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儿科
手机浏览
通常孩子在出生后10-11个月时学走路比较好,孩子出生后的生长规律为2个月会抬头、4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随着年龄的增长,到8个月的时候会爬,而会爬后,孩子的腰部及下肢逐渐有力量,能够扶着栏杆站起,此时可有站立以及行走的要求。当孩子在9个月的时候,能够独自站立。而在10-11个月时,能扶栏杆走几步,此时可进行行走的训练。
在孩子1岁的时候,能够独立行走,但通常不建议行走过早,如果行走太早或站立太早,可能会造成孩子的骨骼发育受到影响,如出现O形腿、X形腿等,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且影响美观。因此,建议在孩子10-11个月时进行站立及行走的训练,在1岁的时候能够独立行走即可。
分享:
"小儿12个月左右学习走路最好,为了保证小儿骨骼正常发育,避免对骨骼造成畸形以及不良的走路习惯的形成,建议宝宝从12个月开始学习走路。12个月以内的宝宝由于微量元素钙或者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儿童骨骼发育不是特别好,比较软,过早的走路更容易形成X型腿或者O型腿,不利于骨骼的发育,同时儿童过早的走路容易导致走路向一侧偏或者脚内翻、外翻的情况。小儿在12个月以内建议以爬行为主,不仅避免对骨骼造成畸形,同时有利于锻炼小儿颈部、四肢的肌力协调能力,所以建议儿童从12个月开始学习走路。"
全香美│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2019/12/04收听(57434)
"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孩子不要过早的学习走路,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应该鼓励多爬行,不要拔苗助长。第二、在走路之前,平时一定要帮助孩子做手、脚与大脑协调的反应动作,这样可以让宝宝获得安全感。第三、宝宝在学走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孩子进行保护,避免出现摔伤,一旦摔伤以后对生长发育不利。第四、宝宝学走路如果过早,会造成下肢的发育畸形,所以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这些。第五、学走路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要平坦,不要坑坑洼洼,同时孩子学走路的鞋子一定要穿得合适。偶然如果走路摔跤了,一定要给孩子多鼓励,不要训斥,不要发脾气。"
丁建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2021/03/17收听(57410)
"婴儿在九月龄时可以扶物站立,10月龄可以保持独站,11月龄扶桌子可以侧走,12月龄牵一只或两只手可走,12-15月龄可以独走。如果在15月龄时仍然不能保持独站,属于运动发育迟缓,需要到儿童康复科或者保健科进行评估,并且必要时给予早期干预。运动发育迟缓是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如有异常时需要及时干预,干预开始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郭红枝│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2020/03/23收听(10894)
小孩从会爬以后,逐渐爬的较为熟练,到翻越障碍、会抓物站起、会扶东西走,慢慢就会学走,一开始两个... 梁卫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0/26播放(98402)
小孩从会爬以后,逐渐爬的较为熟练,到翻越障碍、会抓物站起、会扶东西走,慢慢就会学走,一开始两个...
梁卫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0/26播放(98402)
"通常宝宝学走路的时间,要根据宝宝的大运动发育规律来决定,一般健康的足月宝宝,大运动发育是遵循的以下规律的,两个月的宝宝会抬头,四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独坐,八个月会爬,十个月会站立,一岁会行走。多数宝宝是遵循着这个规律的,但是也存在有个体的差异,有的宝宝可能行走得早一些,有的宝宝可能晚一些,比如某些早产儿,或者是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佝偻病的孩子,走路的时间可能会晚一些。正常情况下,宝宝如果是十个月的时候,会站立的时候,可以扶着宝宝慢慢的学行走,建议如果发育正常的宝宝,10-12个月的时候可以扶着宝宝慢慢学走路,通过慢慢的训练宝宝学走路,大概一岁左右宝宝就可以独立行走。"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9/01收听(97532)
"一般健康的足月宝宝,运动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宝宝满8个月会爬、10个月扶着会站立、1岁左右的时候可以学着走路。刚开始学走路要注意扶着宝宝,不要让宝宝单独走,以免摔着磕着碰着。扶着走路要用双手架着孩子的腋下,帮着宝宝一步一步地走逐渐学走路。刚开始学走路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不要用一只手等着孩子的一只胳膊,以免造成孩子的胳膊的拉伤。宝宝学走路的时候,家长不必过于着急,如果走路不稳也不要着急,因为孩子有的走路偏早,有的孩子走路偏晚,如果孩子走路偏晚,最常见的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佝偻病。要给孩子及时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以有效的促进骨骼的发育。每天坚持户外晒太阳半个小时,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发育。宝宝学走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宝宝要先会爬,要具有四肢支撑以及体会移动的快乐,在爬行的基础上诱导宝宝从爬行位转化成扶站位,可以让宝宝扶着沙发、茶几站起,站位稳定后逐渐发展为独立行走。"
2020/05/11收听(43674)
"婴儿一周岁学走路比较合适,学走路要根据婴儿发展的规律,婴儿的骨骼发展、体格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规律是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就是两个月的孩子一般会抬头,四个月的孩子会翻身,六个月的孩子会坐,七个月的孩子会滚来滚去,八个月的孩子一般会爬,一岁的孩子会走路,要遵循这些规律,不要过早的让孩子走路。因为孩子脊柱的发育有一个过程,孩子两个月会抬头,才有颈椎的发育,六个月腰椎才能发育起来,所以不要过早的让孩子学着站、学着走,一般十个月左右可以扶着孩子站,一岁左右根据情况扶着孩子走,也要因人而异,一般一岁左右可以学着走路,也不要太急,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有自然规律,不要过早干预,过早干预会造成孩子骨骼损伤。"
2020/03/02收听(11898)
"宝宝走路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孩子的腰部肌肉以及腿部肌肉的发育情况以及平衡能力,学习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孩子先从站开始,8-9个月龄开始能够扶站片刻。一般10-14个月的时候能够独立站立,同时开始扶走。1岁半左右就会走得比较好。2岁到2岁半的时候可以单足站立。3岁的时候就可以上下楼梯,4岁的时候能够沿着直线走,5-6岁的时候能够在宽的平衡木上走路,能够脚跟对脚尖的走直线。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走路的时间要根据站立的时间来决定,根据孩子的平衡以及肌肉的发育状态,才能够决定多大能够走路。多数孩子先从站立扶物走,然后再是独立走,差别较大,不用过于着急。因为每个孩子肌肉的发育情况不同。多数孩子能够在大范围内走路,不用过于着急。建议进行早期训练,如果平衡能力和站立能力都不能够完成,则走路时间相对较晚。"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0/05/12收听(49740)
"一般情况下小孩一岁以后就可以学习走路了,那个时候孩子的骨骼已经比较结实,学走路的时候不会对骨骼发育有什么影响,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果孩子的体重比较轻,走路的时间可以适当的提前,因为体重轻的孩子负重少,这种孩子比较灵巧,可能10-11个月左右宝宝就开始有意识的学走路,这时如果孩子体重偏轻,可以尝试让他练习走路。如果孩子的体重偏重或者明显超重,宝宝学习走路的时间就要适当的往后顺延,因为宝宝的体重比较大,如果过早的走路,负重大的时候骨骼发育不是很结实,这时候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骨骼发生弯曲。"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10/02收听(87690)
小孩走路体现大运动发育历程,在10月龄时可以扶栏杆或茶几走几步,11月龄时可以独站片刻,1岁时牵一只手可走,15月龄时独走自如。如果宝宝在18月龄时仍然不会独走,则要注意大运动发育迟缓,在大运动发育迟缓的基础上,要注意是否存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等发育迟缓,同时再结合宝宝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等。如果有以上表现和病史,要及时到儿童康复科就诊,给予必要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2019/04/25收听(31534)
"小孩平均11个月左右的时候会出现扶着走,平均12个月左右可以出现独立行走,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走的动作主要依赖于肌肉、骨骼的发育以及平衡能力的锻炼。有些孩子前期的抬头、翻身、坐和爬的动作做的比较早,后期的行走或者站立相对就会锻炼得比较多,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就会好一些,可能会出现的比较早。也有的孩子前期动作做的比较少,或者营养状态相对较差的孩子,可能站立或者行走的时间出现的稍微晚。正常的状态一般是8-9个月的时候可以扶着东西站立片刻,10-14个月的孩子就可以相对独立站立,可以扶着东西进行行走,一般到1.5岁的时候就会走的比较好,2-2.5岁的时候可以用单脚站立,3岁可以上下楼梯,4岁可以沿着直线走路,5-6岁可以在稍微宽一点的平衡木上行走,能够脚跟对着脚尖走直线。"
2020/03/27收听(91216)
小孩多数情况下是1岁左右学习走路,小孩的运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循序渐进地发育和发展。小孩最早在... 梁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11/09播放(46472)
小孩多数情况下是1岁左右学习走路,小孩的运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循序渐进地发育和发展。小孩最早在...
梁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11/09播放(46472)
"宝宝如果学走路,注意一定不要让孩子过早的负重。有些人在孩子是四五个月或五六个月的时候就训练让孩子站立,这种情况是不对的。因为孩子现在还没有发育好,过早的负重可能会影响孩子腿形,可能压的孩子腿型不好看。一般情况下,至少要等八九个月以后,或者是更晚时才能训练。孩子站立这个时候,孩子骨骼发育一般可以支撑自己的体重了。不要使用学步车学走路,我发现好多孩子在使用学步车,学走路的时候会导致孩子腿部变形。一般情况下,那种学步车对孩子学走路也没有什么很有效的方法。其他一般没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加强补钙,如果缺钙,可能会导致X形腿或者是O型腿。"
任增志│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11收听(94348)
宝宝学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宝宝要先会爬,要具有四肢支撑以及体会移动的快乐,在爬行的基础上诱导宝宝从爬行位转化成扶站位,可以让宝宝扶着沙发、茶几站起。站位稳定后可以让宝宝的身体左右旋转,然后扶桌子侧走,在侧走稳定后可以在地上放一本书或较低的障碍物让宝宝跨越,逐渐转化到可以牵双手走路,随着行走的逐渐完善到牵一只手走,逐渐发展为独立行走。
2020/04/20收听(16924)
"宝宝一般六个月可以学坐,因为六个月左右的宝宝脊柱已经逐渐有一定支撑力量,尤其是胸椎和腰椎部分的肌肉开始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情况下可以逐渐练习,让宝宝开始学坐。刚开始学坐的时候,不建议让宝宝独坐,而是在宝宝坐的时候后背尽量倚靠着大人的身体,或者是倚靠着比较厚实的被褥。刚开始坐的时间不宜过长,可以先让宝宝坐几分钟,观察宝宝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如果宝宝逐渐适应了,可以逐渐延长坐的时间。待宝宝能够完全坐稳之后,可以将后面枕靠的被褥撤掉,让宝宝练习独立坐。随着月龄增长,宝宝独立坐的时候可以将双手脱离支撑的地面,可以用手来进行其他的大运动。"
2020/10/21收听(12648)
"对于孩子站立这样的大运动来说,其实并不是孩子自己学会,一般是顺其自然的发展过程。对于孩子来说,多数在10个月左右可能会开始扶栏站立,也就是孩子在10个月左右应该能够自己拉着栏杆站起来了。在之前如果家长人为的去把他靠在某一个物体上,很多孩子也能够站住,也就是能够靠着站,但是不太推荐,最好是让孩子自己有能力站起来之后,让他自行的站立,这样才能说明腿部的力量准备好了,否则如果早期让孩子站的话,腿部力量不够,非常容易出现罗圈腿的问题。另外,很多孩子到一岁左右,即11-12个月左右应该就能独自站立。当然有一定个体差异,有些孩子会早一点,有些孩子会晚一点,只要孩子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去学会站立,或者自然都会站立,同时大运动也能继续往前进展,慢慢能够独走等等,就没有问题。"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1/02/07收听(73466)
"宝宝五个月就可以学着坐,家长可以用双手扶着宝宝腋下坐在腿上或者坐在沙发的一角,让宝宝自己双手支撑着。宝宝五个月可以学着坐,宝宝在六个月时候就可以独立坐一会儿,手里还可以拿着玩具。七个月的时候宝宝可以独自坐的比较久,手里拿着玩具还可以交换着玩。等八、九个月的时候孩子可以玩耍自如,坐得也比较持久。如果孩子六、七个月的时候还是不能独立坐着,并且坐起来以后比较瘫软,腰椎竖不起来,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让医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有运动的迟缓或者障碍,以免耽误孩子的生长发育,错过了最佳锻炼的时机。宝宝刚开始学着坐的时候,家长要注意这个时候宝宝的身体会比较软,一定要守在宝宝的身边,以便随时扶着宝宝,并且在宝宝周围垫好靠垫,以防宝宝摔倒。家长不要让宝宝一次坐的太久,要循序渐进的练习。"
周岩│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2020/07/06收听(38084)
"婴儿六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八个月时能坐稳。婴幼儿运动发育有一定规律性,具体如下:1、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秒,三个月时抬头较稳,四个月时抬头很稳。2、坐:六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八个月时能坐稳。3、翻身:七个月时能有意识地,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然后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4、爬:应从3-4个月时开始训练,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5、站、走、跳: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15个月可独自走稳,24个月可双足并跳,30个月时会独足跳。"
丁殿帅│朝阳市第二医院
2023/03/22收听(10863)
通常宝宝6个月可以学坐,机体的大运动发育有明显规律,如2个月抬头、3个月翻身、6个月坐、8个月... 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9/21播放(60416)
通常宝宝6个月可以学坐,机体的大运动发育有明显规律,如2个月抬头、3个月翻身、6个月坐、8个月...
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9/21播放(60416)
骨折学走路的步骤,主要是早期的康复锻炼。下肢骨折对人体影响最大,应该进行早下地、晚负重的康复锻... 纪泉│北京医院 2023/05/15播放(38913)
骨折学走路的步骤,主要是早期的康复锻炼。下肢骨折对人体影响最大,应该进行早下地、晚负重的康复锻...
纪泉│北京医院
2023/05/15播放(38913)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