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手机浏览
白血病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的时间与化疗后的时间密切相关,白血病骨髓抑制是在接受化疗治疗第7-14天,由于化疗药物联合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患者出现骨髓生长的受抑。外周血上可以通过看白细胞减少、减少和血色素降低,依据此判断患者是否进入了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每个患者应用的化疗药物剂量和种类不同,时间没有固定值,大概范围是在用药后的10-14天。
骨髓抑制期患者免疫低下,需预防感染。如果粒细胞减少,会有细菌和病毒感染,导致上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的症状、泌尿系统感染,严重的感染会导致败血症。骨髓抑制后出现贫血,患者出现乏力、心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贫血后,会加重合并症症状。如果出现心肌缺血,要及时输注红细胞。血小板减少也是化疗以后骨髓抑制的明显表现,患者会出现因为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子出血和皮肤出血,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颅内出血。骨髓抑制最先出现的是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红细胞降低较慢。
分享:
骨髓抑制期是指化疗周期中,化疗药物用完以后,血细胞开始减少到血细胞计数完全恢复的这段时期。骨髓抑制期是化疗药物对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抑制导致的,也是化疗后相对危险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由于患者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的数量减少,甚至减少到极低的程度,患者可出现超过39℃的高热、胸闷、气促、心慌等贫血的症状,或者出现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严重者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贫血性心脏衰竭、胃肠道或脑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这段时期内医生需要采用抗感染、输血、促进造血等支持对症治疗,预防或治疗相应的并发症。骨髓抑制期的长短,根据患者的病情化疗方案的选择等不同而不同,为1-2周不等。
何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
2019/09/23收听(38948)
"骨髓抑制期是指恶性肿瘤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以后,由于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细胞会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就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在一定时间内受到抑制,导致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期一般都为暂时性,化疗药物充分代谢完以后,骨髓造血功能就会逐渐恢复。不同疾病所选择的化疗药物不同,骨髓抑制期也不同。比如淋巴瘤的化疗骨髓抑制期通常在化疗3-5天后出现,大部分患者在一周左右造血功能就会逐渐恢复,如果是急性白血病,通常在化疗后一周左右骨髓抑制进入到最严重的程度,通常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骨髓抑制期才能够度过。"
张晓乐│聊城市人民医院
2021/06/16收听(34044)
"在化疗之后经常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叫做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化疗之后最常见的反应,它的时间长短不一,主要取决于所患的疾病类型,以及所接受的化疗方案的强度。如果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的是强的诱导化疗,通常骨髓抑制期会维持14-21天才可以逐步的恢复。而对于淋巴瘤的患者接受化疗之后,有些患者根本不会出现骨髓抑制,如果出现也大多数在3-5天之内就会出现明显恢复。因此,主要是看得的疾病类型以及所接受的化疗方案。骨髓抑制期最常见的反应就是会出现发烧,一旦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发热,这是属于非常危险的一个状况,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诊治。"
王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0/11/25收听(58838)
骨髓抑制期一般是7-10天,骨髓抑制期是指接受了化疗以及细胞药物治疗以后,由于药物的作用对骨髓... 赵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4/17播放(26393)
骨髓抑制期一般是7-10天,骨髓抑制期是指接受了化疗以及细胞药物治疗以后,由于药物的作用对骨髓...
赵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4/17播放(26393)
骨髓抑制即骨髓抑制期,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化疗后的阶段,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低、... 蒋铁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23/06/09播放(29504)
骨髓抑制即骨髓抑制期,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化疗后的阶段,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低、...
蒋铁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23/06/09播放(29504)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疗效不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最大程度改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 王宏胜│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2023/01/19播放(82228)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疗效不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最大程度改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
王宏胜│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2023/01/19播放(82228)
临床上,多数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为1-2周,部分患者可能更长,与患者年龄、化疗周期、化疗药物... 吴显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7/18播放(89158)
临床上,多数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为1-2周,部分患者可能更长,与患者年龄、化疗周期、化疗药物...
吴显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7/18播放(89158)
"骨髓抑制是化疗后常见的副作用,表现为血常规中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任意一项或几项的下降。对于常规化疗而言,骨髓抑制会出现在,首次用药后的7-10天左右的时间,并在10-14天左右降至骨髓抑制的最低点,随后会逐步恢复。对于接受多疗程化疗的患者,很多患者会随着化疗周期数的增多,出现骨髓抑制程度加深,恢复延迟的现象此外。如果在骨髓抑制期并发了感染等情况,也会造成骨髓抑制恢复延迟。为了尽快促进骨髓恢复,保证化疗周期的按时进行,并减少因骨髓抑制所导致的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对于化疗期间出现的骨髓抑制,应给予积极处理。骨髓抑制较轻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促造血药物。如果骨髓抑制明显,则应该给予皮下注射促造血药物应用,甚至配合血制品的输注。对于接受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骨髓抑制的时间更长。"
李博│北京天坛医院
2018/08/09收听(27374)
骨髓抑制期是指化疗以后,一般停药1周左右,出现的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此时就是骨髓进入抑制... 赵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5/29播放(39697)
骨髓抑制期是指化疗以后,一般停药1周左右,出现的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此时就是骨髓进入抑制...
2023/05/29播放(39697)
根据不同的化疗方案和化疗药物,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时间长短不一样。短的一般为3-5天,长的一般为1... 秦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5/21播放(82336)
根据不同的化疗方案和化疗药物,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时间长短不一样。短的一般为3-5天,长的一般为1...
秦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5/21播放(82336)
"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大概需要两周才能恢复。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变,在骨髓内无限的增生,逐步取代正常的造血功能,使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均无法正常产生和发挥作用。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伤及正常骨髓的造血,所以在应用化疗后的7-14天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会非常低,这一段时间为骨髓抑制期,在这期间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发热:因为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引起机体感染的风险非常大,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建议患者入住层流洁净病房,加强环境保护,交待患者避免受凉,避免进食生冷、不干净的食物,最大程度的避免感染。如果有发热的情况,需加强抗感染治疗。2、贫血:突出的表现为乏力,这段时期要间断检查血常规,如果乏力症状严重,需输注红细胞进行支持治疗。3、出血:如果血小板降得非常低,就会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如皮肤瘀点、紫癜、瘀斑,以及鼻腔、牙龈、口腔的出血,严重时可能出现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需告知患者避免磕碰、坠床,并输注红血小板,以减轻出血的风险。"
黄磊│洛阳市中心医院
2021/08/06收听(60958)
骨髓白血病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十分明确,目前考虑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如果在家族中有患白血病的亲属,那么直系亲属中患白血病的几率要比正常人增加。2、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也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病。3、某些化学毒物,比如苯、苯的衍生物、甲醛,还有一些化学药物,如烷化剂、乙双吗啉也会引起白血病的发病。4、某些病毒感染有可能会引起白血病。5、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会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陈亮│内蒙古包钢医院
2020/04/20收听(78676)
"放疗后骨髓抑制指放疗以后血液中的一些细胞活性下降,包括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都可能会因为放疗的原因被杀死,从而在血中会减少。因为粒细胞在生命中平均生存期间最短,故最先出现骨髓抑制往往是白细胞先下降,之后是血小板,再就是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贫血等情况。放疗后出现骨髓抑制,医生会检查患者血中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含量,判断骨髓抑制的分级。骨髓抑制一般从0-Ⅳ级,Ⅳ级最为严重,发生相应的骨髓抑制后,医生会根据骨髓抑制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包括使用升白药物、升血小板药物,或者给予增加红细胞药物等改善骨髓抑制程度,能够保证后续治疗的继续进行。同时患者要积极进行相关检查,也要避免发生感染,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帮助其在放疗出现骨髓抑制后,能够尽快度过骨髓抑制期,保证后续治疗继续进行。"
江茜│合肥市滨湖医院
2021/07/28收听(34376)
化疗骨髓抑制是指的是化疗药物进到体内之后,可能抑制骨髓产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导致红细胞、... 徐英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01播放(41851)
化疗骨髓抑制是指的是化疗药物进到体内之后,可能抑制骨髓产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导致红细胞、...
徐英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01播放(41851)
"化疗骨髓抑制是指化疗以后骨髓增生减低的情况,如果做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看到有核细胞著减少,表现在外周血上就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严重时可以出现粒细胞缺乏,也就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小于500\/mL的情况,这个时候最容易继发感染。而血小板减少,特别是血小板小于20000\/mL的时候容易继发出血,所以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对骨髓的全面抑制。但是化疗是必须要做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白血病、淋巴瘤,可以通过化疗治愈的疾病,必须通过化疗才能够达到临床疗效。"
任斗│湖南省脑科医院
2019/12/15收听(57618)
虽然放疗与化疗属于不同的治疗策略,但能达到抗肿瘤,同时对机体会产生一定副作用的抗肿瘤方式,放疗... 徐英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15播放(28786)
虽然放疗与化疗属于不同的治疗策略,但能达到抗肿瘤,同时对机体会产生一定副作用的抗肿瘤方式,放疗...
2023/05/15播放(28786)
目前虽然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免疫治疗、靶向化疗、放疗等,但是化疗仍然是作为... 徐英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23/12/26播放(35715)
目前虽然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免疫治疗、靶向化疗、放疗等,但是化疗仍然是作为...
2023/12/26播放(35715)
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在内的多种血细胞,其发育成熟都是在骨髓内完成的。而这些细胞对化疗药物是非常敏感的,经常在化疗之后出现细胞成分的损伤,从而表现为外周血象当中,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成分或多种成分的减少。对于这种临床情况,我们称之为骨髓抑制。如果在这个时期进行骨髓穿刺,可以看到骨髓增生的减低,同时外周血象也可以看到各种血细胞成分的减少。此时患者由于不同血细胞成分的减少,会伴有相应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会导致患者感染的风险增高,贫血会导致患者对活动的耐力下降,而血小板的减少使患者出血的倾向增加,因此在这一时期医生需要密切监测外周血象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指标给予相应的处理,使患者能够平稳度过骨髓抑制期,为下一周期的治疗做好准备。
2018/04/13收听(54204)
化疗后骨髓抑制,主要是因化疗药是一类细胞毒性药物,这类细胞毒性的药物,经过静脉或者经过口服给药... 徐英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23/04/29播放(56074)
化疗后骨髓抑制,主要是因化疗药是一类细胞毒性药物,这类细胞毒性的药物,经过静脉或者经过口服给药...
2023/04/29播放(56074)
骨髓抑制通常指的是外界因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停滞,通常见到的就是骨髓自身的问题,比如再生障碍性贫... 冷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4/11播放(38376)
骨髓抑制通常指的是外界因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停滞,通常见到的就是骨髓自身的问题,比如再生障碍性贫...
冷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4/11播放(38376)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谢晓玲
播放次数:8.64万
山西大医院 王涛
播放次数:3.76万
北京宣武医院 惠吴函
播放次数:4.8万
烟台毓璜顶医院 马俊杰
播放次数:3.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