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四期意味着什么

2023-09-26 10:0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淋巴瘤四期意味着病变相对较广泛,属于极晚期的情况。淋巴瘤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种。对于比较早期的淋巴瘤,实际可以治愈。但是多数情况下,淋巴瘤起病相对较隐匿,病情进展相对较迅速。所以有的人可能发现时就是晚期的疾病,后续不能治愈,但是通过系统性、全身性的抗肿瘤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于淋巴瘤来说,分期主要与淋巴结的受累情况、结外器官的受累情况有关,综合分析可以分为四期,具体分析:

1、一期:病变仅局限于1个淋巴结区或者单个结外器官受累;

2、二期:病变可能进一步扩展,累及到2个或2个以上的淋巴结区。但是主要位于横膈的同侧,或者可以出现局限性结外器官的受累;

3、三期:主要发生了多个淋巴结区的受累,而且淋巴结区受累情况可以遍布于横膈的上下两侧,同时可以伴有结外器官受累的情况;

4、四期: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加重,病变相对更加广泛,如可以涉及到1个或者多个结外器官,出现比较广泛性、播散性的侵犯,而且可有多个淋巴结区的肿大。

而淋巴瘤的四期,也是极晚期的情况,提示着病人预后相对较差,而且死亡风险可能增高。此时四期病变,还要结合不同脏器的受累情况、脏器的各项指标情况综合考虑,最后判定此人最终的生存期情况。

但是对于四期的淋巴瘤,还是需要全身性、系统性的抗肿瘤治疗策略,可能还能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分享:

23

相关推荐

淋巴瘤怎么引起的?

所有的肿瘤,恶性疾病目前它的发病原因都不是十分清楚,我们最常见的大家了解的一个是放射线,比如说日本的辐射比较强的地方,发生淋巴瘤的概率会比较高;还有一些人从事有毒素的或者是对人有伤害的其他的职业,这种人群发生淋巴瘤的概率也会高一些。还有复发性的病毒感染,我们知道很多病毒它都是诱发淋巴瘤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疫病病毒,最常见的跟淋巴瘤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还有其他的比如说遗传因素,有一些家族性的,他本身先天性家族的基因不好,在一个诱因的情况下,容易诱发肿瘤。还有另外的一个因素,家庭的装修完了环境不好,家具的苯含量比较高的,这些情况都可能诱发一些恶性疾病。当然有些人特种的职业或者是特种的环境中待着,他发生肿瘤的概率会高一些,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原因,目前认为大家常规的淋巴瘤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跟病毒感染相关系。淋巴瘤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会发生,儿童他也是一个相对的高发的年龄段,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恶变的细胞体内的免疫功能把它清除掉。如果说是免疫缺陷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恶变,比如说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他发生淋巴瘤的概率比较高。老人他的免疫功能也会缺陷,他发生淋巴瘤的概率也会比较高,这是两个年龄段。再一个年龄段就是中青年人,为什么中青年人是免疫功能最好的时候,也会发生恶性病变呢?是因为中青年人他的免疫过度,淋巴瘤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侵犯到体内之后,病毒的基因就是进入到人体正常的细胞,产生一些病毒的蛋白、基因,能够诱发正常人的细胞发生恶变。当然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会发生,这几个年龄段有一定的高峰。所谓的淋巴瘤,就是恶性的,没有良性的。当然了,淋巴瘤恶性度有高和低之分,有些是低度恶性的肿瘤,有一些是高度恶性的肿瘤,但是一说是淋巴瘤,我们一般常规的就是指的是恶性的。

语音时长03:07''

陈文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17/07/10收听(82408)

卵巢癌四期的生存期

"Ⅳ期卵巢癌实际上是最晚期的卵巢癌,因为卵巢癌临床手术病理分期分Ⅰ-Ⅳ期,其中Ⅰ期是早期,Ⅳ期是最晚期卵巢癌。最晚期卵巢癌常规的经过手术或者化学治疗后,患者多数都在三年内去世了。卵巢癌Ⅳ期患者活了40年或活了20年,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可能是比较和缓的卵巢癌,因为卵巢癌进展的时间非常长,而又没有及时到到医院去看,可能已经非常晚,进展了几年的时间才到医院去看,所以到了医院发现已经是Ⅳ期卵巢癌,但实际上癌细胞恶性程度并不高,因为3-4年的时间才达到了Ⅳ级卵巢癌,而恶性程度高的可能三个月就从早期卵巢癌到晚期卵巢癌了。这种恶性程度很低的卵巢癌,由于自己的原因不能及时去医院看,一直蔓延了四年时间,导致了远处脏器的转移。这种Ⅳ期卵巢癌可能治疗起来效果还不错,所以就出现了存活20年的特殊情况。临床上遇到的多数都是出现症状,病人挺不住了,来医院来看病,这种多数都是比较恶性的卵巢癌。刚才提到的这个就是卵巢癌细胞恶性程度并不高,但是由于患者本人耽误了,没有及时到医院来看,导致这种恶性程度并不高的卵巢癌还出现了远处脏器的转移,诊断了Ⅳ期,结果治疗起来效果特别好,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所以绝大多数卵巢癌哈,尤其是Ⅳ期卵巢癌患者,常常都是在三年之内去世。"

语音时长02:36''

吕讷男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

2020/04/28收听(5935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6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