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肌损害

2023-04-18 11:3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心肌损害是指心肌细胞在缺血、缺氧、酸中毒、感染、毒素、创伤等各种因素作用下发生损害,引发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在临床上,以肌钙蛋白超过正常值水平为确诊标准。

心肌损害可见于各种心脏疾病及非心脏疾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缺血,尤其是心肌梗死最为常见。临床在肌钙蛋白升高基础上伴随缺血相关证据,如胸痛、心电图ST-T异常,以及冠脉造影等影像学提示冠动脉狭窄、闭塞,即可诊断为心肌梗死。

除冠心病外,各种缺血、缺氧导致的相关疾病,亦可造成心肌损害,如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均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心肌损害。

此外相关病毒、细菌感染,以及毒素释放,亦可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损伤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升高,可引发心肌损害。

分享:

5

相关推荐

02:50

新生儿心肌损害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心肌损害,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王天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3/04/06播放(4877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