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手机浏览
导致大便黏即黏稠的原因较多,常见如下:
1、饮食结构异常:进食部分辛辣刺激性食物,此时会导致肠功能紊乱,会出现大便黏稠;
2、消化不良:若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肝炎、胰腺炎等相关疾病,此时由于消化酶相对分泌不足,便会导致对食物消化不彻底,也会出现大便黏稠的表现;
3、肠功能紊乱:尤其是菌群失调,可以导致大便黏稠,此时可以补充些许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酪酸梭菌,对上述症状缓解有帮助;
4、肠道器质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肠道肿瘤、肠道非特异性炎症等,此时要完善肠镜检查。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关治疗;
5、精神源性因素:如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
所以如果出现大便黏稠,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干预。
分享:
"到了夏秋季节,很多人都可能会出现解完大便,马桶上仍然容易沾有大便,不容易冲走,大便比较黏。要看看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有没有伴有身体的不适,比如腹痛,或者是大便次数明显的增加,有没有明显的黏液、脓血便,有没有里急后重感。如果没有这些症状,都是在正常范围。为了明确,可以做医院做大便常规的检测。如果大便常规检测正常,也可以暂时不用药物干预,通过改变饮食习惯,不要吃生冷刺激的东西来改善。如果长期出现这种的程情况,而且有比较多,或带有脓血的时候,超过40岁以上的成年人,建议及时去消化科专科治疗。必要的时候可行肠镜检查,明确结肠到底有没有病变。如果没有问题,可以通过饮食,包括肠道益生菌来调节。"
宋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
2019/07/01收听(47966)
大便很臭且黏的原因大致分为非疾病性和疾病性两种类型,非疾病性主要包括饮食因素和肠道老化,饮食因素由于食用肉类、蛋类等过多的蛋白质食物,在经肠道分解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吲哚和粪臭素等,刺激性的气味而发出的恶臭。肠道老化是由于缺乏运动导致肠道的蠕动缓慢,加上自身体内的湿气重,就会使大量的宿便留在肠道中,当排出大便时就会有恶臭的气味而且还比较有黏性。疾病性一般是肠炎或者消化不良,肠炎急性发作时多是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导致肠道内的菌群破坏。细菌的分解的产物里产生吲哚、粪臭素、氢、胺等,就会发出恶臭的味道,肠炎的人容易腹泻所以大便会有黏性。
谷阔│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1/16收听(98498)
"进食高脂肪食物、湿热偏重、急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会导致大便粘马桶,大便黏腻或粘附在马桶上应考虑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如饮食上经常吃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这些食物里面的膳食纤维含量比较少,会导致大便黏腻,经常粘在马桶上,所以会出现这种表现。经常在潮湿的环境、吃冷饮会导致肚子里面有湿气、脾虚,气血不足时会引起身体湿热偏重,出现大便黏腻的现象,大便会粘附在马桶上,不容易冲洗干净。不洁净的饮食、细菌、病毒入侵肠道会导致肠道快速蠕动,食物会快速通过、排出,引起大便黏腻、腹泻等表现。病理性因素包括胃肠功能紊乱,由于大肠不能吸收粪便里的水分,大便里含的水分较多,容易粘附在马桶上。"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01/10收听(40226)
"大便软黏的症状,可以分为生理现象以及病症表现两大原因:1、日常生活饮食中,过量摄入高蛋白质、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由于胃肠道功能负担加重,部分物质未被完全分解转化的状态下,会加速进入排泄系统,造成人体出现粪便软黏的生理现象。2、肠道系统性疾病是引起大便软黏的病因,常见有慢性肠胃炎、克罗恩病等,肠道组织发生炎症性病症,导致腺体分泌亢进以及吸收功能障碍,大量肠道组织液会在体内代谢物的推动作用下从体内排出,导致患者出现腹部疼痛、便感频繁、粪便黏稠等症状表现。"
白云│河北省人民医院
2020/03/04收听(90080)
"大便黏糊糊考虑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1、脾虚,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到十分重要作用,脾运化不足可以使多余的水分停留在体内而形成湿气,体内的湿气过重,大便不容易成形,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性,所以排出的大便黏糊糊。长时间的压力过大、焦虑、抑郁、饮食不节都会伤脾,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平时要少量多餐,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药物以健脾利湿为主。2、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容易出现大便黏稠不成形,最好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江雪梅│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0/03/14收听(23852)
"大便很黏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出现大便黏的情况,很多都是由于体内湿气重引起,平时饮食要多注意,可以吃除湿的食物。第二、也可能是因为近期饮食不规律造成的消化不良,导致大便很黏。如果经常吃坚硬、生冷、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会较难排出,容易造成便秘,也容易导致大便很黏。第三、如果大便次数正常,形状也没有改变,但是出现大便比较黏,带有脓液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肠道内菌群失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也不排除有肠炎等病症。如果出现带血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可以做肠镜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药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020/02/07收听(76628)
"小孩大便特别黏,是由于黏液分泌过多所引起来的,在临床上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孩子饮食不当、消化不良引起来的,当孩子消化不良的时候,肠道的黏液分泌就会明显的增多,从而导致孩子大便特别的黏,有时候粘在马桶上。这时候要给孩子调整饮食,不要喂得过多,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应用肠道的益生菌帮助调理。第二、肠道的感染性疾病导致,当孩子有肠炎的时候,大便里的黏液也会明显的增多,黏液还会非常的黏稠,有时候还会带有血丝。这时候一定要把孩子的大便送到医院去做化验,来明确孩子是否存在肠炎的问题。"
肖娟│北京协和医院
2020/12/15收听(22552)
"考虑是有便溏的表现,多是因为慢性肠炎、脾胃虚弱、脾胃湿寒所导致,可能与精神因素和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关。便溏的一般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发黏、冲不干净,或用手指擦也不容易擦干净,多是由于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问题。长期出现便溏的症状,导致身体的营养吸收不好,造成体型消瘦,体重下降。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例如鱼、鸡蛋、瘦肉、豆类制品、牛奶等。药物可以吃补脾益气的中成药,例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保和丸、附子理中丸。"
田亚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18/06/05收听(48200)
作为一个消化科的医生,经常碰到大便黏的患者。中医认为是出现了肠道湿热的情况。从西医角度而言,可... 赵迎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3/02播放(73104)
作为一个消化科的医生,经常碰到大便黏的患者。中医认为是出现了肠道湿热的情况。从西医角度而言,可...
赵迎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3/02播放(73104)
"大便很黏考虑两种可能:1、消化功能不良、肠胃功能紊乱引起。多数与饮食习惯有关,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而引起大便排出不畅。2、炎症性肠病,多数是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氏病,可导致肠道粘膜分泌黏液。完善大便常规检查,明确白细胞、红细胞的情况,必要时完善肠镜检查。如果确诊溃疡性肠炎需住院观察,给予锡类散灌肠同时口服柳氮磺吡啶对症治疗。"
王强│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7/10收听(59408)
"大便很黏可以吃人参健脾丸治疗,以及补充肠道益生菌进行改善。正常大便应当是软硬适宜,不会出现干硬现象,同时也不会出现过于黏腻。一旦大便出现特别黏腻现象,是由于身体中湿气过大、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针对脾胃虚弱进行治疗才能够改善。人参健脾丸的主要作用是和胃止泻、健脾益气,药物在服用之后能够帮助改善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症状,因此对于腹痛、便溏有一定调节功效。部分人大便很黏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衡导致,因此需要补充肠道益生菌,比如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等,药物可以补充肠道的有益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在肠道功能恢复后大便黏腻的现象就可以得到改善。"
苍天慧│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0/01/31收听(14196)
"大便发黏,是典型便溏症状。多由于脾胃虚弱、脾胃湿寒或慢性肠炎所导致的,脾胃不好就会导致便溏。一般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发黏冲不干净或者用手纸擦肛门也不容易擦干净,长此以往会导致食物营养吸收方面有问题。平时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不要过多食用寒凉的食物,多吃面食、豆制品、瘦肉等高蛋白食品,补充身体所丢失的养分,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可以用健脾胃的中成药,如附子理中丸、保和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
2018/06/20收听(72586)
大便黏说明水分含量比较多,所以会不成形。正常大便里的水分含量是60%-80%,如果大便水分增加... 王雪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26播放(58134)
大便黏说明水分含量比较多,所以会不成形。正常大便里的水分含量是60%-80%,如果大便水分增加...
王雪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26播放(58134)
"如果大便黏,很有可能是吃了很多的肉类或者高蛋白的食物,或者是吃了糯米之类的高黏性的成分,所以排的大便比较黏稠。还有可能就是肠胃功能下降导致的。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首先进入胃部先消化吸收,然后再转到肠,到最后变成粪便。如果一个人的肠胃出现了问题,同时也会导致大便不成形,或者出现黏稠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代表着肠胃的消化功能下降。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粗粮,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避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另外,要多运动,促进肠胃的蠕动,按时吃饭,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也会缓解大便黏稠的现象。"
韩金利│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2019/08/12收听(79638)
饮食习惯以及病症表现都会造成大便出现黏稠的情况,日常饮食过程中过量食用高蛋白、高纤维、高脂肪等类型食物,都会造成生理性大便黏稠的情况发生,具体食物包括有糯米、糯玉米、芋头等。肠道系统疾病也造成大便异常性黏稠的常见病因,如肠系黏膜炎、克罗恩病、大肠息肉等,因为局部肠道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后,会周围腺体组织出现汁液分泌旺盛现象。肠道液随着肠道蠕动作用,被推向至乙状结肠、大肠等下消化道组织,并与排泄物发生混合反应后再从体内排出,所以就造成大便黏膜的症状表现。另外此类病症患者还会出现有腹部胀痛、腹泻、水便、大便出血等并发性症状。
2020/01/19收听(89738)
"大便粘马桶一般都是下焦湿热所致的脾虚湿胜,造成大便粘滞、恶臭,也就是大肠湿热引起的。湿性黏腻重浊,所以不易冲掉。胃肠道消化不好,也会引起大便的粘滞。精神紧张会造成肠的应激,使肠蠕动加快,强度增加,把大便食物中的水分吸出,造成大便干结、黏稠。所以,建议先化验大便有无异常,排除炎症。从饮食和生活上调理胃肠道,恢复胃肠道功能,缓解大便黏稠的症状。建议患者少吃冰的东西,特别是夏天,像猪肉、海鲜这类湿气寒气比较重的食物不宜多吃。禁止烟酒及辛辣的食物,多吃香蕉、芹菜这类蔬菜、水果,对促进肠道蠕动是有很大帮助的。"
王次保│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06/09收听(196)
"大便黏肛门,便后擦拭完仍然有不洁感,考虑是外痔的症状。长时间的久坐、便秘等导致肛周静脉曲张形成外痔,其容易出现肛门分泌物增多。另外,比较严重的痔疮会出现轻度的肛门失禁,会导致消化液流出,从而出现肛门周围有大便不洁的症状。可以排便后温热水坐浴或者用温热水清洗肛门,平时注意解决治疗便秘,避免久坐,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症状会逐渐好转,必要时到医院就诊。从中医上体内湿热症状重,也可出现大便黏滞,需要中医中药调理。平时不要吃辛辣或者热性的食物太多,少吃油腻、甘甜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调整。"
徐东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11/25收听(62380)
"大便黏糊糊通常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消化不良、患有急性肠胃炎或者结肠炎,具体如下:1、饮食结构不合理:大便的性状与饮食密切相关,如果吃了太多含有蛋白质或者糯米的黏腻食物,大便也会变得黏腻;2、消化不良:脾胃的消化功能降低,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导致大便出现异常,多是因为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或者吃了太多具有刺激性的食物;3、急性肠胃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腹痛和腹泻,大便可为黏腻状,便后冲不干净,通常是因为腹部受凉、吃了太多生冷的食物,或者不注意卫生导致;4、结肠炎:主要的症状为腹痛和腹泻,伴有脓血和黏液,里急后重感明显,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便秘症状。"
许吉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2/13收听(84440)
"大便排出来黏,很多人都会发现排出大便是非常黏稠,在冲马桶的时候甚至不容易冲洗干净,出现大便黏有以下几个可能:第一、是否肠道有器质性的疾病所导致的,建议如果经常是这样的大便,或者同时还发现有体重的减轻、便血等不良情况。应该前往医院进行内镜检查,排除是否有结肠的肿瘤或者是结肠息肉,及结肠炎症所导致的大便异常而出现大便黏稠;第二、功能性的问题,比如说最近的饮食状况是否吃了过多寒凉的食品,或者过于油腻不好消化的食品,都会导致出现大便比较黏稠,冲洗不干净。应该要调整饮食,尽可能的少吃寒凉食品和高脂饮食;第三、可能胃肠道功能出现了紊乱,如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情绪不好,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减弱,再或者肠道里的肠道环境出现了变化,益生菌的减少都可以导致大便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当然一旦出现了报警信号,还是应该前往医院进行必要的大便化验和肠镜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赵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20/06/15收听(68148)
"大便黏屁股可能包括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1、由于患者粪便性状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粪便太过稀薄,类似于腹泻的情况,所以稀薄的粪便是容易黏在患者的肛门口周围。造成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结肠的吸收功能出现了问题,结肠炎症、结肠的肿瘤都可能是原因,患者需要进行结肠镜的检查,进一步确定。2、肛门口周围的肌肉松弛引起,患者的肛门失去了正常的状态,粪便会自行流出体外。同时会对肛门周围的皮肤造成粘连污染,可能是年龄因素造成的影响或功能因素造成的影响,例如女性生产以后,盆底肌肉松弛,得不到及时的康复锻炼。"
钟伟│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01/09收听(1965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