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后未着床类似于将种子种入泥土后未发芽,患者追溯原因时需关注究竟是胚胎自身还是母体方面原因,常见情况如下:
1、胚胎因素:目前评价胚胎质量方式是形态学评价,通过观察胚胎分裂速度是否正常、碎片比例是否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评价。部分情况即便形态学评分正常,该胚胎仍不具备生长成为囊胚能力。故而形态学评价较高胚胎,仅表明其着床潜能或着床可能性较大,反之胚胎并非最佳状态也并不代表没有着床机会;
2、母体因素:如子宫内膜是否存在炎症、增生、息肉或宫腔有无粘连等问题,也会影响子宫内膜接受胚胎能力或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价指标较多,包括形态学评价和上述因素影响。另外,通过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内膜血流及生长因子等生物学标志物,甚至通过基因芯片方式,可大致判断子宫内膜容受性。但检查方式或判断方法准确程度及适应症,均处于不断研究中。通过研究和各项临床干预,最终希望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在适当时间接受胚胎种植,从而提高移植成功率。
若子宫内膜和胚胎因素均具备,也不代表每次移植绝对可怀孕并着床。通常较好分裂期胚胎正常概率大致为30%-40%,较好囊胚正常概率大致为50%-60%。因此,孕妇对于胚胎移植未成功的情况,不必过于紧张、焦虑、沮丧,可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寻求原因,为下次成功妊娠进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