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穴位

2019-10-16 16:3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里属痹症,可分为三个阶段。疾病初始阶段,邪气亢盛但未入里,病邪在经在络,治疗重点是祛除邪气,疏通经络。取穴常用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穴、阳陵泉、足三里、八风穴等。

第二阶段邪气内入胃肠,伤及脾胃不能生化气血,且痰浊内生,阻滞脉道,这时治疗要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取穴常用大椎、中脘、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补益性穴位,且在病变的局部刺络拔罐,祛瘀通络。

第三阶段病邪伤及筋骨,关节僵硬变形,肌肉萎缩,病及肝肾,治疗应当以补益肝肾、调补气血、以濡养筋骨,兼以疏通经络。这时可取大椎、阳池、三焦俞、肩髃、命门穴、神阙穴、关元、足三里、太溪等,并加用灸法。

针灸要根据侵犯到关节的不同,调整穴位,若侵犯腰椎,要配大肠俞、命门穴、八髎、委中穴。若侵犯到肩关节,可配肩髃、肩中俞、肩外俞。若侵犯到腕关节,要配外关穴、阳溪、阳池。若以膝关节为主,要配鹤顶、曲泉、委中穴,若侵犯踝关节,要配踝关节周围穴位,如解溪、商丘穴、丘墟穴、昆仑、太溪、申脉、照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除主穴外,还需根据疾病侵犯到关节的具体部位选穴。

分享:

409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9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