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偏高问题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生理现象导致的,一般不严重,如果有其他异常表现,可能比较严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不严重:正常成年人血小板的计数是100-300×10^9/L,血小板偏高可能是由剧烈运动、饱食、严寒、酷热、情绪激动等原因导致的,一般不用进行特殊治疗,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此时不严重。
2、严重: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小板计数≥450×10^9/L,又分为反应性或继发性,在原发疾病得到控制或恢复后,血小板一般能够恢复至正常数字。
如果有骨髓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或者是骨髓增殖性疾病,此时较为严重,如果同时有合并出血等异常情况,应该立即去血液科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查明血小板增高的原因。
血小板容积偏高,是血常规中的血小板检测的一个指标,如果只有此数据异常,一般并没有临床意义,有可能是进食、运动等导致的,如果还有其他异常,有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
1、生理因素:血小板容积反映了单个血小板的容积,如果单纯的血小板容积偏高,而血小板数量、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都是正常的,没有诊断疾病的意义,可能是进餐、运动等导致的,经过休息后会恢复正常。
2、病理因素: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损伤等原因,引起血液粘稠度升高,也会使得血小板体积等指标出现异常,此时需要及时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血小板偏高,即血小板计数偏高,一般是两个含义,一个叫原发性,一个叫继发性:
1、原发性的原因:通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或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类疾病,骨髓增殖比较旺盛,导致血小板增多,所以需要做骨髓和基因学的相应检查,来进一步明确;
2、继发性的原因:继发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身体如果长其他实体瘤,也可以出现血小板偏高的一种对身体的反应。还有炎症状态,包括身体有出血或者溶血、贫血,造血原料不足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血小板偏高,这是对机体血红蛋白不足的一种反应。像女性患者月经期有出血表现时,血小板可能也会偏高。
所以针对这个项目,也要做多项检查综合考虑,尤其是继发的原因,可能要详细询问病史,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继而做相应的检查,来进一步明确病因。尤其是肿瘤值得重视,对于老年人血小板增多时,除了血液本身的肿瘤之外,还要想到其他实体瘤存在的可能性。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所以血小板数值是衡量血液健康的重要标志。若数值偏高首先要定期检查血小板是否持续增高,因为偶尔的血小板增高可能是生理性增高,若怀疑为病理性增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在剧烈运动、饱餐、寒冷等条件下体内血小板会释放增多,从而引起外周血中血小板增加,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会有一定的波动,一般是晨间比较低,午后增高。除此之外也受到测量季节的影响,一般冬季相比春季而言会有一定的增高。上述情况都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1、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的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以上几种疾病均属于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治疗上主要是预防血栓和出血,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或手术治疗;
2、感染:患有慢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风湿热、结节性动脉周围炎、韦格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结节病、慢性肺脓肿、骨髓炎等以及处于各种急性感染恢复期时会使血小板反应性增高,此时需到医院查明病因再对因治疗;
3、贫血:急慢性失血所致的血小板增多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一般出血控制后血小板可恢复正常。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补充铁剂后,血小板计数可恢复正常。溶血性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病情控制后可恢复正常;
4、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小板可能会增高,建议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另外此类患者由于凝血系统紊乱应注意预防出血及血栓。
此外,脾切除术后也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增高的情况。脾脏可吞噬血液中的老化细胞,所以脾切除后1周内血小板增高,一般2个月内即可恢复正常。部分药物也可以出现上述情况,如肾上腺素、白介素-1β等可使血小板反应性增高,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