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打疫苗发热

2023-05-05 18:3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一般情况下,注射疫苗之后出现发热,要分辨是疫苗相关性,还是其他病因引起的发热。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1、疫苗相关性发热:通常情况下,疫苗注射之后引起的发热,会在注射之后6-24个小时出现,一般表现为低热,体温多数是在37.5℃左右,很少超过38℃。同时,一般全身的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可以伴有轻微头疼、乏力、关节的肌肉酸痛,但一般没有其他系统,比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或者消化道系统,相应的感染症状,没有明显的畏寒、寒战。多数在2-3天,体温可以自行恢复到正常;

2、其他病原感染发热:但如果2-3天之后体温没有恢复到正常,或者体温逐渐升高,超过了38℃,或者伴有相应的各个系统的感染表现,比如出现了明显的咳嗽、咳痰,或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疼,或者出现了腹泻、排稀便或者腹痛,这种情况提示有其他病原的感染。需要到医院就诊,通过血常规检测,帮助鉴别是哪种病原感染导致的发热。

分享:

66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4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