蛋白质需要被重新吸收再利用。肾脏从微观结构上看,它是由500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一个肾单位都包括复杂又精细的结构,其中像肾小管,这些都是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重新吸收的结构,可以把它简单的理解成类似于像筛子一样的结构。所以蛋白质这一类大分子,它会经过筛网留住,而其他的水分从筛孔中排出,这样就起到一个重新吸收蛋白的过程。但是,如果出现肾单位结构的破坏,比如肾小球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它会导致肾小球结构破坏,从而导致筛网结构破坏,从而引起蛋白质大分子从筛网中漏出来,这样就形成了蛋白尿。"
王于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05/12收听(70676)
尿蛋白(++)一般代表病人的疾病并不是太严重。但是,不能因为不是太严重而忽视这种现象,还是要找...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8/17播放(26898)
尿蛋白(++)一般代表病人的疾病并不是太严重。但是,不能因为不是太严重而忽视这种现象,还是要找...
2023/08/17播放(26898)
尿蛋白(++)通常是提示肾脏疾病,尤其是影响肾小球的疾病,常见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具体处理方... 王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12/29播放(47358)
尿蛋白(++)通常是提示肾脏疾病,尤其是影响肾小球的疾病,常见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具体处理方...
王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12/29播放(47358)
正常人尿液中可以存在一定量的蛋白,正常人的尿蛋白的范围是小于150mg/24h,也就是小于70mg/L。正常人尿蛋白中主要含有白蛋白,白蛋白占尿总蛋白的40%-60%。当然,尿蛋白中还有其他一些蛋白,例如溶菌酶、肾调节蛋白,也就是原来所说的T-H蛋白。还有一些分泌性的蛋白,例如凝血纤溶以及正常人可以分泌一些小轻链蛋白。所以,尿蛋白不单纯是白蛋白,主要包括白蛋白,还包括其它很多类的蛋白。如果尿液检查中尿蛋白增加,需要区分尿蛋白增加是具体哪种成分增加,有利于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2020/04/12收听(73962)
有尿蛋白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正常范围,也就是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50mg以内,一般为生理性蛋白尿,也有时是病理性蛋白尿,也是一些疾病的早期改变。生理情况见于剧烈运动后、发热、受凉、突发的应激状态、长期的直立情况等,使尿蛋白的排出量增加,为一过性蛋白尿,一般在诱因消除后尿蛋白恢复正常。另外,在检查前暴饮暴食,进食大量的高蛋白饮食,如肉、蛋等,可出现一过性的尿蛋白增高,注意饮食结构后再次复查尿蛋白消失。病理情况提示有肾脏的早期损伤,主要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以及各种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病变、肾盂肾炎等等,需要定期复查,治疗原发疾病和做好肾脏保护。
2020/07/14收听(68564)
"正常人的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蛋白和一定量的白细胞,这种蛋白以白蛋白为主,正常的尿白蛋白浓度是0-30mg\/L,而尿白细胞是每高倍镜下0-5个或者0-10个,0-10个是对女性而言,但是尿液中的白细胞和尿中的白蛋白或者总蛋白完全不是一回事。尽管正常人的尿液中有白细胞和蛋白,但是如果单纯性白细胞升高,先考虑是炎症性病变,也就是泌尿系统感染造成的炎症,这种炎症可以造成白细胞增加,而蛋白不增加或者轻微的增加,这种轻微增加的蛋白也是对一种炎症的反应。如果尿液中单纯蛋白增加而白细胞不增加,这见于慢性肾炎,这种肾炎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和白细胞没有任何关系。"
2020/04/25收听(84090)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