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骨科
手机浏览
冷敷贴和热敷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两者的应用范围有所不同,使用的温度也有所不同。
1、冷敷贴膏药:主要适用于烫伤,或者急性损伤的初期,可以配合冷敷,甚至用局部的冰敷,来降低局部的温度,帮助毛细血管收缩,从而避免局部进一步出血,造成血肿进行性增大。也可以减少局部的炎症,减少局部的肿胀,通过冷敷来缓解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再进行膏药的贴敷;
2、热敷贴膏药:当疾病缓解以后,或者疾病的肿胀期、炎症急性期过了以后,就采用热敷。热敷贴主要是采用热毛巾,或者局部加热的方式,进行局部热敷,再进行贴膏药,多见于风湿骨病、腰椎慢性的劳损疼痛,用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缓解肿胀的目的。
所以两者的区别在于,冷敷是为了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肿胀,主要适用于急性损伤。而热敷主要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主要适用于损伤的慢性期,或者慢性劳损,以及损伤的恢复期。
分享:
冷敷和热敷有一定区别,冷敷实际上是相对比较低温度进行局部敷。热敷即较高温度对局部进行治疗,一般... 王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3/08/11播放(95296)
冷敷和热敷有一定区别,冷敷实际上是相对比较低温度进行局部敷。热敷即较高温度对局部进行治疗,一般...
王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3/08/11播放(95296)
"冷敷和热敷是两种不同的去除水肿的方法,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冷敷,什么时候热敷。冷敷主要是针对受伤之后24小时之内出现的水肿,可以直接用冷水浸泡毛巾,或者用毛巾包着冰块进行冷敷。冷敷可以使毛孔以及毛细血管收缩,减轻血管的渗血,减轻局部水肿。如果损伤超过24小时,可以进行热敷,可以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进行局部的热敷。可以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皮下软组织的渗液吸收,减轻水肿。"
李振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08/04收听(84636)
"热敷、冷敷的区别是使用的敷料温度是热的还是冷的,通常在急性扭伤的早期是要使用冷敷的,这样可以减少局部毛细血管的渗出以及组织液的渗出,减少红肿、疼痛的情况。在急性期过后肿胀已经形成的状态下,是需要使用热敷的,热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和组织液的吸收,能快速的减轻肿胀、疼痛的情况。所以要注意,如果是在需要让血管收缩、减少渗出、肿胀的情况下是要用冷敷的,而如果是在要加速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液吸收的情况下是要热敷的。在人发烧的时候肯定是需要使用冷敷来进行降温的,因为冷敷才能够降低人体内血液的温度,达到降低人体整体体温的效果。"
聂志扬│北京医院
2019/08/20收听(83790)
"热敷和冷敷很好区别,热敷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像通过热水袋、热宝等方式,对于人体的肌肤进行热敷外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而冷敷是用冰块、寒凉的物质敷在人体的关节处或者皮肤处。区别在于热敷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而冷敷适合降温、止痛。特别是针对于外伤的患者包括跌打损伤,前24小时可以考虑冷敷,具有镇痛的效果,以防止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影响生活质量、血压、心率等。过了24小时应该考虑热敷,可以改善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损伤组织快速恢复。"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9/20收听(48080)
冷敷与热敷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局部的作用的区别,冷敷主要是通过收缩局部的血管,从而达到有止痛的作用或者能够使出血的毛细血管令其出血静止,从而防止肿胀进一步加重。而热敷通常都是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慢性的炎症组织的吸收,从而缓解疼痛。2、作用于一些疾病的区别,如果是软组织的受伤,通常头24小时是应该用冷敷,因为冷敷可以尽量减少其肿胀进一步加重,也能够减痛皮肤的痛阈,从而能够缓解疼痛。而热敷通常是在受伤24小时之后,等肿胀完全稳定才考虑是热敷,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局部肿胀疼痛的缓解。3、如果是应用于一些炎症的疾病,冷敷与热敷也有所区别。一般在急性的炎症水肿期,例如局部出现有红肿热痛等情况,建议用冷敷。而到慢性的疼痛期,局部除了肿胀,没有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潮红等情况,热敷比较好。
罗兆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6/24收听(93686)
"冷敷是适用于患者刚受伤或急性发炎期使用的方法,如扭伤导致四肢红肿,48小时内可以进行局部冷敷从而让局部体温下降,使血管收缩从而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牙疼、发热均可以使用冷敷。热敷是主要适用于慢性炎症期间使用的方法,如关节炎、慢性胃肠道疾病均可进行热敷,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粘连,有促进有创伤口愈合的作用,月经疼痛、颈部酸痛也可以使用热敷。它们的禁忌人群也不同,腹痛、腹泻患者不可以进行冷敷,有严重心脏病或红眼病的患者要禁忌热敷。不管是冷敷还是热敷,时间均不可超过30分钟,同时需要在患处垫上毛巾,避免冻伤皮肤或者烫伤皮肤。"
牟海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10/22收听(84796)
"哺乳期是否可以贴膏药,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判断这种膏药里面具有哪些成分,如果有的成分是孕妇或者是哺乳期妇女禁用或者忌用的,尽量不要贴这些膏药。但是有的膏药是可以外贴的,特别是对于局部跌打损伤的药物,一般没有特别重的对人体危害的物质,所以在短时间内局部是可以外贴的。但是有的药膏特别是腐蚀性的,或者是对人体危害比较大的膏药是不可以贴的。另外对于像贴膏也是需要看成分的,比如肤疾宁贴膏,主要含有新霉素和糖皮质激素,如果短期局部使用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长期或者是大面积的使用。"
许光仓│镇江市中医院
2018/10/25收听(26580)
贴膏药之后,皮肤出现瘙痒的症状,可能是因为得了接触性皮炎。膏药当中含有治疗以及促进渗透的成分,... 黄青│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9/26播放(85234)
贴膏药之后,皮肤出现瘙痒的症状,可能是因为得了接触性皮炎。膏药当中含有治疗以及促进渗透的成分,...
黄青│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9/26播放(85234)
"活血化瘀可以使用以下几种贴膏药,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有云南白药膏、消痛贴膏、筋骨贴、止痛膏等等。此类药膏主要都是采用药性温热的药物相配合而成,用于患者出现软组织的挫伤而导致的红肿、疼痛,可以直接涂抹于患处,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配合口服活血化瘀类药物,效果比较明显。如果患者是属于骨性关节炎、滑膜炎,以及陈旧性局部外伤导致,还可以使用东方活血膏、狗皮膏、活血止痛膏,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活血化瘀功效。但是有的人皮肤会对药膏过敏,需要立即停止用药。所以活血化瘀之类的药膏比较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徐东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1/01/20收听(57608)
"经常贴膏药的坏处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刺激皮肤。容易产生过敏,膏药贴的时间过长,药物被吸收之后,皮肤总是受到药物刺激,导致皮肤出现红肿,或者皮疹,严重的会出现大面积的过敏,甚至出现喉头水肿等。所以,贴膏药不是适合所有人,特别是皮肤细嫩的女性和儿童,更容易出现过敏的现象。第二点,产生耐药性。膏药本身是通过局部的皮肤渗透达到治病的目的,对于局部皮肤所产生的药物很容易产生耐药,无法真正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所以在用药一段时间之后,大约连续用三天之后,会出现再用不好使的现象。第三点,经常贴膏药的坏处在于对疾病有一定的掩盖作用,很多疾病表现出来的是症状,如果不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只治标不治本,病情会被掩盖,包括疼痛会止住,而无法真实的反应身体的疾病状况,对于人体有一定危害。"
2019/06/16收听(24952)
"一般在进行局部膏药贴敷或者其它的外用药物贴敷治疗的时候,最好不要饮酒,主要是由于饮酒之后,酒精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有可能会使局部的药物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出现局部发痒、发红、疼痛、感染,甚至是出现明显的肿胀。有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加重,尤其是一些关节炎症的患者,在局部外用药物之后,少量的饮酒就会导致关节疾病所产生的临床症状明显加重。有一些皮肤、血管相对较脆弱的人,一旦在膏药贴敷之后,饮酒就会导致局部皮下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出血,出血面积有可能会很大,导致局部皮下出现明显的淤青,引发不适的症状。"
刘乃豪│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08/14收听(92822)
膏药是特殊的外用剂型,是将药物黏着到敷料表面,贴于病损部位,达到治疗作用。经常贴膏药,局部长期...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3/07/22播放(89606)
膏药是特殊的外用剂型,是将药物黏着到敷料表面,贴于病损部位,达到治疗作用。经常贴膏药,局部长期...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3/07/22播放(89606)
髋关节贴膏药,贴的位置选择主要是两方面:一、选取髋关节周围重要的穴位比如环跳穴,环跳穴位于髋关节外后侧的明显凹陷部位,用手按压时有明显的酸胀感。还有髀关穴,髀关穴位于髋关节的前外侧也是明显的凹陷处,有明显的酸胀感。还有承扶穴,承扶穴位于臀部与大腿连接的位置横纹的中点,这三个穴位进行贴膏药能够有效的增加膏药的治疗作用,起到很好的舒经活络、减轻局部疼痛以及活动不利症状的作用。二、选择髋关节周围明显的痛点部位也叫做阿是穴,进行膏药的贴敷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在贴膏药的时候,刚开始贴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皮肤的过敏,如果有要立即揭除膏药。如果没有过敏可以贴十二个小时左右再把膏药揭除,大约八个小时以后再重新贴膏药。
刘继健│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8/27收听(53972)
癌症不能贴膏药主要是由于很多膏药都具有活血的功能,如果将膏药贴在癌症病灶部位,可能会加重癌症细... 邓立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12/01播放(38791)
癌症不能贴膏药主要是由于很多膏药都具有活血的功能,如果将膏药贴在癌症病灶部位,可能会加重癌症细...
邓立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12/01播放(38791)
临床上呢有这么一部分人贴膏药处的皮肤是发痒的,可考虑对膏药的这个成分以及膏药的这个药布贴是过敏的。如果症状比较轻微,皮肤没有明显的发红起疹子,可能摘掉该膏药之后,这个症状就能够逐渐的自行缓解。但如果在贴膏药部分的皮肤已经出现了界限清楚的红斑,甚至在红斑之上出现小疙瘩、小水泡,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接触性皮炎。如果症状比较明显,需要口服用到抗组胺药,也就是所谓的脱敏止痒药,同时在外用一些激素类的软膏,用于缓解接触性皮炎所导致的瘙痒以及其它的不适的症状。所以,如果出现贴膏药处皮肤瘙痒,应该及时的把膏药摘掉,同时根据症状进行脱敏止痒治疗。
刘丽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
2020/07/27收听(82190)
硫酸镁的冷敷和热敷其实区别并不大。因为硫酸镁湿敷的情况都是对局部创面消炎、消肿的作用。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于使用硫酸镁进行冷敷,这时则可以在受伤2天之内进行间断性的冷敷,因为冷敷可以对局部进行收缩血管,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管的出血量,从而可以起到快速消肿的作用。硫酸镁的热敷可以对深部组织进行活血,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可以达到快速消肿的作用。但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受伤局部进行消炎、消肿的作用,所以只是建议患者在受伤2天之内使用硫酸镁来进行冷敷,2天之后再建议患者使用硫酸镁来进行热敷。因为硫酸镁冷敷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而硫酸镁热敷可以起到活血的作用,这就是硫酸镁的热敷和冷敷的主要区别。
汪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8/15收听(79178)
眼睛的冷敷和热敷都是物理治疗的一种方式,与在其它部位进行的冷、热敷相同,都是利用了温度的差异,给血管带来直径的改变,这样一种原理。对于眼睛的冷敷和热敷,主要是冷敷能够起到收缩血管的作用,而热敷的高温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基于这个原理,会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一般来说,冷敷会用于一些外伤等其它原因引起的局部出血,通过冷敷使得血管快速的收缩,减少血流量,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少出血量,防止皮下血肿的形成;而热敷往往适用于炎症反应引起的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或者是用于淤血加速吸收的作用。若外伤引起了皮下血管的出血,在受伤的初期,往往需要冷敷使这些出血的血管血流量减少,血管直径变细,能够使得出血快速的停止,减少出血量。在受伤的后期,则需要进行热敷,促进局部的皮下淤血通过增加的血流量来快速吸收,达到加速出血和淤血吸收的作用。
李宝海│解放军305医院
2019/07/29收听(78868)
发热后冷敷与热敷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但冷敷与热敷确实有区别。冷敷常用于高热无法忍受,可以使用冷敷的方法,将冷毛巾敷于头部、手腕、腋窝、腘窝等处,直至发热症状消退。热敷一般用于低热的患者,用温热毛巾反复擦拭四肢、手脚心及身体各处,这样可使身体散热,使发热症状消退。如果冷敷与热敷无法达到退热效果,对症使用退热药物治疗,比如常用的安瑞克。在发热时应尽可能多的补充水分,充足体液。
李强│黑龙江省中医院
2019/05/07收听(50478)
发热是机体自我保护应急反应,但是发烧太高,机体非常难受,比如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甚至抽搐... 徐蒙│中日友好医院 2023/07/28播放(52636)
发热是机体自我保护应急反应,但是发烧太高,机体非常难受,比如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甚至抽搐...
徐蒙│中日友好医院
2023/07/28播放(52636)
"发热的时候用冷敷和热敷是在发热的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的降温方法,因为孩子的发热是分为三个时期,就是体温上升期、体温持续发热期和体温下降期,这三个时期使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因为机体的状态不同会有所不同。体温上升期不建议用冷敷,这时候建议用热敷,因为孩子这时候末梢血液循环不好,孩子自觉寒战、发冷、手脚冰凉,但是同时体温由于是快速上升的过程,所以建议用热敷,可以用热毛巾擦拭身体,改善孩子末梢循环不好的状态,同时也有降温的作用,避免孩子体温快速上升造成热性惊厥。持续发热期时孩子的体温相对比较恒定,外界环境温度如果比较高的情况下,会出现燥热的情况,可以用冰敷,这时用冰敷孩子头部或者凉的毛巾擦拭身体,对孩子的发热状态都会有缓解的作用。体温下降期时体温开始下降,同时体温并没有恢复到正常,这时开始出汗,身上出汗的时候一般建议用热敷,也就是用热的毛巾擦拭身体,可以将汗液擦拭掉,同时也可以让孩子继续降温,不同时期选择冷敷和热敷是不同的。"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0/07/27收听(2708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