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手机浏览
脾湿、湿重是全身性的症状,湿重与脾胃运化失常有关系。脾胃运化不好,脾胃运化慢,湿气停滞淤积,因此在治疗脾湿的时候,经常从脾经、胃经治疗,艾灸也是从脾经、胃经上治疗,治疗的穴位通常首选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上的穴位,可以强身前提,祛湿气。
古人经常用瘢痕灸的方法,即将足三里灸成瘢痕,认为灸成瘢痕之后,可以持续地刺激足三里穴位,从而强身健体。现阶段常采用艾灸的方法,灸10-20分钟即可,同时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水泡。出泡以后如果处理不当,没有后期维护好,可能会造成瘢痕。
分享:
"脾虚、湿气重是全身性症状,与脾胃运输功能障碍有关,在脾虚的治疗中,应该从脾经和胃经治疗。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穴位,艾灸足三里可以强身、健脾、祛湿,可以采用直接灸的方法,灸10-20分钟,同时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起泡。还有位于脾经下肢的穴位,如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等,具有祛湿功能。如果湿阻于体内时间较长,导致痰浊在体内积聚,则可以从两侧艾灸丰隆穴。丰隆穴属于胃经,艾灸丰隆穴具有良好的化痰祛湿的作用。"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1/01/06收听(67154)
可以通过艾灸来除湿气、减肥,艾灸的穴位主要如下:1、中脘穴:腹部通常脂肪堆积的部...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3/14播放(65390)
可以通过艾灸来除湿气、减肥,艾灸的穴位主要如下:
1、中脘穴:腹部通常脂肪堆积的部...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3/14播放(65390)
湿气是中医里面的基础概念,湿邪可以从外源来,也就是六淫之中的一个邪气,是外来的致病因素,就是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里头就有湿气。在人体内也有内生的湿邪,就是脾主水液的运化,水液过渡运化湿丝导致水液的内停,逐渐就形成湿邪。因此,艾灸不可能100%彻底去除湿气,因为本身在自然界中就存在,不可能从自然界中消失消退。四季的变化,湿是长夏为湿,这是正常的过度侵袭人体,所以不能够改变自然界, 只能尽可能通过饮食、起居、运动这些去改变脾气,健脾则利湿。但是也不能够用艾灸或者任何一个药物就可以彻底排出,这个想法是不现实。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4/26收听(93956)
艾灸排湿气的表现主要如下:1、体表出现较小水珠:毛孔张开后,出现比汗珠大的水珠;...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21播放(70070)
艾灸排湿气的表现主要如下:
1、体表出现较小水珠:毛孔张开后,出现比汗珠大的水珠;...
2023/05/21播放(70070)
"体内湿气重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艾灸的位置以腹部,位于背部的背俞穴,以及脾胃经穴为主,腹部是脾经和胃经循行的部位,所以艾灸腹部穴位有助于健脾利湿。大横、天枢、中脘、水道、关元都是艾灸的常用穴位,背部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上有分属于不同脏腑的背俞穴,艾灸脾俞和胃俞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运化水湿,而且艾灸操作相对来说也比较方便。在四肢部位也可以艾灸脾经和胃经的穴位,比如足三里、阴陵泉,或者还可以配三阴交穴位一起艾灸,可以达到利水渗湿的作用。"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0/10/28收听(58660)
艾灸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祛除湿气,湿气在中医上称为湿或者湿邪,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脾胃运化能...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27播放(88274)
艾灸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祛除湿气,湿气在中医上称为湿或者湿邪,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脾胃运化能...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27播放(88274)
艾灸有健脾和胃、温经通络的作用,可以强健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水液可以正常地运化、代谢、吸...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28播放(48362)
艾灸有健脾和胃、温经通络的作用,可以强健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水液可以正常地运化、代谢、吸...
2023/03/28播放(48362)
"患者可以自己排出湿气,主要通过以下几点:1、可以口服中药方剂、中成药,如参苓白术散、二妙丸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服用;2、通过刮痧、拔罐等方式进行,应用带脉刮痧的方式对人体的两侧进行刮痧,就可以很好的减肥、减肚子、祛除湿气;3、可以通过汗蒸等方式使人体的湿气从皮肤表面排出;4、可以通过饮食排出湿气,比如常用薏米熬粥进行口服,对于祛除体内湿气有很大的帮助;5、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每天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以出汗的方式带走大量的湿气。"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12/04收听(58176)
艾灸之后皮肤的外面如果出现了很小的水珠,这不是排湿,这是一个正常汗液出来的表现。由于艾灸是用温热的方法在局部进行熏灸,就必然引发皮温的升高、血液循环的加快,因此它可以有排汗这种正常的表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艾灸之后这个底下出了个水泡,这个就是艾灸没有做好,对病人造成了伤害,这个叫艾灸事故。这不是排湿的表现,而是操作不当导致对病人的一个伤害,就是灸量或者灸的距离没有控制好,没有针对这个病人进行设计,才出现的一个对病人的伤害,这是一个操作失误,而不是排湿的表现。
2020/04/25收听(55588)
"艾灸主要有温经散寒,消瘀散结,扶阳固脱,健脾利湿,最主要防病保健的作用。所以当湿气比较重时,主要表现皮肤油腻、肥胖、大便溏泻的表现,艾灸可以改善这些状态。我们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水道以及神阙、建里,天枢穴,还可配合丰隆、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另外可以加上足底的涌泉穴和背后的命门穴。"
焦乃军│河南省中医院
2019/05/15收听(48648)
湿气比较重使用艾灸治疗,可选择的穴位包括神阙穴和脾俞穴,常见分析如下:1、神阙穴... 陈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2/08播放(78400)
湿气比较重使用艾灸治疗,可选择的穴位包括神阙穴和脾俞穴,常见分析如下:
1、神阙穴...
陈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2/08播放(78400)
艾叶性温,有温经散寒、调和阴阳、疏通气血的作用。艾灸主要是通过火的温热以及艾叶的药性,从而达到... 时素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1/23播放(95626)
艾叶性温,有温经散寒、调和阴阳、疏通气血的作用。艾灸主要是通过火的温热以及艾叶的药性,从而达到...
时素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1/23播放(95626)
"艾灸疗法不仅可以祛湿,而且效果还很明显。如果身体湿气较重,每天可以艾灸10-15分钟,可以有效的祛寒、祛湿。湿气重的人往往容易出现疲劳、困倦、舌苔厚腻,还容易引起骨关节病变,如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退化性关节炎,包括内科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艾灸一般健脾祛湿、增强机体正气,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以上疾病艾灸都有效果,但艾灸后要注意身体的保暖,避免寒气进入体内。"
2021/01/06收听(48738)
"湿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湿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也就是常说的风、寒、暑、湿、燥、火这种六淫邪气致病,导致人体生病的时候,湿是外在的,还有一种湿是由于脾气不运化、水湿内停导致的病理产物的瘀滞。艾灸是利用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治疗疾病的方法,对外来的湿的效果相对来说比内湿要好。外界的湿气又分寒湿和湿热两种状态,艾灸对寒湿的治疗作用肯定要好。湿热的情况往往不适合用艾灸,因此艾灸对于外感的寒湿等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
2020/05/07收听(99976)
在腹部进行艾灸可以健脾化湿,祛除湿气。湿气是俗称,在中医中通常称为湿或湿邪,因为湿邪溃于肌表,...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12播放(65210)
在腹部进行艾灸可以健脾化湿,祛除湿气。湿气是俗称,在中医中通常称为湿或湿邪,因为湿邪溃于肌表,...
2023/07/12播放(65210)
艾灸对于化湿有很好的作用。湿气实际上并不是中医里比较常规的词,一般说湿重。如果湿重,...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12播放(85378)
艾灸对于化湿有很好的作用。湿气实际上并不是中医里比较常规的词,一般说湿重。如果湿重,...
2023/03/12播放(85378)
艾灸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特别是对于祛除体内的寒湿效果非常理想。艾灸通过加热的方式,对于穴位进行热传导、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温通经络,特别是祛除体内的湿邪有很好的疗效。艾灸祛除湿邪主要依靠对身体温煦,达到健脾胃的功效,使胃肠蠕动恢复正常,使湿邪不能在体内存留,达到祛除时期的目的。临床上的艾灸可以治疗湿邪的很多症状,像周身乏力、男性的睾丸潮湿、女性的慢性阴道炎等等,都可以通过艾灸进行对症治疗。临床上应用艾灸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特定的穴位和部位艾灸。
2019/09/10收听(46588)
湿气属于人体六淫病邪之一,其有内湿外湿之分,部分人由于脾虚造成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功能较差,出现...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8/09播放(45857)
湿气属于人体六淫病邪之一,其有内湿外湿之分,部分人由于脾虚造成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功能较差,出现...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8/09播放(45857)
湿气在人身上是六淫之邪,六淫有风、寒、暑、湿、燥、火。湿邪是六淫当中的一种。如果... 时素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5/12播放(64546)
湿气在人身上是六淫之邪,六淫有风、寒、暑、湿、燥、火。
湿邪是六淫当中的一种。如果...
2023/05/12播放(64546)
中医湿气有外湿和内湿,内湿中医叫脾虚湿盛,病人表现为疲乏、困重,舌苔比较厚腻,这种情况下用艾灸... 李辉│中日友好医院 2023/11/15播放(88262)
中医湿气有外湿和内湿,内湿中医叫脾虚湿盛,病人表现为疲乏、困重,舌苔比较厚腻,这种情况下用艾灸...
李辉│中日友好医院
2023/11/15播放(88262)
北京宣武医院 李力卓
播放次数:3.22万
播放次数:4.76万
播放次数:4.71万
播放次数:3.0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