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神经内科
手机浏览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预防脑梗死非常重要,称为脑梗死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日常生活方式改善,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建议氯化钠摄入量<6克/天,油脂摄入量<25克/天,同时建议进行有氧运动时间为1小时/天。
如果肢体活动不灵活,可以改为3-5次/周,30分钟/次。减轻体重使体重指数<24,腰臀比例<0.9,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同时戒烟、戒酒,建议控制基础疾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左右,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且血脂处于正常状态。
患者还要保持乐观心态、保证睡眠,如果存在基础疾病,建议每6个月进行1次体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治疗,使患者达到最佳状态。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肢体活动不灵活或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清楚、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及治疗。
分享:
"脑梗确实是重在预防,一旦发生脑梗,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长期慢性的康复,所以脑梗最重要的就是预防。怎么预防呢?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常说的预防“三高”,就是预防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有高血压,就把血压降下来;有高血糖,把血糖控制好;血脂高,就把血脂稳定好。同时,有一些少见的,比如心脏有问题,心房纤颤,要把心房纤颤控制好等等,有这些脑梗的危险因素,就积极地去控制。同时,还要做到一些基本的,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加强运动,管住嘴、迈开腿,同时戒烟酒,要健康的饮食,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做到这些,实际上大部分脑梗都是可以预防的。"
姜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18/02/28收听(12474)
"脑梗在医学上叫做脑梗死,那么怎样预防脑梗死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要吸烟喝酒。如果有这些不良的习惯最好戒掉,因为吸烟对造成动脉硬化是非常一个重要的因素。饮酒容易造成高血压的持续的增加,所以这两个不良的习惯一定要戒掉。第二个方面,就是从饮食方面,需要预防,就是不要吃油腻性的食物,尤其是不要吃动物的内脏,比如猪肝以及猪心、羊脑等等这些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第三个方面,需要从运动方式上来进行预防,进行散步游泳这次比较好的运动方式,一般每天保持半个小时左右的运动量。第四个需要经常到去医院进行身体的查体,看看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基础病来进行预防。"
孙广斌│阳谷县人民医院
2018/04/27收听(13188)
"预防脑梗,主要针对的人群是中老年人,尤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重视。应该长期服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或者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都是可以的。还要保持平稳的血压,将血压维持到120\/80mmHg左右,这样的水平是比较理想的。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该保持血糖平稳,尤其餐前血糖、餐后血糖,包括夜间、凌晨的血糖,避免低血糖,这对于防止动脉硬化的进展,会是有利的。动脉硬化减轻后,或者进展慢,在一定程度上,脑梗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
朱凤磊│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2019/08/01收听(80968)
脑梗的预防首先要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先要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要戒烟、戒酒、运动、减肥,避免熬夜,低盐、低脂饮食。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也应该进行相应的预防。还有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都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患者已经得了脑梗,预防复发,就属于二级预防的范畴,就要长期的服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同时服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主要选用他汀。此外,还要控制好血压,应该定期的到医院进行生化检查和颅内、颅外血管情况的筛查,包括脑血流图、颈部血管彩超等,并要按时的服药。
孙庆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0/03/24收听(41116)
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常见于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心源性原因,针对不同病因,脑梗的预防方法不同,... 冯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1/17播放(58654)
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常见于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心源性原因,针对不同病因,脑梗的预防方法不同,...
冯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1/17播放(58654)
"脑梗的预防主要在危险因素的控制。危险因素控制,就有赖于经常要给自己的身体做自检。现在有很多医院都有脑梗塞专门的筛查门诊,去帮助大家梳理自己跟脑梗有关的危险因素。很多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还有适当的给予药物,都可以控制住。控制住了这些危险因素, 梗塞发病率就降低了,就不容易得脑梗了。"
王锦涛│郸城县中心医院
2018/06/04收听(75918)
"预防脑梗需要做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药物治疗等,具体如下:一、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油腻的食物。此外,晚餐不宜吃得过饱,要积极的进行户外运动,控制好体重,同时要保证良好的睡眠以及良好的心态。二、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对于容易发生脑梗的高危人群,定期的体检十分重要,患者可以通过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提前发现容易导致脑梗的高危因素,从而提前给予干预。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应当坚持服用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的药物,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脑梗的发生。"
刘仕翔│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05/31收听(64708)
"脑出血和脑梗死都属于脑血管病,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其中一级预防针对的是还没有脑血管病发病的病人,但是有发病的倾向,患者需要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对所有可以调控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需要用药,将上述疾病的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抽烟饮酒史的患者,要戒烟、戒酒,有房颤的患者要对其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决定是否使用抗栓或者抗凝治疗。此外还要注意运动和锻炼,并且每日的饮食种类要多样化,使营养合理化,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优质蛋白以及低盐、低脂食品。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有过脑血管病的患者,通常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没有禁忌证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心源性脑梗塞的患者主要使用抗凝药物比如华法林。如果有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积极寻找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并进行处理,其他对可调控危险因素的干预和一级预防相同。"
唐黎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0/01/04收听(42566)
预防二次脑梗死分为以下几方面:1、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戒酒、适当体育锻炼、避免过度... 李风銮│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023/12/07播放(68742)
预防二次脑梗死分为以下几方面:
1、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戒酒、适当体育锻炼、避免过度...
李风銮│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023/12/07播放(68742)
"脑梗死属于高复发率的疾病,得过一次脑梗,预防二次复发显得更加重要。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患者的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房颤等疾病,都会诱发患者的脑梗死再发生,积极的控制这些疾病就能降低脑动脉硬化的程度,可以有效的预防脑梗发作。第二方面,启动药物进行干预,常用的是拜阿司匹林或波利维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脑梗的再发生,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第三方面,患者要从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因为导致患者的动脉硬化,比如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在饮食上要低盐、低脂饮食,尽量参加有氧的体育活动,从生活方式上也能预防脑梗的发生。"
杨立平│大庆市中医医院
2019/11/29收听(43178)
脑梗以后应该注重复发问题,方法如下:1、西医中的三大基石,即血脂的管理、血压的管... 杜美茹│石家庄市中医院 2023/06/18播放(53670)
脑梗以后应该注重复发问题,方法如下:
1、西医中的三大基石,即血脂的管理、血压的管...
杜美茹│石家庄市中医院
2023/06/18播放(53670)
脑梗塞复发的预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控制血压平稳正常,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都增加脑梗塞的复发几率。二、控制血糖平稳正常,糖尿病可使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风险较一般人成倍增加。三、戒烟限酒,吸烟酗酒可以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脑血管损伤,从而使脑梗塞复发。四、控制血脂平稳正常,高脂血症可以增加血黏稠度,加重脑动脉硬化,增加脑梗塞发病风险。五、常规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防脑梗塞复发。六、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七、对于合并有脑血管狭窄较重的病人,可以考虑血管介入治疗。
曲延民│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12/16收听(29374)
"预防脑血栓、脑梗,主要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果患者没有发生过脑梗可以进行1级预防,要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生活方式上要戒烟、限酒,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减少患者患有脑梗、脑血栓的几率。如果患者发生过脑血栓、脑梗的问题要启动脑血管病的2级预防措施,在1级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口服拜阿司匹灵或者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患者有房颤等问题要使用抗凝药物,如使用华法林或者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防止患者发生脑血栓、脑梗。"
2020/01/21收听(79338)
"脑梗好发于45岁的中老年人,年轻人得脑梗的几率相对比较少,但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脑梗的发病年龄也逐渐性年轻倾斜。年轻人预防脑梗,要从平时的生活方式进行,导致患者脑梗有危险因素,年轻人通过对危险因素加以注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脑梗的发生。脑梗发生与患者长期的吸烟、饮酒有关系,吸烟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发生病变,饮酒也会导致动脉硬化的问题。所以年轻人生活方式要戒烟、限酒,规律的作息,经常体育活动,有助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的调节,可以改善患者的新陈代谢,降低患者脑梗的发病率。如果年轻人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要针对疾病严格的控制,预防脑血栓的形成。"
2020/01/02收听(20866)
想要预防脑梗,首先应从饮食生活习惯上进行调整。做到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多饮水,戒烟限酒。另要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筛查,最常规的检查包含血常规、血脂、血糖、血压等。了解患者有没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病变。若是发现及时口服相应的药物将危险因素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减慢血管老化的速度,预防血栓的发生。另建议完善心电图检查,了解有无心律失常。
丛伶男│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
2019/04/25收听(90950)
"预防脑梗和脑出血要从危险因素上进行预防,脑梗和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导致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系,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在生活方式上,患者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参加户外的体育活动,强身健体,在平时的时候要避免劳累,避免情绪激动,要避免用力排便等问题。患者应该对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避免,因为会导致患者的大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容易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问题。如果患者有房颤的问题,还要注意使用抗凝的药物,防止患者腹壁血栓脱落而形成脑栓塞。"
2020/01/10收听(58078)
对于预防心梗和脑梗,考虑预防心脑血管的缺血性疾病,临床上包括一级预防和级预防。一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视病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者年龄增大等。建议病人定期进行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同时要对可干预的脑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比如烟酒,建议病人要戒烟限酒。饮食上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果病人既往发生过脑梗和心梗,临床上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建议病人必要的时候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同时病人的动脉硬化比较重,建议口服他汀类保护血管内膜的药,也要对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定期筛查,饮食上做到低盐、低脂饮食等。
刘月姮│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0/01/16收听(57076)
"预防脑梗、心梗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针对于没有得过脑梗和心梗的患者,这类患者一般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血管卒中的危险因素。对于这类患者要积极的控制危险因素,定期查血脂、血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把它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果患者已经发生过脑梗或者心梗,对于这类患者就要启动脑血管的二级预防,脑血管的二级预防与脑血管一级预防不同的是,要规律的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保护血管内膜的药物他汀。"
2019/02/27收听(37732)
"心梗和脑梗,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就是三高: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等,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想要预防心梗和脑梗,需要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如血压高的患者控制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控制好血糖。另外,患者应该改善生活习惯,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平素适当运动,多饮水,少吃油腻的食物,戒烟、限酒,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心梗和脑梗的发生。定期相关科室就诊,完善体格检查,查找危险因素,对预防心梗和脑梗有很大的好处。"
2019/03/31收听(24382)
"脑梗死又叫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脑梗死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所以,患过脑梗的病人应积极的进行干预,预防脑梗死再次发作。预防脑梗死的策略包括:一、饮食、生活方式干预。平时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吸烟、酗酒者应积极的戒烟、限酒。对于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患者,应积极的控制三高。二、药物预防。常服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例如肠溶阿司匹林100mg\/次,1次\/日;氯吡格雷75mg\/次,1次\/日。三、对于存在明显颈动脉狭窄达70%以上的患者,可以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吕昕│宝鸡市中医院
2018/12/13收听(5214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