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白内障专科
手机浏览
胬肉不是白内障,白内障为眼球晶体变白,而胬肉生长于眼睛表面。黑眼球本来应该为光滑表面,但部分患者鼻侧出现红色的肉状物侵入黑眼球,即为胬肉。
目前为止研究发现胬肉生长最直接原因即为紫外线暴晒。胬肉一般多为双眼同时发病,初期患者多无任何感觉,仅照镜子时发现眼睛较红。如果出现胬肉不积极治疗,可能生长至眼睛中央,导致视力下降,出现严重散光。
分享:
翼状胬肉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一种血管一样的组织,多发生在鼻侧的睑裂区,会影响美观还会导致视力下降、散光增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胬肉,确切病因和发病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根据流行病的调查,有两个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是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如果长时间暴露于日光或风沙下,发生翼状胬肉的机率就会增加,显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能是引起翼状胬肉的主要原因,风沙粉尘的慢性刺激也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另外遗传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家庭成员里有翼状胬肉的病人存在,其子女出现翼状胬肉的机率也会更高。另外,有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人或者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人发生翼状胬肉的比例也比正常人高。所以建议尽量避免在日光下时间过长。如果户外光线强烈可以配戴墨镜,风沙、粉尘大的地方也需要配戴防护镜以减少胬肉生长的可能。
徐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0/03/20收听(90066)
"眼睛在眼角部位会长胬肉,在临床上称为翼状胬肉,具体的发病原因不是很明确。长期户外接触风沙刺激、强光照射、视疲劳、吃辛辣刺激饮食、慢性炎症,这样的患者发病率比较高。所以考虑可能跟紫外线照射、烟尘刺激,眼睛慢性炎症等,属于外源性的刺激有一定关系。角膜缘干细胞受到损伤,失去屏障的作用,进而发生增生形成的胬肉,早期不会有明显表现,时间过长,可能会形成球结膜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形成三角形的翼状胬肉向角膜浸润,需要靠手术治疗。"
郝晓楠│黑龙江省中医院
2019/06/26收听(19376)
早期的胬肉一般选择药物对症处理胬肉引起的症状,胬肉发展已经到达角膜,影响视力,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孙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6/09播放(86978)
早期的胬肉一般选择药物对症处理胬肉引起的症状,胬肉发展已经到达角膜,影响视力,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孙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6/09播放(86978)
眼睛胬肉又称为翼状胬肉,是眼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翼状胬肉的发生与长时间紫外线照射有一定关系。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早期翼状胬肉较小时可应用非甾体类滴眼液,比如普拉洛芬滴眼液。或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以减轻翼状胬肉充血,减缓其生长速度,另外避免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如果随着时间延长,翼状胬肉逐渐长大,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有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手术、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移植手术、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其中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术方式,其复发率大大降低。
王庆强│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2019/06/26收听(75956)
眼睛胬肉临床上叫做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如果没有波及到角膜,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它充血的时候,可以用消炎的眼药水控制充血状况。如果翼状胬肉的头部向黑眼珠的方向,角膜上生长的时候,长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做手术治疗。因为如果任其生长遮住瞳孔区,即便手术以后,会留下疤痕影响视力。之前不进行手术,是因为翼状胬肉增殖能力比较强,如果刚刚发生的时候做掉,因为手术的刺激,有可能引起生长的速度更快,所以一般来说决定手术的时间也是比较谨慎的。
施爱群│中日友好医院
2020/04/10收听(23492)
如果胬肉经常会发红,也就是充血的状态,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过程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进行手术... 黄映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7/05播放(48806)
如果胬肉经常会发红,也就是充血的状态,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过程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进行手术...
黄映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7/05播放(48806)
"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疾病,学名也叫翼状胬肉。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要看胬肉的大小。在早期胬肉还比较小的时候,没有侵入角膜缘,所以并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在这个阶段不需要治疗。如果进入生长期,或者出现了局部的炎症,可以应用低浓度的糖皮质激素来控制局部的炎症,比如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随着翼状胬肉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侵入了角膜,导致视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这个也是眼科非常常规的手术。目前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者结膜瓣移植术,这种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降低疾病复发的几率。"
张健│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6/11收听(88582)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多在睑裂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通常户外工作的人群发病率较高。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的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因发生散光而引起视力下降。其分为两型,一种为静止型,一种为进展型。胬肉小而静止时,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应尽可能减少风沙、阳光等刺激,可以戴茶色的眼镜保护。胬肉进展的时候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有一定的复发率,复发率比较高。"
李金芳│抚顺市中心医院
2019/05/24收听(39214)
眼睛胬肉的治疗有两个方法,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点滴药物和药膏,使翼状胬肉不再... 王卫│中日友好医院 2023/02/16播放(51960)
眼睛胬肉的治疗有两个方法,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点滴药物和药膏,使翼状胬肉不再...
王卫│中日友好医院
2023/02/16播放(51960)
"翼状胬肉形成的原因,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定的机制,没有确定的说法,现在比较认可的说法是环境的刺激。因为翼状胬肉是长在球结膜,常年暴露在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眼的表面,风吹日晒,比如像风沙、紫外线,常年的刺激,有一部分结膜细胞会增生,可能有驱动的因素在里面,具体是什么因素,就是现在学术界探讨的比较深入而细致的问题。结膜组织增生后,开始是形成比较小的斑块样的东西。因为上面有血管,会滋养它,就会不停的长大,形状特别类似于蝴蝶的翅膀,因此取名叫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平时生长在球结膜上面,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一般患者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可能有的时候会牵扯到角膜表面形态规则程度会受到影响,有的患者可能会有散光的。当翼状胬肉长到角膜上面,甚至挡住瞳孔时,就会严重影响视力,最后要手术切除。"
崔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0/10/12收听(25384)
"翼状胬肉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结缔组织增生、肥厚,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展如翼,一般认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率最高,可能与尘土、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会导致视力障碍。危害主要是造成视力障碍,引起角膜、结膜病变,严重者可影响眼球运动,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目前多主张手术切除,尤其是对引起明显散光的患者。手术一般预后良好,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复发。"
王芳│威海市立医院
2018/10/06收听(66646)
"胬肉是球结膜的异常增生变性,常位于眼球的表面,在上下眼皮之间,外观上呈三角形,就像昆虫的翅膀,所以也称为翼状胬肉,老百姓俗称“攀睛”或“余肉”。胬肉是常见的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见,从事户外活动的人也多见,胬肉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是特别清楚,跟地理、环境、性别、年龄、遗传和种族等有关,尤其跟阳光、沙尘、干燥气候等慢性刺激有关。紫外线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就是因为这些外界的刺激导致慢性的炎症,所以才引起胬肉的发生。关于胬肉的发病机制,现在有很多的学说,但是都没有最后确认,比如紫外线照射学说、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因子异常等,所以胬肉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在户外工作的时候戴太阳镜会减少胬肉的发生。"
李海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4/27收听(84730)
"翼状胬肉是眼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结膜异常增生导致的一种结膜变性性疾病。引起翼状胬肉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但是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显示,有两个因素与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有很大的关系:第一、居住地区的地理位置;第二、暴露于风沙或者阳光下的时间。所以在热带地区生活的居民或者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通常是比较高的。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一般在早期比较小的时候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翼状胬肉生长得比较大,侵入角膜导致角膜散光或者视力下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2019/05/29收听(73982)
眼睛出现胬肉,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继续生长:如果发现胬肉部位... 黄映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1/04播放(67274)
眼睛出现胬肉,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继续生长:如果发现胬肉部位...
2023/01/04播放(67274)
"眼睛的胬肉手术也叫翼状胬肉切除手术,这是非常常规的眼科手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如果是单眼手术,费用通常在2000-3000元左右。如果是双眼手术,费用差不多在4000元。这种手术主要用于翼状胬肉这种疾病的治疗,翼状胬肉属于一种结膜变性性疾病,表现为鼻侧或者颞侧结膜组织异常增生,在早期不需要处理。如果翼状胬肉生长比较快或者比较大,已经侵入了角膜,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对视力造成影响,需要及早的手术切除。为了避免疾病复发,在翼状胬肉切除以后,要行自体结膜或者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降低疾病复发的几率。"
2019/06/08收听(35144)
很多患者会出现内眼角结膜组织增生形成鱼肉状,并向黑眼球浸润,称作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实际上是结膜下组织的异常增生,增生的结膜下组织使结膜发红、充血,并向黑眼球方向浸润,当爬到黑眼球表面,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视力下降、散光。当翼状胬肉生长明显,侵入黑眼球时,就要进行手术治疗,是无法自行消退的。翼状胬肉手术有一定的复发几率,目前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可以尽最大限度减少复发几率。
边俊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7/30收听(38170)
眼睛里长胬肉,即眼白上结膜异常增长于黑眼球上,此时需要避免揉眼。胬肉本身是因为外界刺激而产生,... 黄映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9/05播放(37228)
眼睛里长胬肉,即眼白上结膜异常增长于黑眼球上,此时需要避免揉眼。胬肉本身是因为外界刺激而产生,...
2023/09/05播放(37228)
"眼睛长胬肉的学名叫翼状胬肉,跟风吹日晒有关,翼状胬肉最常见的部位是在内眼角,是睁开眼睛暴露的区域,在长年的日晒及风吹等外物的刺激下,结膜组织发生了增生和功能性的紊乱,增生到黑眼球里面去了,就叫做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在高原地区以及热带、南方是比较常见的,中国有5000万人患有这个疾病。它的治疗并不是特别复杂,做切除手术,可能需要自体干细胞的移植来避免复发,手术过程大概是20分钟到半个小时。手术需要缝线,术后需要恢复,大概两周的时间能拆线。正常情况下,胬肉做了手术后能恢复到没有得病之前的外观。翼状胬肉要特别重视的,千万不要拖太晚,如果胬肉长到瞳孔区里,将会对视力造成永久的损害,即使切掉也会留下淡淡的瘢痕,那样视力就很难完全的挽救,有的患者耽误的特别晚,整个覆盖瞳孔区,将会导致比较严重的视力下降。"
赵阳│国药眼科医院
2020/04/26收听(14882)
"翼状胬肉是眼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要看翼状胬肉的大小。如果是在疾病的早期,胬肉组织还比较小,没有侵入角膜。这个阶段一般不需要处理,也不用过于担心。如果出现局部炎症的表现或者进入胬肉的生长期,可以局部使用低浓度的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来控制局部的炎症,比如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随着病情进一步的加重,如果翼状胬肉生长越来越大,侵入角膜缘以内。这样需要及早手术切除,来避免对角膜组织造成损伤,形成角膜瘢痕。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这种手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2019/05/09收听(66462)
眼睛长了胬肉之后不会自动消失,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的方式,目前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有平阳霉素翼状胬肉颈部注射,注射3-4次可以使胬肉萎缩。可以用射线治疗,也可以使胬肉萎缩。如果胬肉长的比较大,已经侵入到角膜内,要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比较好的手术方式是翼状胬肉切除术,加羊膜移植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手术之后复发率非常低,而且外观和正常的眼基本差不多。 翼状胬肉主要是受风沙、紫外线以及各种外在环境的刺激才慢慢长出的,要注意预防对外界的刺激,才能避免胬肉的发生。
汪德海│淮北市人民医院
2019/12/10收听(26954)
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宋剑涛
播放次数:2.75万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葛惠玲
播放次数:2.06万
山西省眼科医院 韩玉萍
播放次数:4.06万
北京东方医院 曹京源
播放次数:3.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