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别名:外耳道疖、局限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
挂号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耳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疼痛、溢浓、听力减退
相关检查:血常规
相关手术:切开引流术
相关药品:头孢曲松钠、奥硝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霉菌性外耳道炎如何治疗好
72160次播放68次点赞
外耳道炎怎样治
15438次播放59次点赞
外耳道炎的症状
21743次播放89次点赞
慢性外耳道炎能自愈吗
17776次播放25次点赞
真菌性外耳道炎用什么药
39456次播放52次点赞
外耳道炎是怎么回事
64679次播放45次点赞
外耳道炎会自己好吗
25228次播放43次点赞
外耳道炎为什么晚上疼
49411次播放3次点赞
宝宝耳朵里有黄色的东西,可能是胎脂分泌物,也可能与异物、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中耳炎等有关。需根据患儿的既往病史、发病时伴随的其他临床症状,由医生分析原因后遵医嘱治疗。1、胎脂分泌物:对于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而言,可因为少量的胎脂性分泌物、耳内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黄色耵聍堆积在外耳道内,引发耳朵里有黄色的东西的现象,期间宝宝可能并不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2、异物:宝宝的自我危险意识较差,可能因为在玩耍的过程中将黄色且体积较小的异物塞入到外耳道内而引发上述症状。期间可伴随有烦躁不安、耳内异物感、耳闷、听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可借助吸引器、镊子以及耳内镜前端的钳取器将异物取出体外;3、外耳道炎:多是因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到外耳道皮肤黏膜内引发的局限性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外耳道分泌物增多,导致宝宝耳朵里有黄色的东西,同时可伴随有外耳道红肿、疼痛的现象。确诊后需按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4、外耳道湿疹:是一种与过敏因素有关的外耳道皮肤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期间过敏因素所引发的非特异性炎症,同样可导致外耳道皮肤分泌物增多,形成黄色结痂,引发上述临床症状。同时可伴随有外耳道皮疹、瘙痒、糜烂以及皲裂等临床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甲紫溶液、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5、中耳炎:细菌感染导致的中耳炎,在炎症刺激下,也可能导致宝宝耳朵里有黄色的东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中仅凭耳朵里有黄色的东西这一现象,尚不能确定具体的病因,还需要结合具体症状,必要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做耳内镜检查。
作者:赵谦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890
引起耳朵里有响声,像有虫子的因素有很多,可能由于外耳道异物、耵聍栓塞、外耳道炎、慢性中耳炎、精神疾病等引起,需要在医生帮助下进行鉴别。1、外耳道异物:由于外耳道有异物存在,例如细小颗粒状异物、片状小耵聍或是小虫子,可能会影响到正常听力,造成其他异响,异物较多时还可能会引起耳道堵塞。建议平时要对外耳道进行清洁,保持外耳道的干净整洁;2、耵聍栓塞:耳道内的皮肤含有耵聍腺,可以分泌出耵聍,耵聍聚集在外耳道内,长时间没有排出或者排出不顺畅,就会聚集成块状、团状,从而变成坚硬的团块,导致大量堵塞于耳道,出现耳鸣、耳痒,还可能会出现疼痛感,部分耵聍组织接触到耳壁时,会有响声,误以为是虫子声,这时最好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使耵聍软化,还可以去耳鼻喉科门诊让医生使用医用生理盐水对耳道进行冲洗,将耵聍从耳道内清洗出来;3、外耳道炎:由于外耳道皮肤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或者是外力作用导致耳道皮肤损伤,外耳道环境过于潮湿等,耳道皮肤的抵抗能力也会出现下降,从而引起外耳道炎,会导致患者出现瘙痒、疼痛、分泌液增多、耳鸣的现象,出现有虫子的错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氨苄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慢性中耳炎:如果致病菌侵入中耳,可能会引起慢性中耳炎。在炎症刺激下,可能会有局部渗出、疼痛,甚至影响局部正常功能,导致耳朵里有声音出现。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无效时,还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穿刺术;5、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有幻听或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会有耳朵里有虫子响声的错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例如盐酸氯丙嗪片、氯氮平片等。当出现耳朵不适,有异常响声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影响听力,加重病情。若是精神疾病,应立即接受专业精神科医生的治疗。
作者:王天生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阅读量: 6102
耳朵红肿、发烫的本质在于炎症刺激耳朵黏膜,导致黏膜下水肿,同时局部炎症因子浸润,可引起局部肤温升高,常考虑与蚊虫叮咬、中耳炎、耳廓软骨膜炎、过敏性皮炎、外耳道炎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1、蚊虫叮咬:夏季蚊虫较多,而耳朵处皮肤较娇嫩,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可能会出现耳朵发红、发烫的情况。对于蚊虫叮咬导致耳朵发红发烫,可涂抹肥皂水、花露水来缓解;2、中耳炎:中耳炎多由于细菌感染所致,若炎症较为严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耳朵肿胀、疼痛,甚至是流脓的情况。此时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利福平滴耳液等药物进行治疗;3、耳廓软骨膜炎:一般是因为急性细菌感染发炎导致,会导致耳廓区域红肿、瘙痒、疼痛、发烫等症状,若炎症反应比较严重,还会导致耳部皮肤形成水疱。可以用碘伏消毒,并积极配合医生口服抗生素抗炎治疗,常用罗红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头孢丙烯分散片等药物;4、过敏性皮炎:主要是因为外界过敏原刺激导致,可引起耳部皮肤过敏,导致皮肤发红发痒、红肿、发烫,还可能会有疼痛感。建议先远离过敏原,避免二次接触,同时可以配合医生应用药物治疗,常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依巴斯汀片、氯雷他定片等;5、外耳道炎:多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或者是耳道内进入脏物质所引起的炎症,会导致耳朵出现红肿发烫,耳道出现瘙痒、疼痛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呋辛钠、复方头孢克洛胶囊等药物治疗。恢复期间建议尽量不要食用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有营养,可以多食用一些蔬菜水果,而且要保持耳部的卫生清洁,避免经常抠耳朵,以免细菌再次对治疗部位造成感染。
作者:王天生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阅读量: 4349
宿舍太吵偶尔戴一下耳塞睡觉,对耳朵一般没有伤害。但若长期戴,可能会引起不适症状。生活中还应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睡眠,避免长期戴耳塞,以免影响耳部健康。宿舍太吵偶尔戴耳塞睡觉,可以减小外界音量,以免影响到正常的睡眠,一般不会伤害耳朵。但若长期戴耳塞睡觉,可能会压迫耳朵周围组织,影响耳内血液循环;还可能会滋生细菌,容易诱发外耳道炎等疾病,造成耳道瘙痒、听力下降的症状。如果选取的耳塞质地较硬,长时间戴也有可能压迫、磨损耳道的皮肤,引起耳部疼痛等不适。此外,长期戴耳塞,还可能会刺激耵聍腺分泌物,耳塞使分泌物堵在耳道无法自行排出,分泌物逐渐覆盖鼓膜,造成听力下降的情况出现。建议及时与舍友沟通,避免长时间戴耳塞影响自身的健康。
作者:王天生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阅读量: 5061
8岁儿童耳朵裂了,可能是由过度干燥、外耳道湿疹、皮炎、冻疮、银屑病导致。如果还伴有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小儿耳鼻咽喉科就诊,完善斑贴试验、血常规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1、过度干燥:如果皮肤过于干燥,特别是在冬天,就可能会导致耳朵的皮肤出现皲裂,起初可能是起皮,后面随着发展可能会出现裂痕,可伴有疼痛、出血的情况。建议涂抹一些保湿滋润的保护肤霜,如果已经有出血的情况,需要避免沾水,以免发生感染;2、外耳道湿疹:多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可导致8岁儿童耳朵及周围皮肤出现变态反应性炎症,在慢性炎症刺激下,可使8岁儿童耳朵周围皮肤出现皲裂,表现为耳朵裂了的情况,还可伴有瘙痒、渗液、结痂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以及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3、皮炎:多由皮肤屏障异常等原因引起,可导致8岁儿童耳朵皮肤出现炎症性反应,在炎症刺激下,可出现红斑、丘疱疹,并伴有瘙痒感、灼热感。当8岁儿童搔抓皮肤时,可能导致水疱破溃,从而出现耳朵裂了的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4、冻疮:如果8岁儿童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使耳朵周围血管收缩,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则可能会使耳朵出现瘙痒、干燥开裂的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的方式缓解;5、银屑病:虽然耳部并不是银屑病的典型发病部位,但有少数儿童可能会在此处出现症状,皮肤上出现红斑,并且覆盖有银白色鳞屑,搔抓后可能会产生裂痕。及时就医,遵医嘱应用他克莫司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进行治疗。平时应做好耳朵部位的护理,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避免过于潮湿或干燥。还应注意耳朵部位的保暖,处于寒冷环境中时,还可以戴耳罩保护局部皮肤。
作者:黄东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3938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由于外耳道内长期潮湿造成真菌滋生,或者较长时间口服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引起。其主要表现为耳闷、耳部的瘙痒等,如并发感染时可有脓性分泌物,造成耳部的疼痛。如不积极治疗可侵犯到鼓膜,引起真菌性鼓膜炎,造成鼓膜充血、听力下降等,也可侵袭到外耳道,造成外耳道皮肤的损伤,甚至侵蚀外耳道的骨质,造成外耳道壁的缺损等。因此对于真菌性外耳道炎需积极治疗,先需要保持外耳道的干燥,可用6%碳酸氢钠溶液灌满外耳道,抑制真菌的生长,也可以用抗真菌药膏涂擦外耳道,以达到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目的。
作者:张秋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阅读量: 4321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