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手机浏览
经常有患者把翼状胬肉和白内障混淆,翼状胬肉和白内障的发病机理以及发病部位完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方式也完全不同,需引起大家注意。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因结膜和结膜下纤维组织的变性、增生导致。临床表现是睑裂区角膜缘鼻侧、颞侧结膜及其结膜血管异常增生,呈三角形生长,深入到角膜内,逐渐长大,严重时可阻挡瞳孔区引起视力下降。其属于一种结膜变性疾病,是眼表疾病范畴。白内障指眼内晶体混浊,同样可引起视力下降,但发生病变部位是晶体,而不是眼表组织。
分享:
"胬肉和白内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胬肉也称翼状胬肉,是一种眼表的疾病,它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组织,多发生在鼻侧睑裂区。翼状胬肉的存在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引起角膜散光,导致视力下降。如果胬肉遮盖了视轴的区域,就会严重影响视力。翼状胬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流行病学显示有两个因素和它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居住的地理位置。二、暴露于日光和风沙下的时间,热带的居民和长时间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发病率会明显的增高。胬肉小而且静止的时候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进行性的发展,侵犯到瞳孔区,就需要进行手术。白内障是指晶状体透明度下降或者颜色改变,导致光学质量下降的一种退行性变化。老化、遗传因素、代谢异常、辐射、外伤,还有全身性的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都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形成,白内障中最主要的就是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的主要症状就是视力下降、屈光改变、对比敏感度下降,单眼出现复视或者多视,还有色觉的改变。当白内障影响视力,进而影响生活状态的时候,就可以手术治疗了。"
徐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0/06/27收听(77148)
"翼状胬肉形成的原因,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定的机制,没有确定的说法,现在比较认可的说法是环境的刺激。因为翼状胬肉是长在球结膜,常年暴露在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眼的表面,风吹日晒,比如像风沙、紫外线,常年的刺激,有一部分结膜细胞会增生,可能有驱动的因素在里面,具体是什么因素,就是现在学术界探讨的比较深入而细致的问题。结膜组织增生后,开始是形成比较小的斑块样的东西。因为上面有血管,会滋养它,就会不停的长大,形状特别类似于蝴蝶的翅膀,因此取名叫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平时生长在球结膜上面,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一般患者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可能有的时候会牵扯到角膜表面形态规则程度会受到影响,有的患者可能会有散光的。当翼状胬肉长到角膜上面,甚至挡住瞳孔时,就会严重影响视力,最后要手术切除。"
崔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0/10/12收听(25384)
"翼状胬肉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结缔组织增生、肥厚,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一般认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率最高,可能与尘土、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会导致视力障碍。危害主要是造成视力障碍,引起角膜、结膜病变,严重者可影响眼球运动,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目前多主张手术切除,尤其是对引起明显散光的患者。手术一般预后良好,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复发。"
王芳│威海市立医院
2018/10/06收听(66646)
"胬肉是球结膜的异常增生变性,常位于眼球的表面,在上下眼皮之间,外观上呈三角形,就像昆虫的翅膀,所以也称为翼状胬肉,老百姓俗称“攀睛”或“余肉”。胬肉是常见的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见,从事户外活动的人也多见,胬肉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是特别清楚,跟地理、环境、性别、年龄、遗传和种族等有关,尤其跟阳光、沙尘、干燥气候等慢性刺激有关。紫外线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就是因为这些外界的刺激导致慢性的炎症,所以才引起胬肉的发生。关于胬肉的发病机制,现在有很多的学说,但是都没有最后确认,比如紫外线照射学说、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因子异常等,所以胬肉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在户外工作的时候戴太阳镜会减少胬肉的发生。"
李海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4/27收听(84730)
眼部的息肉一般长于上、下眼皮(眼睑)的内侧,常常是由于眼睑炎症导致了结膜的增生,表现为一种红色息肉状的肿物。胬肉一般指的是角膜,就是黑眼球长入了球结膜的组织,它的病因就是由于球结膜受到风吹日晒的刺激,然后增生长到了透明的角膜里边。治疗就是眼睑的息肉,就是结膜的息肉可以手术切除。手术很简单,一般在局麻下点一点麻药,然后切除以后压迫止血,上点眼药膏,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长好了。翼状胬肉就是角膜上的胬肉,它的手术也是要需要局部麻醉,然后切除,切除之后把结膜再缝上,少数人翼状胬肉术后会复发,复发以后可以再做二次手术。
孙景阳│北京天坛医院
2020/04/12收听(60162)
胬肉通常是外界刺激所导致的结膜异常增生,当从结膜正常位置爬到角膜上,就称之为翼状胬肉。胬肉一般... 黄映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9/08播放(30618)
胬肉通常是外界刺激所导致的结膜异常增生,当从结膜正常位置爬到角膜上,就称之为翼状胬肉。胬肉一般...
黄映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9/08播放(30618)
翼状胬肉是位于鼻侧的球结膜下组织受到理化因素的刺激,发生结膜下组织的增生,爬过角巩膜缘进入到黑眼球、角膜,一旦进入角膜之后会产生不规则散光,甚至遮挡瞳孔,影响视力。翼状胬肉分为活动期和静止期,处于活动期的翼状胬肉,头部充血隆起,向角膜深层浸润。静止期的翼状胬肉,充血较轻,头部扁平不发展。因此对于浸润期的活动期翼状胬肉就要进行手术,将胬肉完整的切除,恢复角膜的透光性,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
边俊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07收听(84696)
"胬肉是眼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最基本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切除,像小肿物一样,药物治疗基本上没有效果,所以手术切除是最好、最基本的方法。手术方式又分为两种,第一种,直接切除,然后缝合,这种方式现在已基本淘汰,因为术后复发率非常高。第二种,现在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就是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做完干细胞移植以后,术后复发率能大大降低,基本上保证不复发。总体来说,胬肉就需要做小手术切除。"
王秀亮│聊城市中医院
2019/04/18收听(37378)
胬肉的治疗方式是手术,胬肉是实体增生即实体物质的增生,只有通过手术的方法剥离,而通过药物的方法... 伊恩晖│西安市中心医院 2023/03/17播放(28801)
胬肉的治疗方式是手术,胬肉是实体增生即实体物质的增生,只有通过手术的方法剥离,而通过药物的方法...
伊恩晖│西安市中心医院
2023/03/17播放(28801)
早期的胬肉一般选择药物对症处理胬肉引起的症状,胬肉发展已经到达角膜,影响视力,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孙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6/09播放(86978)
早期的胬肉一般选择药物对症处理胬肉引起的症状,胬肉发展已经到达角膜,影响视力,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孙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6/09播放(86978)
"眼部的胬肉主要看具体发病位置,一般翼状胬肉在水平睑裂部位内、外眼角发病,内眼角更多见一些。如果没有浸润到角巩膜缘可以保守治疗,一般是用抗生素滴眼液或者是滋润以及非甾体类的消炎眼液为主,同时要减少强光、紫外线,辛辣、刺激饮食以及熬夜、视疲劳等因素,可以局部冷敷。如果是胬肉增长比较快,甚至超过了角巩膜缘的位置,就是达到黑眼珠的程度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是本病手术以后复发率比较高。"
郝晓楠│黑龙江省中医院
2019/07/19收听(13804)
"生长了翼状胬肉具体怎么办,要根据胬肉的大小、胬肉的生长速度以及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和判断。如果胬肉长得比较小,刚刚长入角膜缘内,而且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可能5-10年都没有大的明显增长,这种胬肉可以进行观察,如果胬肉生长的比较大,而且比较厚,生长的又比较快,会导致角膜发生散光。如果胬肉生长的特别快,已经长到接近角膜的瞳孔缘的时候,会严重的影响视力,这时必须手术治疗,因为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是与慢性的环境刺激有关的,尤其是阳光、沙尘、干燥天气等,紫外线的照射也有可能是主要的病因。这种慢性的炎症刺激是胬肉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外界刺激作用于结膜下组织的胶原纤维,使胶原纤维组织变性,角膜前弹力层发生损伤,继发性上皮变性,结缔组织增长,长入已经变性的角膜就形成胬肉,所以如果胬肉长得又大,生长得又快,胬肉上有很多血管,营养状态很好,这样的胬肉生长的就会很快,这时必须需要手术切除的。因为不仅在角膜方面水平方向生长,还会往角膜基质的深层生长,这样子的话如果长得特别大,手术刮除的时候,生长的面积越大,手术之后遗留下的角膜的瘢痕就越大,角膜上形成的瘢痕是淡白色的,老百姓通常称之为胬子,这个胬子一个是影响外观,另一个是影响视力。所以胬肉如果生长的又大又快,是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的。"
马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0/04/29收听(91626)
结膜炎和翼状胬肉,都是常见的结膜病。结膜炎是结膜的炎症,常见症状有眼红、异物感、痒、有灼热感、分泌物增多等,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炎症累及角膜,会引起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眼疼等症状。翼状胬肉是结膜的变性性疾病,是起自结膜、向角膜方向生长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发病部位位于鼻侧睑裂区,也有双侧发病。往往没有自觉症状或者有轻度异物感,翼状胬肉除影响外观,还会引起视力下降。
陈国玲│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2020/03/12收听(74920)
"胬肉是眼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如果是初期的翼状胬肉,在生长还比较小,没有侵入黑眼球以内,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处理,也不建议过早的手术治疗。如果过早的手术切除,这样很容易引起术后的复发,而且每复发一次,翼状胬肉会变得更大。随着翼状胬肉进一步的生长,如果侵入了角膜以内,造成视力下降或者引起散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这种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所以目前应用比较多。"
张健│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6/08收听(13644)
翼状胬肉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一种血管一样的组织,多发生在鼻侧的睑裂区,会影响美观还会导致视力下降、散光增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胬肉,确切病因和发病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根据流行病的调查,有两个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是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如果长时间暴露于日光或风沙下,发生翼状胬肉的机率就会增加,显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能是引起翼状胬肉的主要原因,风沙粉尘的慢性刺激也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另外遗传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家庭成员里有翼状胬肉的病人存在,其子女出现翼状胬肉的机率也会更高。另外,有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人或者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人发生翼状胬肉的比例也比正常人高。所以建议尽量避免在日光下时间过长。如果户外光线强烈可以配戴墨镜,风沙、粉尘大的地方也需要配戴防护镜以减少胬肉生长的可能。
2020/03/20收听(90066)
如果胬肉经常会发红,也就是充血的状态,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过程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进行手术... 黄映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7/05播放(48806)
如果胬肉经常会发红,也就是充血的状态,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过程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进行手术...
2023/07/05播放(48806)
胬肉又称翼状胬肉,是眼表的常见疾病,当翼状胬肉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应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即把翼状胬肉切除以后暴露巩膜组织,这种手术方式操作简单,但术后复发率比较高。2、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覆盖术,这种手术方式复发率较第一种手术方式有所降低,但手术术后的复发率仍较高。3、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这种手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减轻患者的术后不适症状,恢复比较快,但操作相对复杂。
王庆强│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2019/05/21收听(78306)
"假性胬肉是眼科比较常见的情况,主要和翼状胬肉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同样属于结膜异常增生性疾病,和翼状胬肉最大的区别在于假性胬肉可以生长在角膜缘的任何位置,而且比较小,表面呈灰白色,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出现比较肥厚的状态。这种情况通常见于眼部的外伤、角膜边缘溃疡、结膜的化学性或者热烧伤形成的瘢痕组织,形成以后一般不再继续生长。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引起明显的异物感,或者造成视力下降、睑球粘连等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引起睑球粘连或者明显异物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2018/07/09收听(62796)
胬肉不是白内障,白内障为眼球晶体变白,而胬肉生长于眼睛表面。黑眼球本来应该为光滑表面,但部分患... 常平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2023/04/14播放(87100)
胬肉不是白内障,白内障为眼球晶体变白,而胬肉生长于眼睛表面。黑眼球本来应该为光滑表面,但部分患...
常平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2023/04/14播放(87100)
眼睛胬肉又称为翼状胬肉,是眼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翼状胬肉的发生与长时间紫外线照射有一定关系。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早期翼状胬肉较小时可应用非甾体类滴眼液,比如普拉洛芬滴眼液。或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以减轻翼状胬肉充血,减缓其生长速度,另外避免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如果随着时间延长,翼状胬肉逐渐长大,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有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手术、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移植手术、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其中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术方式,其复发率大大降低。
2019/06/26收听(75956)
北京世纪坛医院 刘晶
播放次数:4.46万
天津医大第二医院 苏龙
播放次数:7.92万
北京宣武医院 边俊杰
播放次数:2.94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袁静
播放次数:4.7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