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内科
手机浏览
肠胃炎是消化科门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夏季和秋季此类病人比较多。如果患者出现了腹痛、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通常临床上就会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如果发生上述急性肠胃炎症状的同时,伴有发热,通常考虑病因当中有感染性因素参与,出现反复低热最可能的原因是病毒感染。
由于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病程可能相对于细菌感染比较长,一般患者存在相应的症状可能达到5天,甚至1周。如果进行对症的处理,比如腹泻严重时吃一些肠道益生菌、蒙脱石散,然后通过调整饮食,通常疾病就会自限,在5-7天后就会得到相应缓解。
如果出现腹泻、腹痛的症状,同时伴有低热,通过上述饮食控制以及对症治疗,并没有达到完全缓解的效果时,还是建议患者进一步到医院检查,来除外细菌感染或者其它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出现低热的症状,但低热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所特有的症状,其他疾病也可以出现低热的症状。所以,不能以低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患者常以低热为主,重症患者虽然以高热为主,但有个别病例也只出现中低热或轻度的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除了发热的症状以外,典型的症状还有乏力、干咳,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味觉功能下降或者丧失,少数患者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还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腹泻及其他消化系统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等。"
王雅晶│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21/06/27收听(65864)
"宝宝如果出现反复低热,一般是由于身体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导致的,因此要及时针对这些病原体进行抗菌、消炎、抗病毒治疗,才能使低热的症状彻底缓解。当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人体以后,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和这些病菌做斗争,会产生自我的防护措施,从而就会促使身体的体温偏高。人体之所以会发热,其实是给人类大脑发出的一种警示,这表示人体正在遭受细菌的侵袭,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此外,当宝宝经常的暴饮暴食,经常吃难以消化的食物,让食物堆积在肠道之内,持续发酵,不能排泄,也很可能会导致身体反复低热,这是积食的症状。"
王晓静│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0/12/24收听(39186)
"肺炎会出现反复低热的症状,临床上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以及支原体感染都会出现反复低热,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炎症反应也不尽相同,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以及胸痛、咳血等表现。对于反复出现的低热,应该尽早进行对症治疗,比如通过输液治疗替代口服治疗,比如升级抗生素,根据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其对于病情的好转治疗,低热纠正都有帮助。在中医中药方向可以通过沙参麦冬汤以及百合、西洋参等进行补益,其对于纠正低热也有好处。"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0/02/25收听(32334)
低热是常见症状,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低热,例如结核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疾病... 魏建华│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 2023/12/13播放(76716)
低热是常见症状,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低热,例如结核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疾病...
魏建华│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
2023/12/13播放(76716)
"小孩反复低热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上述疾病除了低热外,局部感染灶会有明显的炎症表现,可以伴有咳嗽、咽喉肿痛,检查扁桃体慢性充血、肿大,耳朵疼痛,怕触碰甚至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慢性鼻炎、鼻窦炎还会伴有鼻塞、头痛、黄鼻涕等,慢性泌尿系统的感染会有尿急、尿痛、脓尿。肝胆系统感染会有肝脾肿大、触痛甚至有肝脓肿形成,慢性骨髓炎除了低热外还可以有肢体疼痛、活动受限,X线可以协助诊断。严重的细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化验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结核菌感染是低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可有肺内结核、肺外结核、脊柱结核等。在某些疾病流行地区还需要考虑伤寒、副伤寒、布鲁氏菌病、疟疾、血吸虫病、肺吸虫病、钩端螺旋体感染等,当然少见病有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脂膜炎等也常有反复的低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小孩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可以引起药物热,停药后不久体温就会降到正常。"
岳亿玲│淮北市人民医院
2020/01/14收听(31304)
" 十个多月的宝宝反复低热,要看低热持续的时间,如果低热持续的时间超过两周以上,根据宝宝的伴随症状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看是否有特殊的感染,如结核或风湿热等。 如果低热的状况只是短期,而宝宝临床没有任何异常的症状,有可能是因为衣物穿多了,水喝得少,环境温度过高所引起的,可以进行衣物的增减,多喝水以及使室内通风等情况使温度降至正常,看是否还会反复。 再有一种是因为一些疾病的恢复期,由于宝宝免疫功能比较差,会持续低热的状况,除了在恢复期给予巩固用药之外,可配合口服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转移因子或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力上升之后低热的状况也就自然可以好转。"
全香美│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2019/12/18收听(59954)
孩子低热反复发作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1、感染性因素:一般比...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8/07播放(39378)
孩子低热反复发作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
1、感染性因素:一般比...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8/07播放(39378)
"患者肠胃炎反复发作,可以应用部分药物来对症缓解,也要注意饮食习惯,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患者可以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也可以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匹维溴铵片、复方黄连素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或者复方地芬诺酯片等相关药物。对于出现肠胃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要完善一下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等相关检查。如果反复发作,也可以结合肠镜、腹部CT等相关检查,排除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或者其它肠道病变。2、饮食习惯:患者注意一定要饮食清淡,要吃温热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凉的食物,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暖。"
张强│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2021/05/30收听(73280)
有许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比如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的情况。长期的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身体任何问题出现的时候,都可以引起持续的低烧,低烧的原因可以通过平时的血、尿、大便等常规检查可以查出来;还有的情况是这些检查都正常,需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如果是不明原因的低烧,不能乱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的病人服用退烧药物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滥用退烧药会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所以体温在38℃以上的时候,才考虑应用退烧药物。持续性的低热,如果一直查不到原因,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检。同时需要排除恶性肿瘤早期,或者是感染早期的症状,这些症状也会引起低烧的情况。
张艳凯│开封市中心医院
2018/05/09收听(90310)
"正常成年人体温是36-37℃,临床上把体温达到或超过37.3℃称为发热,根据发热的程度又分为低热、中热、高热和超高热,低热是指体温在37.3-38℃。中热是指体温在38.1-39℃,高热时体温在39.1-40℃,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发热时体温随时间在变化,所以发热的病人每天最好测四次体温,记录成体温曲线。在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从体温的趋势上判断发热的原因。"
王西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8/18收听(34582)
"低热的范围,在临床是指腋下体温在37.1-38℃之间。引起低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感染性原因,像肺结核、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以及慢性盆腔炎,都会引起长期低热的表现。非感染性的原因,像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有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液病、恶性肿瘤、药物热也都会出现低热的症状。在低热的治疗上建议不需要服用非甾体类的解热镇痛药,只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如果有低热导致不舒服的症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措施来缓解症状,最重要的是对低热的原因进行积极治疗。"
邱铭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六医院
2019/10/24收听(76350)
"肠胃炎反复发作一般和饮食习惯,比如腹部受凉,或者吃了太多生冷、寒凉、刺激性的食物,还有因为豆制品、奶制品摄入过多,也有些患者是因为脾胃虚寒等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相关的情况。这些都可以造成反复发作,但是也不排除肠胃炎的患者没有及时、早期干预,也没有进行正规的检查、治疗和饮食、生活习惯方面的调整,而造成病情迁延不愈。有类似情况的患者一定要到消化内科或者急诊科进行正规的检查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的向前发展。可以结合电解质、血常规、大便等相关的检查,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等对症治疗。"
2021/06/03收听(51980)
儿童测量体温只是低烧,先观察状态,如果精神状态较好,没有不舒服,可以不吃退烧药,观察监测体温,... 罗淑娟│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3/05/23播放(60632)
儿童测量体温只是低烧,先观察状态,如果精神状态较好,没有不舒服,可以不吃退烧药,观察监测体温,...
罗淑娟│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3/05/23播放(60632)
"低热是指体温波动在36.4-37℃之间,临床上可分为生理性低热和病理性低热两种情况。生理性低热多见于成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饱食或者运动后出现,去除诱因后病人的体温会恢复正常。病理性低热多见于细菌、病毒感染,严重的大手术,术后严重的创伤或者输血反应后,此外慢性血液系统疾病或者恶性肿瘤系统疾病的晚期也可以出现低热。因此低热临床上分为生理性低热和病理性低热两种情况,要仔细的鉴别并加以区分,然后对症治疗。"
赵海潇│大庆龙南医院
2019/12/02收听(74596)
"引起低热的原因很多,有感染的原因、非感染性因素、功能性原因,具体如下:1、感染性原因:最常见的就是由于一些感染的原因导致,例如有结核病的患者,还有一些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都有可能会出现长期低热的情况。2、非感染性因素:要考虑一些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低热,最常见的就是由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者红斑狼疮,都有可能会导致出现低热的情况。此外,血液系统疾病以及一些恶性肿瘤,也有可能会引起非感染性低热。3、功能性低热:除了这些病理性因素导致的低热之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是一种功能性低热,例如有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由于夏季气温太高所引起的功能性低热。"
聂志扬│北京医院
2021/05/25收听(83682)
"低热是指机体腋下体温在37.3-38℃之间,临床上规定的发热是指人体腋下体温超过37.3℃,按发热体温的高低将发热分为四个级别,即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等度热,39.1-41℃是高热,41℃以上是超高热。发热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感染性发热最为多见。机体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无需应用药物缓解症状,只需要适当行物理方法降温即可,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洗热水澡、敷冰袋等。当机体发热体温超过38.5℃时,单纯物理方法很难有效缓解发热症状,必须及时应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与此同时也要积极查找发热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10/20收听(44386)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低热只是一个症状,如果宝宝总是低热,就要及时寻找低热的原因,因为引起低热的常见原因,主要是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宝宝低热比较常见,另外还有其他少见的因素,就非感染因素造成的宝宝低热,感染因素造成的低热,主要是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霉菌、寄生虫这些微生物感染可以造成宝宝总是低热。另外其他非感染因素造成的,比较说是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还有结缔组织疾病,比如风湿热,还有其他恶性肿瘤也可以造成宝宝总是低热,所以宝宝如果总是低热,要及时查明孩子低热的原因。另外,注意观察宝宝低热的时候,有没有出现咳嗽、咳痰、咳血,有没有出现皮疹,另外注意观察宝宝低烧的时候有没有出现大小便的异常,还要观察宝宝低烧的时候有没有出现四肢关节的红肿。总之,宝宝出现低热,我们要及时去医院查明病因,采取对因治疗。"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26收听(11910)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发烧感觉,多数患者测量后实际体温并不高,多由于交感神经亢奋导致。有时体温... 国红│北京医院 2023/03/27播放(63582)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发烧感觉,多数患者测量后实际体温并不高,多由于交感神经亢奋导致。有时体温...
国红│北京医院
2023/03/27播放(63582)
"低热的症状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的;一种是非感染性的。低热指体温小于38度、大于37度,感染的症状可以体现为低热、咳嗽、乏力、周身出汗,甚至寒战等;非感染性的低热体现为原发病的相关症状,比如有风湿性的关节炎,会出现关节的疼痛,伴有低热;作为功能性的,也会出现手脚出汗、震颤、失眠、乏力、精神抑郁等。低热的治疗应该首先明确原发病,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发热本身原因特别多,应该仔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排查。"
2019/01/20收听(80408)
"低热的体温值范围一般在37.4-38℃之间,低热的症状比较轻,没有高热的症状明显。低热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的反应。如咳嗽、咳痰,还有肢体酸痛、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或者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如果是肺炎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低热症状,可能还会出现肢体酸痛、软弱无力、嗜睡、精神不振等症状。"
袁庆玲│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2018/06/23收听(8603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