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搐症状能治好吗

2021-03-05 18:0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儿童绝大多数抽搐通过针对病因治疗,适当选择控制惊厥的药物,少数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等能够临床控制。引起儿童抽搐的原因比较多,具体如下:

1、高热:常见的抽搐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部分,有热惊厥中最常见的是高热惊厥,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而导致高热的时候神经异常放电,往往有家族史。在发作的时候,可以给予退烧和止惊,随着年龄增加会逐渐好转;

2、感染:还有一些感染有关的惊厥,往往包括颅内感染,如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脑炎等。针对抗感染来进行治疗,疾病痊愈以后即使留下抽搐的后遗症,也可以应用抗癫痫药来治疗,多数也可以控制;

3、脑肿瘤或颅脑发育畸形:另外有一些抽搐是由于脑肿瘤或者是颅脑发育畸形,如脑积水或者是颅脑占位引起。针对脑积水可以引流或分流,或者是经过肿瘤切除等,也可以改善抽搐的症状;

4、代谢紊乱:儿童存在代谢紊乱,如低钾、低钠、低钙、低镁、低血糖等,都可以引起抽搐。纠正离子紊乱和代谢紊乱,往往抽搐就会消失;

5、遗传代谢性疾病:有一些儿童患有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往往通过控制饮食,也就是改善饮食的办法,加上抗抽搐药物治疗,往往也能够控制;

6、癫痫:一部分抽搐是由于癫痫,也就是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常常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脑电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70%-80%通过药物也能够控制。还有一些难治性癫痫,要考虑可能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

所以绝大多数的抽搐通过针对病因治疗和抗癫痫治疗能够控制。

分享:

98

相关推荐

儿童抽搐障碍能好吗

"儿童抽搐障碍大部分孩子可以治好,其中有一部分比较难治、症状较重的,可以持续数年,甚至终生,可以延长到成人期。一般简单的抽动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其临床表现多部位、多种形式、多样的抽动症,表现为简单运动性的抽动症,加上复杂性的抽动症。孩子常出现冲动性的模仿别人和周围的物品,跺脚、走路回转、下蹲,或者是跪在地上反复出现一系列连续无意义的动作。大多数病例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发声抽动,表现为简单发声,如清嗓子、咳嗽、鼻吸气、哼哼声、犬叫声,甚至发生重复语言和文字、无聊的词语、反复刻板的秽语。患儿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强迫障碍、攻击行为、自伤行为、学习困难和情绪的改变,因而心理困扰很重和妨碍社会的适应性。这一类如果早期积极、合理的治疗,抽动的症状一般可在六个月减轻或者逐渐得到控制,即使有少量残留的症状,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治疗,发展到多动、强迫、攻击行为,甚至精神症状时,治疗难度很大,预后效果也很差,自愈的可能性很小,一般会持续数年,或者终生。所以早发现、积极治疗,病程越长症状越复杂,治疗的难度就越大。"

语音时长02:19''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11/10收听(80950)

儿童抽搐症状表现

"儿童抽搐症状表现有各种类型,各有各的表现,具体如下:一、强直阵挛性发作,临床上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发作时有强直期和阵挛期,主要表现全身骨骼肌的伸直或肌肉强直性收缩,并伴有意识丧失、呼吸暂停和紫癜,阵挛期强直后,紧接着全身发作,短促的猛烈的屈曲性的抽动,然后常有头疼、嗜睡和乏力。二、强直性发作,突发的全身强直性收缩伴有意识丧失,患儿固定于某种姿势约持续5-60秒,常见角弓反张,身颈头后仰,机体旋转,强制性张嘴等姿势,常伴有摔倒发作后症状。三、阵挛性的发作,肢体、躯干、面部肌肉节律性的抽动,而无强直发作的成分。四、失神样发作,典型的失神和不典型的失神发作,发作时突然的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双眼凝视前方、意识丧失、不摔倒,手中物品不落地,持续数秒后意识恢复,继续原来的活动,对刚才的发作不能记忆,易被过度换气所诱发。五、肌肉阵挛发作,常表现突然的点头,前倾或者后仰,伴双臂快速抬起。轻者感觉患儿抖了一下,重者可摔倒,为全身和部分肌肉、骨骼肌暂短的快速收缩。六、失张力的发作,主要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出现意识障碍,突然点头、肢体下垂或者跌倒动作。还有其他的一些的发作,局灶性的发作,症状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有很多类型的表现。"

语音时长02:34''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9/30收听(5950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2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