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骨科
手机浏览
腰椎CT影像,通常观察以下几方面:
1、骨窗、软组织窗:通过骨窗、软组织窗,分别观察腰椎节段骨性结构有无问题。软组织包括椎间盘、神经、肌肉、韧带等,通过软组织窗,观察有无突出、受压等表现;
2、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结合3种不同图像进行分析,观察同一定位断面上,如骨头有无骨折、增生,骨头间距离,如椎体后缘与椎板之间,宽度、长度有无变化。分析有无椎间盘突出、椎管、硬膜囊、神经根受压,以及组织形状、密度等,有无异常性改变、是否长肿瘤等。
分享:
肾结石在CT影像上,典型表现是肾脏集合系统内,可以看到CT值较高的亮点,大约与骨骼CT值相似。... 林云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4/05播放(55284)
肾结石在CT影像上,典型表现是肾脏集合系统内,可以看到CT值较高的亮点,大约与骨骼CT值相似。...
林云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4/05播放(55284)
在阅读腰椎CT片子的时候,在头脑中应该大致有一个印象,正常的腰椎CT片子大致是什么样子,然后看目前的腰椎CT片子跟正常的对比,比如骨头是否有问题、椎间盘是否有突出,以及相应覆盖到的软组织是否有水肿、肿瘤占位等表现。想阅读好CT片子,要把正确的CT片牢记在头脑之中,而且看CT片子的时候一定要先看骨头,再看间盘,再看椎管,最后看整体的软组织是否有占位的表现。记住以上几点要诀之后经常阅读片子,会将CT片子看得非常清晰。
艾宗福│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6/04收听(46418)
通过CT检查判断输尿管结石,主要通过CT的层距进行判断,一般普通CT的层距大约为7.5mm,薄层CT的层距大约为2mm,即CT影像上一个小图像的层距代表7.5或者2.5mm,观察一共有多少个层面。通过层面乘以层距达到初步判断输尿管结石大小目的,比如CT上存在3个层面存在结石的影像,如果是7.5mm的层距,则结石的大小就约为2.1cm。如果是2.5mm左右的层距,则结石的大小就约为8mm,但需要注意必须是连续的层面而不能出现间隔的层面。如果出现间隔的层面出现结石影像,则多考虑存在多发的结石,此时需要进行分别的测量确定结石的大小。
王海龙│宝鸡市中医院
2020/04/20收听(24050)
"对于一张CT片子,首先要核对片子上的姓名、年龄、性别,以及日期是否都正确。如果正确,再看一下检查的部位是否是要检查的具体部位。如果都没有问题,要看一下图像,图像上是否有与正常的解剖图像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有,就需要评判异常病灶的大小、形态、数目以及密度等情况,结合各种影像学特征做出大致的诊断。而且对于肺部或者是骨骼系统一定要区分好左右再去诊断,以免判断错误。"
刘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21/02/10收听(12158)
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特点是密度较低、边缘模糊、云雾状分布的阴影,云雾状阴影从肺门向肺外周分布...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8/29播放(67384)
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特点是密度较低、边缘模糊、云雾状分布的阴影,云雾状阴影从肺门向肺外周分布...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8/29播放(6738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可以出现典型的CT表现,可通过肺CT辅助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早期可呈现多发的小斑片影和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以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分期,CT影像学表现不同,早期多为单侧或双侧肺外带、胸膜下,呈小叶中心分布斑片状、小条状、磨玻璃影,甚至单纯的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结节也叫GGO。但有部分患者早期症状出现后,肺部CT检查可完全正常,故需要动态CT检测。随着感染进一步加重,肺CT范围逐渐扩大,可表现为双侧多叶或双肺叶中外带分布病变,病变成分增多,可以表现为磨玻璃样结节,磨玻璃样结节伴实变影或单纯实变影,可以出现小叶间隔增厚,还有铺路石征、反晕征、血管增粗等。"
于建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1/08/25收听(29028)
新冠肺炎的CT影像学特征通常有以下几点:1、早期以多发小斑片影、肺间质改变为特征...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9/08播放(28973)
新冠肺炎的CT影像学特征通常有以下几点:
1、早期以多发小斑片影、肺间质改变为特征...
2023/09/08播放(28973)
"腰椎的核磁共振建议找专业的脊柱外科医生去阅片,对于自己来说,有几个简单的阅片方法,具体如下:1、拿到腰椎核磁,要看一下腰椎的序列怎么样,通常腰椎有一个正常的40-60°的前凸,看看弧度怎么样。2、看看腰椎的骨头、椎间盘和神经的信号有没有改变,从而鉴别有没有炎症、肿瘤等其它的疾病,甚至椎间盘突出等一系列的问题。脊柱就像垒积木一样,是一块一块垒上去,中间有椎间盘夹在其中,起到缓冲震荡的作用。当骨块变成楔形或者三角形的时候,就提示脊柱可能发生骨折。如果椎间盘没有在两个骨块之间,突出了椎间隙,就有可能是椎间盘突出。有一些情况可能还会出现流注脓肿或者是炎症的表现,也需要进一步去鉴别。所以,腰椎的核磁共振还是需要比较专业性的医生阅读,尽量还是请专业的专科的医师进行阅片比较好。"
刘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0/04/28收听(37976)
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是腰部相关疾病检查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但核磁共振阅片对于非专业患者存在... 陈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0/13播放(42144)
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是腰部相关疾病检查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但核磁共振阅片对于非专业患者存在...
陈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0/13播放(42144)
腰椎片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用的腰部检查,分为X光片、CT、核磁共振。不同的片子需要看的重点不一样... 高嵩涛│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19播放(31954)
腰椎片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用的腰部检查,分为X光片、CT、核磁共振。不同的片子需要看的重点不一样...
高嵩涛│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19播放(31954)
CT片有很多的图像,它是一个横断位扫描,然后各种方向的、方位的、重组的一个图像。它又分成平扫及... 林增如│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2023/11/22播放(93836)
CT片有很多的图像,它是一个横断位扫描,然后各种方向的、方位的、重组的一个图像。它又分成平扫及...
林增如│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2023/11/22播放(93836)
"CT胶片可以根据以下的步骤去观看:1、背光:首先拿起CT胶片要在背光下进行观看,突显出胶片上面的图像就看到图像了。2、注意顺序:观察图像有一定的顺序,一般图像的排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如果说涂片有20张,从左上角的第一张、第一排可能就是1、2、3、4、5、6、7、8,按着这个顺序一直排列过去,排完第一行到第二行,所以图像的观察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观察。3、注意观察:观察图像要注意观察是什么窗宽、窗位,观察完后要把病变的部分着重放大来看。"
宾俊杰│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1/06/10收听(39844)
"正常肺部的CT影像学检查,主要是看到正常肺部的CT片明确气管的层面,能显示正常的双上肺,在偏下方层面能够看到左肺下叶背段。在支气管分叉的层面,能看到两肺上叶前后段和双肺的下叶背段,而且能够明确左右主支气管,而且能看到气管的分叉,还有下方的层面和肺动脉的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远,能够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而且能看到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候的中叶、舌叶和双肺下叶各基底段,一般没有任何的异常阴影以及双肺充气正常。"
李红冬│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2019/10/28收听(25132)
"CT报告单首先要看一下报告单的上半部分,比如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那么患者可以直接看CT报告单子的最下面,也就是报告单的诊断结果。如果写着未见明显异常,就说明CT报告没有问题。如果有占位性病变,就需要再进一步进行检查,一般具体的问题,报告单上都会显示出来。但是如果CT报告单上写着占位性病变,就需要患者再看一下报告单的描述部分,看具体是几个病灶,以及病灶的大小、相关信息,特别是临床医生在看CT报告单时,一定要详细的看一下报告单上的描述部分。"
2021/06/08收听(81784)
对于脑梗死的患者,颅脑CT平扫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不同发病时期,颅脑CT表现也不完全一样。一、超早期,发病6-8小时之内,主要检查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出血,在颅脑CT影像上没有明显的改变,当发现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局部脑组织肿胀、脑沟消失时,可能提示急性大血管的闭塞或者大面积的脑梗死。二、发病24-48小时之后,颅脑CT局部梗死区就会出现低密度灶,并出现周围水肿的情况,发现脑沟消失、周围组织受压等,持续7-10天。三、发病两周左右的时候,我们称为模糊效应期,一般颅脑CT难以分辨正常的脑组织及病变组织,之后病灶会逐渐液化、坏死,最终形成空洞。一个月以后,在CT上可以看到软化灶。
王高临│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1/09收听(59338)
"一个CT片子怎么看,主要是看患者检查的具体部位以及临床医生的具体要求,非影像科或者非医学人员是很难具体看懂CT片子具体内容的,所以也没办法诊断,对有解剖和影像知识的要求比较高,普通的人只能看看CT片子上的基本信息。患者要区分片子的正反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姓名拼音顺序来辨别,一个片子主要分为四个区域,左上方为机器型号以及图片的相关信息,左下方是扫描的条件,右上方为患者以及检查的信息,右下方为显示的视野,由于有一些是专业的术语,所以普通人只要注意右上方的患者姓名、性别就可以,其中M为男性,F为女性,检查日期的顺序为年、月、日,检查时间会精确到秒。"
2020/04/24收听(12248)
腹部CT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检查手段,一般来说看腹部CT主要有以下要点:一、要明确有无实质性脏器的病变,如肝脏、肾脏、脾脏、胰腺。如果实质性脏器周边伴有低密度影,多提示脏器周边伴有积液。若实质性脏器内部伴有高密度影,多提示局部伴有钙化或结石形成。二、通过腹部CT可以了解有无肠管的扩张,如果患者肠管扩张明显并伴有气液平面,多提示并发肠梗阻,可以通过观察梗阻平面不同,确认肠管梗阻的具体部位,对于手术和下一步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如果患者胆囊内伴有多发的高密度影,且胆囊周边边界不清,胆囊体积明显肿大,多提示患者伴有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需要行手术治疗。
温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12/04收听(21632)
"看CT片子首先是需要根据患者检查哪个部位,来决定怎么样看片子,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比如说以胸部CT为例,胸部CT的片子一般是两张,一张是胸部的肺窗,另外一张是纵隔窗。肺窗就是片子发白的那一张,肺窗的片子主要是看胸廓是否对称、气管是否居中、两肺的透过度是否均匀、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双肺实质内是否有异常的密度影。胸部的纵隔窗主要是为了显示纵隔内是否有异常肿块影、纵隔及肺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心包内是否有积液、心脏及大血管是否有明显的异常。看CT片子首先需要会看正常的组织结构。"
盛俊卿│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2019/08/22收听(15106)
"看脑CT时是通过观察是否存在异常密度,判断脑部以及头颅有无器质性病变:1、观察颅骨是否完整,颅骨在脑CT上呈现为高密度影,观察颅骨有没有骨折线,有没有分离、断裂,可以帮助明确是否存在外伤导致的骨折;2、观察脑内的情况,患者脑实质在CT上呈现为等密度影,脑脊液在脑室内呈现为低密度影,偶尔有一些钙化灶分布在苍白球、松果体、大脑镰或者脉络膜丛等处,呈现为高密度影;3、如果出现了异常密度,都属于异常病灶,比如脑梗死出现在脑实质内,表现为低密度影,脑出血出现在脑实质或者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表现为高密度影,脑肿瘤则表现为混杂密度较多,部分也表现为低密度影,周围伴有大片的水肿带。"
唐黎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0/04/16收听(72672)
"间质性肺炎临床上根据间质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可能临床CT表现也略有差异。如果轻到中度的间质性肺炎,可能会出现双肺下叶的磨玻璃样、棉絮样的改变,一般呈对称性的改变,特别是周身疾病导致的间质性肺炎。对于比较严重的间质性肺炎,会出现条索样、分割状的铺路石样、蜂窝状的一些改变,这比较严重,而且听诊的时候会有吸气末Velcro杂音是非常响亮的。对于间质肺炎的原因,临床上有很多种,常见的就是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包括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感染都会导致间质性肺炎。此外,全身疾病包括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也会引起的间质性肺病,临床上中毒,比如百草枯中毒也会引起间质性肺炎。此外,对于矽肺、尘肺也会引起间质性改变。其确诊的金标准可以采取病理活检。"
罗文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8/11/22收听(8937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