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胰胆外科
手机浏览
肝内囊性灶可能会消失,但是如果没有消失也没问题,可以通过动态观察其形态大致变化。肝脏囊性灶,通常指肝脏里的肝细胞分泌胆汁或者肝细胞淋巴回流时,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一定阻挠,导致液体没有按正常的流动方向流出,积蓄在肝细胞的间隙中,可以形成局限性囊肿,其是肝囊肿形成可能的原因。其囊肿多数没有临床证据,病人只是由于偶尔体检时发现肝脏上有囊性病变。
如果在观察过程中,通过0.5-1年的B超观察局限性囊肿,由于流出道的改善,液体通过胆管可以排空。如果没有消失,仍处在肝脏内部,且没有临床症状,也不要担心,其不会影响肝功能,也不会出现癌变,只需要进行动态观察形态、大小变化即可。
分享:
肝内囊性灶是指B超或CT检查发现有囊性或者囊实性病变存在,有可能是肝脏的囊肿、囊腺瘤或者是脓肿... 余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22播放(49249)
肝内囊性灶是指B超或CT检查发现有囊性或者囊实性病变存在,有可能是肝脏的囊肿、囊腺瘤或者是脓肿...
余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22播放(49249)
"肝内的囊性灶考虑肝囊肿的可能性比较大,属于良性疾病,常见的是先天性胆管扩张遗留所导致的,很多病人没有临床症状,而是在健康体检的时候发现,可以定期随访和观察,注意合理膳食,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对于巨大的肝囊肿,很容易继发感染,甚至出现发热和寒战,需要及时的选择手术切开引流,或者将囊肿完整的剥离切除。对于囊肿压迫邻近胆管的病人,会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感染,在积极有效的控制感染的同时,也应该选择手术引流。另外,肝包虫病的患者也会表现为肝内的囊性病灶,多发生于牧区,是一种寄生虫感染所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治疗办法是选择手术,也需要口服抗包虫的药物来对症治疗。"
黄坤│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
2019/03/24收听(95728)
肝内囊性灶范畴比较广,比较常见的就是先天性的肝囊肿,另外也可以见于一些炎症性、创伤性而导致的肝...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12/07播放(40447)
肝内囊性灶范畴比较广,比较常见的就是先天性的肝囊肿,另外也可以见于一些炎症性、创伤性而导致的肝...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12/07播放(40447)
"发现肝脏囊性低密度灶,提示出现了肝脏占位性病变。在体检当中发现的肝脏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大多数都属于良性的病变,例如肝囊肿以及肝血管瘤,而少见的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还包括肝腺瘤、局灶结节增生、炎性假瘤、肝紫癜病等。恶性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包括原发性的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混合性肝癌,以及各种转移性的肝癌以及少见的恶性肿瘤,例如肝脏的囊腺癌。发现肝脏囊性低密度灶,需要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者磁共振的检查,来明确占位的性质,除外恶性占位性病变。"
殷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0/11/16收听(40784)
"肝内囊性占位就是肝囊肿的意思,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肝疾病,其中以先天性肝囊肿最为常见。本病根据囊肿数目分类,可以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和多囊性肝病,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类型,如肝包虫病,即肝包虫囊肿。囊肿可能是圆形或椭圆形,可能有分隔,囊壁较薄,囊液多清亮,呈无色或者淡黄色,合并出血时可以呈咖啡色,大小差别悬殊,直径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不同类型的肝囊肿,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有的没有症状,当体积增大或者压迫重要组织时,可以出现腹胀、腹部不适,还可能有皮肤黏膜黄染等情况。针对于小而无症状的肝囊肿,一般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部分有症状者需要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王雅晶│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21/07/20收听(43138)
肝内的低密度灶是否能消失,主要是取决于低密度灶的性质、类型。针对一些良、恶性的肿瘤,比如肝血管...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11/28播放(25940)
肝内的低密度灶是否能消失,主要是取决于低密度灶的性质、类型。针对一些良、恶性的肿瘤,比如肝血管...
2023/11/28播放(25940)
肝内囊性病变往往就是指肝囊肿,不属于非常严重的病变,肝囊肿分为先天性肝囊肿和后天性的肝囊肿。<... 梁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1/16播放(28106)
肝内囊性病变往往就是指肝囊肿,不属于非常严重的病变,肝囊肿分为先天性肝囊肿和后天性的肝囊肿。<...
梁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1/16播放(28106)
"肝内囊性病变严重与否,主要取决于囊性病变的具体类型,常见类型如下:一、肝囊肿:一般并不严重,肝囊肿比较小的情况下定期复查和随访就可以,不需要特殊处理。除非是肝囊肿比较大引起了压迫症状,或者囊肿内部出现感染、胆瘘、出血等,才需要进一步处理。二、肝囊腺瘤或囊腺癌:如果不是肝囊肿,是肝囊腺瘤或囊腺癌,这种类型的囊性病变就比较严重,特别是对于囊腺癌,恶性程度比较高,早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果中晚期病情比较严重,生存时间极短。囊腺瘤要及早进行手术切除,因为囊腺瘤有一定恶变的风险,故肝内囊性病变要先确认属于哪一种情况。"
2021/07/04收听(87994)
肝脏的囊性病灶就是肝脏中间形成液性的占位。囊性灶有很多,比如先天性的肝囊肿,还有先天性的寄生虫... 张金辉│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2023/01/06播放(85026)
肝脏的囊性病灶就是肝脏中间形成液性的占位。囊性灶有很多,比如先天性的肝囊肿,还有先天性的寄生虫...
张金辉│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2023/01/06播放(85026)
"肝内小囊性灶一般是指肝囊肿,肝囊肿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多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创伤等原因所造成。当然,有些肝脏的囊肿病因并不是非常明确。小的肝囊肿通常没有临床症状,也不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因此,对于肝内的小囊性灶,一般可以定期彩超或CT随访观察,日常生活中注意低脂饮食、规律饮食、少饮酒就可以了。对于一些大的肝囊肿,还应当根据囊肿直径、位置、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相应处理。对于位于肝脏表面,直径超过5cm以上,压迫胃或十二指肠出现腹胀等临床症状时,可以考虑给予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当然,有些肝囊肿还有可能继发感染,形成肝脓肿,这时应当考虑给予抗炎治疗,在炎症稳定以后可以考虑给予手术处理。"
金鑫│枣庄市中医医院
2021/06/07收听(47900)
"肝内小囊性灶一般指先天性肝囊肿,其主要的原因是胚胎时期的肝内胆管、淋巴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囊状结构,可以分为外面的囊壁以及内部的囊液,囊液一般为清亮的液体。如果没有任何的症状,囊肿较小,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只需要定期的随访、复查即可。如果肝内的囊肿有增大,出现了相关的症状,如压迫导致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等症状,或者囊肿增大以后合并出现了出血、感染、胆瘘等等情况,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症状,需要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治疗方案包含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够达到彻底的根治。"
2020/05/17收听(86130)
"肝囊肿是较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分为寄生虫性的和非寄生虫性的肝囊肿。后者又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囊肿。临床上多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它可以单发性或者是多发。多发的肝囊肿又叫做多囊肝,是良性的病变,一般不会引起不适的症状。先天性肝囊肿生长得比较缓慢,小的囊肿一般不会引起不适。多次行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或其他腹部手术中发现,一般当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出现了压迫症状,或者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隐痛不适,可以行手术干预,进一步的去治疗。"
黄泼泼│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05/14收听(87822)
肝内囊性病变一般不是癌症。肝内囊性病变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对于肝内囊性病变,一般都是在做腹部彩... 李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03播放(42692)
肝内囊性病变一般不是癌症。肝内囊性病变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对于肝内囊性病变,一般都是在做腹部彩...
李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03播放(42692)
"对于患者如果查上腹部彩超,提示肝内囊性病变,考虑肝囊肿的可能性较大。对于多发性的肝囊肿,还需要看双肾上有没有肾囊肿的可能性,如果合并有双肾多发的囊肿及肝脏多发囊肿,考虑患者有多囊肾的可能性。这种疾病是遗传性疾病,没有特殊的治疗方式,患者需要定期的观察。如果肝囊肿或者肾囊肿超过5cm,就要积极的考虑,行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引流术,并且在引流之后,经导管注入无水酒精进行囊壁的毁损。另外对于普通的肝脏多发性囊肿,或者是单发性囊肿,需要定期的复查上腹部彩超,看患者肝囊肿大小及直径。此时患者需要和其它的肝脏疾病做鉴别,尤其是对于肝脏的转移性肿瘤,必要的时候需要做上腹部增强CT,及核磁共振检查。看患者有无身体内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肝脏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对于结肠、直肠肿瘤性疾病的患者,排除肿瘤性疾病,如果患者肝囊肿的直径大于5cm,要考虑必要时行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引流,或做腹腔镜下肝囊肿去顶引流术。"
邢文军│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2019/06/20收听(15438)
"椎间盘突出指的是间盘突出,通过软骨板凸向椎体,椎间盘它是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由上下的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软骨板紧贴着椎体,软骨板有微孔结构,水可以通过微孔结构营养间盘和椎体。当突出的间盘通过软骨板突到椎体后,管它叫“许莫氏结节”。这种情况下比较轻微的可以保守治疗,减轻腰椎的弯曲活动,也可以戴腰围保护。如果大部分软骨板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腰椎的失稳症,需要手术治疗,要进行一个腰椎的融合手术,这种手术创伤是比较大的。"
曲建波│黑龙江省医院
2019/08/13收听(15732)
"乳腺内囊性的结节不严重,囊性的结节基本上是良性的病变,主要是乳汁淤积的基础之上有囊性包块形成,或者在乳腺增生的基础之上出现囊性变,表现为乳房有肿块,肿块的质地较软,按压的时候没有疼痛,做超声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对囊性结节的治疗要根据大小、有无症状决定,如果是囊性的,结节比较小,比如在1cm左右,没有疼痛等等,可以不需要治疗,定期做乳腺超声检查就可以。如果囊性的结节有疼痛或者比较大,有压迫等症状,可以考虑做手术,将包块完整切除以后就可以。"
汤大纬│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11/05收听(93854)
"缺血灶即常说的脑缺血灶,一般不会自己消失。脑缺血灶指的是脑的毛细血管供血不足,局部的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形成小的缺血灶,坏死的脑组织、脑细胞不可再生。缺血灶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需要用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用药,如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和稳定斑块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者是阿托伐他汀,同时还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用药引起肝肾功能损伤。饮食上也应该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平时要注意休息,不能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陈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2021/06/11收听(62562)
"软化灶一旦形成难以自行消失,主要因为这些病灶的局部神经元、胶质细胞已经发生坏死,在脑组织局部形成空腔样改变,即软化灶所在部位已经没有神经细胞。软化灶是进行脑部CT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时常发现的一种病灶,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检查时才能发现脑部有多发、散在的小软化灶,有时也称作多发的腔隙性脑梗死。根据脑软化灶部位不同,有些软化灶可能会引起症状,另一些软化灶平时并无明确的症状,在CT或核磁共振检查时意外发现,复查时病灶会依然存在。"
范存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18/11/13收听(97236)
"肝内钙化灶并不会消失。真正的肝内钙化灶位于肝实质内,有可能是既往创伤、出血、脓肿或者肉芽肿形成的钙化性瘢痕,也有可能是某些寄生虫虫体或者虫卵所形成的钙化灶。但大多数的肝内钙化灶只是孤立性病变,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由于病灶较小,因此可以定期随访观察,不需要过分紧张。有些肝内钙化灶有可能是肝内胆管结石,其并不是位于肝实质内,而是位于肝内胆管,一般呈多发串珠样改变。肝内胆管结石有可能顺胆管下行甚至进入肝外胆管,从而消失。此时肝内胆管消失并不一定是临床自愈,只是结石游走到其他部位,仍然可能造成胆管炎,需要行手术处理。"
2019/03/11收听(32282)
"软化灶本身而言不能自己消失,但是软化灶造成的症状,可以经过治疗之后好转或者可以消失。软化灶是因为血管堵塞了之后,这根血管所支配范围的脑组织得不到血和氧的供应,出现了脑细胞的坏死,坏死之后就形成了的病灶。有了软化灶就说明,已经有形成脑梗或者脑缺血的条件,形成脑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血压;高脂血症,特别是胆固醇高和低密度脂蛋白高的人;糖尿病,糖尿病会引起小血管的病变和微血管的病变,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形成缺血;抽烟,抽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的细胞,再加上其它的危险因素,就特别容易形成缺血灶软化灶。有了危险因素之后我们就要积极的预防,否则可能会出现关键部位的软化灶或者是缺血灶,就会出现偏瘫失语、智能障碍等等。如果是脑干的软化灶,还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脑血管病重在预防,可以吃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等等,还要控制引起脑缺血或者脑软化灶的危险因素。血管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一定要减少对脂肪的摄取,控制体重,最好不吸烟、少喝酒,而且要注意远离二手烟,经常吸烟的人群有可能会导致心肌肥大、变厚,增加血管的负担,不利于血液循环,容易导致血管硬化。"
曾湘豫│北京医院
2020/05/11收听(5773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