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临床上以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胆固醇结石居多。胆结石的发病原因较多,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相关:
1、胆汁性状因素:胆汁内有胆固醇、胆色素及胆盐三种比例平衡成分,当胆固醇摄入过多后浓度增高,比例失调,进而形成胆结石;
2、胆囊功能因素:胆囊功能改变形成胆结石。
胆囊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的疾病,如果平时查体发现胆囊结石,而自己有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情况下平时饮食上要注意清淡、规律,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特别是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胆囊的负担。
如果B超检查发现胆囊的大小、形态均正常,胆囊壁不厚,周围没有明显渗出,可以进行定期复查;如果患者在查体时,发现胆囊壁明显增厚,如大于3mm以上,而且出现餐后右上腹饱胀不适或胀痛,说明合并慢性胆囊炎。这种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避免出现延误治疗的情况。
胆结石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控制: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油腻、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都容易诱发胆结石,出现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症状,也有可能导致部分的胆固醇结石增大,所以一定要进行饮食的调控。也要注意戒烟、戒酒,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2、定期复查、随访:尤其要注意肝胆彩超的检查,来评估结石的严重程度,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如果胆结石反复地引起症状发作,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如果胆结石没有症状,但是结石的数量比较多,直径比较大,合并胆囊壁钙化或者瓷化胆囊、胆囊息肉>1cm、胆囊壁增厚>3mm,这些情况也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3、家中要备用药物:比如消炎的药物、利胆的药物、解痉的药物,万一胆结石出现相应的急性症状时,可以给予相应的药物控制症状。但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如果药物控制无效,还是需要进一步就诊于医院,给予相应的处理。
胆结石的原因较为复杂,一般与胆道感染、胆囊炎及胆固醇沉积或胆道梗阻等因素相关。胆结石首先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如部分年轻人不喜欢吃早餐,因为空腹时间较过长,可导致胆囊内胆汁过于淤积浓缩,胆道收缩功能不良造成胆囊结石形成。其次饮食习惯差,长期进食高胆固醇、高脂饮食,容易促进胆固醇过度饱和,导致胆汁成分变化,过多胆固醇会从胆中析出,从而形成胆结石。此外,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导致胆汁中非结核胆汁素升高,从而促进钙离子与之结合形成胆色素结石。
发生胆结石后,手术治疗仅能根除胆结石结局,并未解决发病因素,将胆结石随胆囊切除,才能得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