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2024-06-04 16:1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针灸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证,具体的也有不少,简单说一下:

1、一般针灸后,如果皮肤有创伤,或者比如艾灸,或者拔罐、火针,局部有红肿或者起水泡,这个时候,一般注意就要保持清洁,不要下水、不要感染,要注意卫生。

2、还有比如有的人针灸之后比较疲倦,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休息,就是不要劳累,比如不要喝冷饮,再有比如禁忌,因为针灸是起一个,扶正祛邪的作用,这个时候一般禁忌的,比如一般房事要禁忌,这个比较伤身体。

3、还有这个饮食,可能有的要忌酒,有的是不能大吃大喝,有的比如要忌油炸煎炒,就是各个方面的情况,所以这个就是因人而异,也看体质。比如老上火,通过针灸之后,体质就不适合吃油炸的,还有的比如要避免外感风寒,体虚、容易感冒的病人,扎针之后也得避免风寒。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每个人因人而异。

分享:

90

相关推荐

针灸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针灸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在进行针灸之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分两部分来介绍。一、普适性的注意事项,就是大家都应该注意的。1、针灸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需要把针刺到病人的穴位里面去治疗疾病。所以,最主要的是针灸以后,要保持针刺部位的干燥和清洁,避免针孔出现感染。特别是在夏天出汗比较多的时候,针灸之前和之后都要及时的把汗水擦掉,避免针孔出现感染。另外,针灸以后通常要2个小时以上才能够洗澡,这也是避免感染的一种方法。2、针灸以后建议适当的休息,比如在诊室外面静坐1-2分钟,使气血平复以后再出去走路、坐车或者是活动。二、针对不同的患者,针灸有不同的注意事项。1、比较虚弱的患者,针灸的时候通常采取卧位比较好,不建议采取坐位,这样避免晕针。2、起针以后,建议在床上平躺3-5分钟,使自己的体力得到恢复,这样再慢慢起身会比较好。3、针对特殊的患者,比如有瘫痪的患者,或者是有其他疾病的患者,针灸以后也是建议做适当的休息,然后再活动。总体来说,因为针灸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给患者一定的刺激,会消耗患者一定的体力,针灸以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感觉不舒服,一定要休息或者和医生及时的沟通,不要勉强。

语音时长02:32''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18/09/21收听(2399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2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