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以后嗓子疼,说明可能是上火,或者艾灸的烟雾刺激导致的,或者是本身患有其他疾病,经过艾灸后导致病情加重。如果艾灸以后嗓子疼,建议到耳鼻喉科就诊,查明原因,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1、上火:艾灸本身偏温热,能够助长机体的阳气,艾灸以后可能会出现上火的情况,表现为嗓子疼、口渴、口干等症状。但是对于湿热比较重的患者而言,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就会出现面红耳赤、嗓子疼等症状。对于偏温的体质,艾灸以后也可能会上火,出现便秘、嗓子疼、口干舌燥。
2、环境因素:可能是艾灸的烟雾刺激导致的,因为艾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这些烟雾会刺激咽喉部的黏膜,导致咽喉疼痛、咳嗽、口干,一部分人群可能症状一直会持续到艾灸以后。
3、疾病:患者本身存在某些疾病,在艾灸以后导致这些疾病加重或者复发,比如喉炎、扁桃体炎,或者喉部肿瘤。艾灸以后,艾灸的烟雾刺激咽喉部位黏膜,就会导致喉炎的复发或者加重。
艾灸后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不要马上洗澡、不要受凉受风等,具体分析如下:
1、不要马上洗澡:艾灸的时候会用艾条对准穴位,进行温热刺激,此时皮肤的汗孔张开,如果马上洗澡,就不合适,一般会建议在艾灸的6-8个小时以后再洗澡;
2、不要受凉受风:艾灸的过程中和艾灸以后,都尽量不要受凉受风,在艾灸的过程中皮肤的汗孔会打开,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的存在,当六气过度的时候,就会侵袭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艾灸后受凉受风,风邪和寒邪就会趁虚而入,直中脏腑。建议艾灸以后尽量避免受凉,不要受风,以上就是艾灸的主要注意事项。
脾虚的病人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可以艾灸大肠俞穴、艾灸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神阙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等,这些穴位都对脾胃虚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具体如下:
1、大肠俞穴:如果脾胃虚寒出现腹泻,可以艾灸大肠俞来治疗。大肠俞在髂后上棘连线,这第4腰椎棘突下终点旁开1.5寸,艾灸这个位置对脾胃虚寒、泄泻,以及阳虚的便秘,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2、足三里穴:又叫脾胃的保健穴,脾气虚弱、脾胃虚寒一定要灸这个部位,这是在犊鼻穴下3寸,也就是膝关节伸直后,在膝关节外侧有个凹陷处,垂直往下3寸,也就是4个指头一夫这个位置;
3、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汇聚的地方,在内踝关节上面3寸,也就是内踝尖上3寸,也就是4个指头一夫这个位置,经常灸三阴交,可以治疗脾胃虚寒;
4、神阙穴:肚脐眼也叫神阙穴;
5、中脘穴:在神阙穴上4寸叫中脘穴,在中脘穴这个地方艾灸,对脾胃虚寒、胃胀、胃饱、胃痛等有很好疗效;
6、关元穴:脐下3寸是关元穴;
7、气海穴:脐下1.5寸是气海穴。
艾灸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针灸就是针刺和艾灸的总称,一般白天艾灸效果最好。因为艾灸的主要作用就是温补阳气、温经通络,白天有太阳,有助于阳气的宣发。
但是并不代表晚上就不能艾灸,因为有一些虚证晚上也可以艾灸,比如老年人阳气不足,晚上更觉得手脚冰凉,这时候可以在白天艾灸之后,晚上再进行一次艾灸,有助于阳气通达四末。
所以要根据不同病情来选择艾灸时间,但大多数还是建议白天进行艾灸。如果白天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没有时间艾灸,没有时间来医院,没有时间自己操作,晚上艾灸也可以,也可以达到温经通络、补益气血的作用。
下雨天可以艾灸,并不是绝对不能艾灸,下雨天要特别注意保暖、避风、避湿,而且局部不能潮湿,所以下雨天并不是说不能艾灸,完全可以艾灸。因为艾灸可以祛风除湿,还可以温阳散寒,所以艾灸以后局部气血循环、毛孔开泻,此时容易受风、受凉、受湿,下雨天只是空气潮湿或空气的湿度增大,但是实际上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只要人体的衣服不湿、患者不是马上去洗澡,下雨天的影响不大,所以在下雨天进行艾灸以后,先要注意避风、不要受寒、注意不要受湿,即衣服不要弄湿。没有必要下雨天时禁止艾灸,并不是禁忌,没有非常绝对的说法,实际上相对艾灸是比较安全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