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普外科
手机浏览
临床上并没有胃癌发病期的试验研究,因为在胃癌的转变过程中,大多通过胃炎、胃溃疡等逐步地转化,正常的黏膜出现溃疡,以及溃疡何时转变为胃癌,在临床上很难通过研究观察。在胃癌的诊断过程中,胃镜检查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由于胃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常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相混淆,仅表现为反酸、嗳气、上腹不适感等简单的消化道症状,一般通过胃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胃癌。
研究表明,早期胃癌手术以后的5年生存率>90%,中晚期5年生存率一般不会高于50%,晚期胃癌生存率<10%,因此整体的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在30%-40%。由于多数胃癌患者一经诊断便已进入中晚期,因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提早发现胃癌,才能提高治疗的最终效果。
分享:
"胃癌的发病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从良性病变发展为胃癌,中间的时间可以是几个月,也可以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因此,具体的时间说不准。另外,胃癌的高发年龄阶段一般为55-70岁,建议50岁以上的人每年都做个胃镜,排查癌前的病变。胃癌的高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瘤、残胃、吸烟、遗传因素、高盐饮食、吸食鼻烟、肥胖、胃溃疡、恶性贫血,甚至酗酒,这些都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要在这些高风险因素上进行预防,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吃霉变的食物,以及咸菜和腌制、烟熏的食物,减少盐的摄入。同时对有遗传家族史的人而言,要定期复查,如果存在癌前的病变,需要及时治疗。"
杨柳│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2021/07/01收听(14840)
"艾滋病可以理解为有两次发病期,具体时间如下:1、早期:也是急性期,在感染了HIV病毒之后2-4周,可以出现HIV病毒血症以及急性免疫功能损伤产生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发热、盗汗、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持续1-3周之后可以消失。急性期时,CD4+T淋巴细胞可以迅速下降,当症状消退之后,CD4+T淋巴细胞也可以恢复至正常,之后进入艾滋病的无症状期,也就是艾滋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平均是6-8年。2、艾滋病期:潜伏期时,CD4+T淋巴细胞会缓慢的下降,之后进入艾滋病的第二次发病期,也称做艾滋病期,此期因为CD4+T淋巴细胞迅速下降,低于200个\/mm^2以下,可以有多种机会性感染,而出现多种并发症。"
王雅晶│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21/06/21收听(5811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性传播疾病,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之后,螺旋体先会在局部侵入部位增殖,引起局部的病变,然后再通过淋巴结进入到血液,播散到全身的内脏器官和皮肤黏膜。在螺旋体侵入人体到皮肤上出现肉眼可见的皮肤损害,特别是一期的硬下疳损害,往往需要一段潜伏期,通常这个时间大概是2-4周左右。但是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时间长,有的人可以时间短,这跟患者的免疫状态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也有一些人可以不出现一期损害,就直接进入到二期,出现全身的梅毒疹,这个时间可能会稍长,通常需要2-3个月。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梅毒患者,可以在感染螺旋体之后长期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发生,没有硬下疳也没有梅毒疹,这叫做潜伏梅毒或者隐性梅毒。有时候会持续几个月,有时候会持续好几年,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它们仍然具有传染性。所以梅毒的发病期多久不能具体确定,通常是采取查血梅毒螺旋体抗体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梅毒。"
吴剑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0/04/27收听(91410)
帕金森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通常人类察觉到帕金森病的时候,是患者出现运动症状的时候,就是出现... 王康│中日友好医院 2023/03/21播放(90184)
帕金森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通常人类察觉到帕金森病的时候,是患者出现运动症状的时候,就是出现...
王康│中日友好医院
2023/03/21播放(90184)
吴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0/20播放(29384)
吴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0/20播放(29384)
胃癌ⅢA期是中晚期。胃癌是通过TNM进行分期,Ⅰ期是早期,Ⅱ期是早中期,Ⅲ期是中晚期胃癌,Ⅳ期... 杨柳│浙江省人民医院 2023/03/30播放(96476)
胃癌ⅢA期是中晚期。胃癌是通过TNM进行分期,Ⅰ期是早期,Ⅱ期是早中期,Ⅲ期是中晚期胃癌,Ⅳ期...
杨柳│浙江省人民医院
2023/03/30播放(96476)
"在艾滋病的发病期,人体的免疫力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身体的免疫处于一种严重衰竭的状态。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机会性感染,艾滋病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一种病,而是一种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减退、口腔白斑以及溃疡,以及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大小便失禁、尿潴留、肠梗阻。具体的临床症状要结合机会性感染来进行分析。"
熊洪海│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2018/10/07收听(31886)
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期可长可短,从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取决于各种因素,具体如下:1、... 张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2023/03/22播放(34296)
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期可长可短,从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取决于各种因素,具体如下:
1、...
张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2023/03/22播放(34296)
胃癌Ⅲ期可分为A、B、C、三期,胃癌Ⅲ期B更加严重。如果是Ⅲ期B的患者,通常会伴随更多淋巴结转... 黄灵│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3/03/18播放(52244)
胃癌Ⅲ期可分为A、B、C、三期,胃癌Ⅲ期B更加严重。如果是Ⅲ期B的患者,通常会伴随更多淋巴结转...
黄灵│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3/03/18播放(52244)
艾滋病患者进入发病期的代表性标志是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每uL200个,此时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很多。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患者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多数患者都是由于严重感染导致功能衰竭而死亡。极度消瘦是普遍具有的特点,具体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不同。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持续发热、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6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还有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偏瘫、痴呆等。体表出现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黏膜的炎症及溃疡。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恶病质、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艾滋病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也就只有1-2年,严重的可能在数月内死亡。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07/19收听(14618)
"胃癌ⅡA期多见于进展期的胃癌,说明肿瘤已侵犯固有肌层或浆膜下层,伴有淋巴结转移。注意胃癌ⅡA期结合患者病变部位、深度、侵犯程度,临床上表现形式很多,具体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患者无手术机会,以姑息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给予放疗、化疗,具体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好,给予姑息手术治疗,术后对放疗、化疗敏感,则预后相对较好,存活时间多在2-3年,部分可能更长。如果患者术后不能耐受放疗、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身体状况较差,心态消极,则预后较差,存活时间多在1-2年左右,部分患者可不足一年。因此,当发现胃癌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对疾病的预后有帮助,避免耽误病情。"
牟海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0/04/28收听(73722)
胃癌主要是中老年病人,发病率非常高,尤其在40-50岁的年龄段,男性患者比较多见,发生原因主要和饮食结构因素有关。病人应该有常年饮酒的病史,或者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也有一部分的病人平时有慢性溃疡病,或者有良性息肉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史。反复发作没有好转,加上心理压力大、工作劳累,也会诱发恶性肿瘤的出现。而对于胃癌这种疾病,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最有效的治疗办法是选择手术,将胃大部分切除,同时需要进行腹腔淋巴结的廓清,手术以后还要详细的根据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决定辅助的治疗方案。
黄坤│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
2018/11/26收听(94266)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胃癌的发病原因目前... 李智│河南省肿瘤医院 2023/01/03播放(90678)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胃癌的发病原因目前...
李智│河南省肿瘤医院
2023/01/03播放(90678)
胃癌的发病原因有如下几点:1、饮食因素:经常食用腌制食品,隔夜饭菜,不洁食品等;... 徐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2023/10/03播放(57300)
胃癌的发病原因有如下几点:
1、饮食因素:经常食用腌制食品,隔夜饭菜,不洁食品等;...
徐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2023/10/03播放(57300)
胃癌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1、地域环境因素: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显著高于... 火海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023/12/28播放(81234)
胃癌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1、地域环境因素: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显著高于...
火海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023/12/28播放(81234)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约有40万例/年的胃癌新发患者,多数患者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1/05播放(77780)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约有40万例/年的胃癌新发患者,多数患者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1/05播放(77780)
"胃癌在我国各种肿瘤当中,目前排名居于前三位,胃癌的发病也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们国家西北部、东北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比南方地区高一些,可能还是跟饮食习惯有比较大的关系。"
王珣│武汉市武昌医院
2017/08/24收听(42804)
"胃癌发病人群如下:第一、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二到三代的亲属中,有消化道肿瘤或者其他肿瘤的人得胃癌的几率会更高。第二、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饮食不规律、吃饭太快,爱吃腌制、熏制食品、高盐饮食都是导致胃癌的高危因素。第三、长期酗酒或吸烟的人,烟雾中的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胃癌的诱因之一。酒精会刺激胃黏膜,让胃黏膜的生理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胃癌。第四、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研究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使胃癌的发生率增加3-12倍。第五、有胃癌癌前疾病的人,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等。"
刘谦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
2021/04/21收听(52394)
"胃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多数人认为是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关系,另外可能是饮食因素,如含有大量的硝酸盐或者是亚硝酸盐的食物,它可以在胃中转化为比较强烈的致癌物,经常食用就会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很多研究也发现,胃癌的发生跟吸烟以及环境因素有关,如果是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的烟尘、失眠等环境中的人,胃癌的风险也是相对增加,一般还在经济状况比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生率也较高。同时研究还发现,胃癌同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一般认为胃癌发生的高危人群是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而且一般在中老年人更为常见。但是由于目前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胃癌的发病也逐渐倾向于年轻化,同时对于既往接受过胃切除手术的患者或者是有胃息肉、家族肿瘤性疾病以及家族胃癌病人,发病率也会相对升高。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王亚楠│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18/07/09收听(48584)
胃癌的发病原因包括:1、慢性疾病等癌前病变;2、进食腐败、变质、发霉食物,产生黄曲霉毒素或霉菌... 马东阳│河南省肿瘤医院 2023/03/17播放(82264)
胃癌的发病原因包括:1、慢性疾病等癌前病变;2、进食腐败、变质、发霉食物,产生黄曲霉毒素或霉菌...
马东阳│河南省肿瘤医院
2023/03/17播放(82264)
北京冶金医院 张凯松
播放次数:2.39万
北京友谊医院 尹杰
播放次数:7.97万
郑大五附院 卢书信
播放次数:3.93万
重庆市肿瘤医院 张海燕
播放次数:2.6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