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手机浏览
霰粒肿医学称为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囊肿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炎症导致眼睛睑板腺的堵塞。睑板腺堵塞后,分泌物潴留在睑板腺中,会刺激周围的组织发生慢性的肉芽肿增生,会形成一个包块。
这种病变发生的速度很慢,病程很慢,可能是无意之中用手在触摸眼皮时发现眼皮有包囊,也就是肿块。用手触摸的时候也不是很疼痛,但有像米粒大小、黄豆或像花生粒大小的肿物长在眼皮上。
睑板腺能够分泌油脂,脂类是泪液或者泪膜组成的重要组织,可以涂抹在眼睛上,对眼睛进行保护。
当慢性炎症时间长了以后或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时,睑板腺的扣会堵塞。腺体依然分泌油脂,油脂就会堆积在睑板腺的腺体中,会逐渐膨胀,刺激周围的组织产生慢性的肉芽肿增生。
这种现象对眼睛会造成外观上看起来不舒服的感觉,对视力不会造成任何损伤。采取消炎、热敷的方法,可以使很小的睑板腺囊肿消散。大的睑板腺囊肿需要手术方法将其从包囊中整个切除,切除以后会完全治愈。
分享:
"霰粒肿是一种非化脓性的炎症,也叫做睑板腺囊肿。它的原因是由于炎症,比如结膜炎、睑缘炎,导致睑板腺分泌阻滞,也可能是皮脂腺、汗腺分泌旺盛导致分泌物过多阻塞排出的通道导致的。临床常见的有脓性的叫麦粒肿,也叫睑腺炎。发病原因是结膜炎或者睑缘炎引起的;还有长期的熬夜,对电脑、对手机时间比较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还有生病的时候,比如感冒、发烧、上火,这时候人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容易患病;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容易得。要预防这种情况,首先饮食上要注意,改变生活习惯,要多运动,增强体质锻炼,一般患病率就会大大降低。"
席群│聊城市中医院
2019/03/27收听(11176)
"霰粒肿,在临床中也称之为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发炎继发性肿大,导致腺体内分泌物聚积所引发的眼部病变。睑板腺囊肿继发感染的时候称之为睑板腺炎,患者眼部会有红、肿、热、痛的表现。继发感染的原因一般金葡菌比较多见,金葡菌也是皮肤表面上的常在菌群,腺体积聚堵塞之后继发感染所导致霰粒肿发生。当然在中医上也称眼部的霰粒肿跟体内上火有关系,有的人着急、过度疲劳,或者饮食结构上近期吃了太多的高蛋白食品,例如吃螃蟹、鱼、虾等都可能是导致霰粒肿发生的诱因。霰粒肿发生之后首先要进行的是抗生素点眼,抑制细菌繁殖,同时给予患者局部热敷的治疗,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腺体内集聚的分泌物液化以及吸收。经过抗生素点眼及热敷治疗之后,大多数患者的霰粒肿可以自行消退,但是病变的睑板腺仍然存在在此处,所以在以后相同的诱因条件下可能会反复发生炎症感染,所以在临床上反复发作的病变,也建议患者进行病变区睑板腺囊肿的摘除,以后同一部位就不会反复长霰粒肿了。"
马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0/05/07收听(65228)
霰粒肿是因为睑板腺排出的管道阻塞和分泌物的潴留,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睑板腺慢性肉芽肿性炎,又称为睑板腺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儿童和成人均可以患病。此病发展缓慢,可以反复发生,在眼睑上触及比较硬的肿块,没有疼痛感。关于霰粒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不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些人喜欢吃油腻、辛辣的食物,这样就容易造成毒素的堆积,皮脂腺分泌旺盛,就会导致分泌过多,造成腺管阻塞,从而引起感染。二、眼睛受到感染,主要是眼睛的分泌物不能够及时排出,就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从而引起霰粒肿的发生。三、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以导致,比如慢性结膜炎、皮脂腺分泌旺盛,都容易造成炎性刺激,从而形成霰粒肿。
冯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2019/01/07收听(71454)
"如果患者眼睛长了霰粒肿,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情况消除,有的患者局部热敷不能够消除,需要采取手术治疗。霰粒肿也叫做睑板腺囊肿,是眼科临床上一个非常常见的眼病。患者如果眼睛长了霰粒肿,先可以考虑采取局部热敷的方法。如果是比较小的霰粒肿,通过局部热敷是能够自行吸收消退的。但是如果通过局部热敷的方法,霰粒肿没有自行吸收消退,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手术治疗,通常这个手术在门诊就可以完成,而且局麻下就能够完成。手术治疗之后的第2天,患者到眼科门诊进行换药之后,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状态。所以说眼睛长了霰粒肿视具体的情况不同,消除的方法也不同,有的通过局部热敷就能够消除,有的需要通过手术来切除。"
宋晗│黑龙江省医院
2020/05/29收听(50178)
"霰粒肿是眼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也叫睑板性囊肿。这种疾病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睑板腺的分泌物不能够正常的排出,堆积在眼睑的皮下,形成无痛性的肿块。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一般在早期或者肿块比较小时,是不需要处理的,可以保守观察,或者给予局部的热敷,促进肿块的吸收。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比如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敷之后,肿块不仅没有变小,反而变得越来越大,或者有感染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行手术治疗。手术相对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门诊手术,在囊肿的表面切开以后将内部的分泌物或者囊肿切除,手术就可以结束。"
张健│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8/05收听(59156)
"眼睛长了霰粒肿,又称作睑板腺囊肿。所谓睑板腺囊肿,它的发病原因是睑板腺开口受到了阻塞,导致其内容物不能够及时的排出到眼外,从形成了表面不痛、不痒的一个结节,具体治疗如下:1、对于初发的霰粒肿,可以进行局部的热敷治疗,就是用杯子盛一些温开水,闭上眼睑用热蒸气来熏蒸睑板腺,部分患者睑板腺开口会重新开放,从而治疗睑板腺的囊肿。2、热敷治疗两周之后,如果睑板腺囊肿仍然存在,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手术切除,将霰粒肿内的囊物完全取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边俊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7/05收听(80640)
"霰粒肿是眼睑部位的慢性炎症疾病,一般早期没有不适症状,随着肿物增大,外观上可以看到皮下肿物,或者触摸到可滑动的肿物,属于眼科常见疾病,治疗也比较容易。早期可以考虑进行热敷以及按摩的方法,有吸收的可能性,如果影响外观或者出现异物感不适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手术价格一般不高,普通三甲医院总体费用500元左右,具体还需要确定医院的级别以及地区,价格会有一定波动。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翻转眼睑,垂直于睑缘用刀切开,排出里面的内容物,一般是白色胶冻状,之后剪除后部囊壁,配合涂抹适当抗生素眼膏,加压包扎,第二天复查即可。"
郝晓楠│黑龙江省中医院
2019/08/08收听(80590)
"出现皮肤表面长斑,不仅仅可能发生在眼部,在全身皮肤表面任何部位都有可能,需要首先明确具体的性质,比如有的患者可能是因为长期使用化妆品导致局部色素沉着。首先应该注意改善平时的习惯,避免尤其是色素多化妆品的使用。另外,适当的使用激光的方法有可能祛除。也有的患者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体表疣,也可以通过激光或者手术的方法祛除,但是有可能会再次复发。其他类型的,比如根据颜色区分,是否突出表面来区分,具体的疾病原因不同、种类不同,治疗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王晓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06/11收听(50848)
眼睛确实有可能会长结石,眼睛结石指眼睑结膜下,一种白色结晶样物体改变,但并非真正结石,医学上称... 彭红│宜春市人民医院 2023/01/23播放(86680)
眼睛确实有可能会长结石,眼睛结石指眼睑结膜下,一种白色结晶样物体改变,但并非真正结石,医学上称...
彭红│宜春市人民医院
2023/01/23播放(86680)
"眼睛周围是脂肪粒常发生的部位,可能与日光照射有关。脂肪粒学名粟丘疹,或白色痤疮,系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潴留性囊肿,病因不完全清楚。有些患者发生于日光照射、外伤(如擦伤、搔抓)或炎症性皮疹(如某些皮肤病)之后。有些患者有遗传因素,皮肤损害呈乳白色或黄白色,针头到米粒大坚实的丘疹,直径1-2mm,顶尖圆形,孤立散在,常多发。损害增大的时候呈暗黄色,个别损害可有钙盐沉积,硬如软骨。常发生于眼睑周围、面部、额部、外耳,在成人也可发生于生殖器。一般无自觉症状,发展缓慢,可持续数年,最后自然脱落,无瘢痕形成。本病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为了美容需要,患者积极要求治疗,可用75%的酒精,局部消毒以后,用消毒的针头或小刀挑破粟丘疹表面的皮肤,再挑出白色颗粒即可,也可以用电解法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0/07/22收听(63852)
"结膜结石是眼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用眼习惯,导致眼睛处于疲劳的状态,或者伴有慢性结膜炎,时间长了会导致结膜下的脂质沉积、钙化,从而形成结膜结石,导致眼睛明显的异物感。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在早期可以保守治疗,通过合理的用眼习惯,减轻眼部的疲劳。存在慢性结膜炎的情况下,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控制局部的炎症,大部分结石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如果这种结石长时间存留在结膜下,并且引起明显的异物感,可以考虑到医院行结膜结石取出术,手术以后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局部的感染。"
2019/05/29收听(60834)
"在眼睛上没有鸡眼的这一说,长鸡眼俗称就是长厥眼,也就是麦粒肿。麦粒肿是一种炎症,是由于眼部的局部健康不好,抵抗力差或者有表面的皮肤破损,在细菌感染引起下会长麦粒肿,实际上就是一种炎症。炎症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局部化脓形成脓腔壁,就是俗成厥眼,也就是在波动的脓腔壁的顶部,可能有黄色的小白点。如果起厥眼的,要局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热敷对症处理,有必要的还可能进行麦粒肿切除术。"
汪德海│淮北市人民医院
2019/11/25收听(79478)
"麦粒肿是由于细菌感染睑板腺体导致的一种局部炎症,一般多见于儿童、婴幼儿、年老体弱的病人或者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全身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这类人群身体抵抗力比较差,所以细菌入侵以后很容易导致局部感染的发生,眼睛出现麦粒肿以后会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在疾病的早期建议需要及早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控制局部的炎症,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另外,也可以给予局部的热敷,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可以促进眼睑周围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一般在1-2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恢复正常,少数的病人有可能形成局部的脓肿,建议手术切开排脓。"
2018/12/20收听(16414)
脂肪粒儿的形成都是由于毛孔阻塞、汗管阻塞而导致,分泌的油脂被堵塞在毛孔,水分吸收之后就会形成像... 于冬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09/20播放(43777)
脂肪粒儿的形成都是由于毛孔阻塞、汗管阻塞而导致,分泌的油脂被堵塞在毛孔,水分吸收之后就会形成像...
于冬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09/20播放(43777)
"针眼称为麦粒肿,主要是睫毛毛囊或者睑板腺等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因为眼睑上有很多腺体,主要是分泌油脂,有利于保持眼表湿润,腺体是位于眼睑组织深层,而开口是在睑缘上。当腺体出现功能亢进时,例如青春期、视疲劳、熬夜、上火、吃辛辣和刺激饮食等,可以导致油脂分泌旺盛,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使结膜囊内的葡萄球菌通过睑缘的腺口开口处进入到腺体,而引发的急性炎症。所以针对针眼的治疗,也主要是用抗生素类的滴眼液,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或者是口服罗红霉素,以及不过敏条件下选择头孢类药物。"
2021/01/26收听(40520)
"眼睛上长息肉,临床上比较常见,常见于霰粒肿没有及时手术处理,导致的结膜下组织增生,常见于睑结膜面,临床表现为结膜息肉样增生。一般没有症状,病人都是无意中发现,临床上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手术切除,手术时除了要切除突出于结膜表面的息肉外,也要处理囊壁。处理囊壁的方法同霰粒肿摘除术,只有剔除囊壁后才能避免复发,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2-3天,避免感染。"
邢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05/22收听(83648)
"患者眼睛上长息肉,一般是指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由于眼白的结膜受到外界紫外线、沙尘等刺激,产生慢性炎症增生,呈三角形翼状,由结膜长到角膜的疾病。出现疾病时若没有引起明显的眼部不适,或者导致视力下降,可不去处理,若明显引起了不适,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日常胬肉发红时,可滴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使血管减少,减慢胬肉的生长速度。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后仍有复发的风险,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防晒、减少沙尘接触等。"
冯庆阳│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021/06/18收听(42686)
霰粒肿指睑板腺开口阻塞后,内容物无法排出,在局部堆积、聚集形成的囊肿。小的囊肿可以通过热敷促进... 黄映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10/12播放(39576)
霰粒肿指睑板腺开口阻塞后,内容物无法排出,在局部堆积、聚集形成的囊肿。小的囊肿可以通过热敷促进...
黄映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10/12播放(39576)
"以前把眼皮上的硬结叫做霰粒肿,现在统一称为睑板腺的囊肿,因为这种定义更符合它的部位,更容易让人理解。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的无菌性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是由于一些病因导致睑板腺的出口阻塞,使睑板腺里的分泌物没有正常的分泌出来而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的刺激,形成了这种囊肿。一般多见于年轻人,可能与年轻人睑板腺的分泌功能比较旺盛有关系,通常没有疼痛感,只能看到或者触摸到眼睛上有硬结。对于比较小的且没有症状的睑板腺囊肿无需治疗,有时候能自行吸收,也可以局部的热敷帮助吸收。如果比较大且时间长,如果2-3个月后还不能自行吸收,那么自行吸收的机会就很小,需要手术切除。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选择的手术切口在睑结膜面,不影响外观,用刮勺将囊肿的内容物刮除干净后取出囊壁,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的复发。"
孙鹏锐│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1/06/01收听(39260)
"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也叫沙粒肿,一般不伴有红、肿、热、痛,它是由于睑板腺开口的堵塞,导致睑板腺分泌物排泄不畅,在眼睑形成的小包,这种包有可能像小米粒大,或者是大米粒大,也有可能像绿豆粒大,或者是花生米粒或者是蚕豆粒的大小。这种包一般不会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不伴有感染的现象,一般经过热敷、按摩有的会变小消失,长期不能下去的,一般2—3周以上可以考虑做手术治疗。"
王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17/07/25收听(6392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