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足跟痛

本词条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 吴星火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足跟痛又叫脚跟痛。是由于跟骨滑囊炎、足底腱膜及足底长韧带损伤、跟骨骨骺炎、跟骨脂肪垫炎、跟骨骨刺等原因导致的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较肥胖的中年妇女、喜爱运动者跖腱膜炎发生的情形较多。老年人足跟脂肪纤维垫常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因而在站立或行走时会引起足跟痛。足跟痛经过积极的筛查病因、积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 足跟痛多表现为足底跟部的疼痛,老年人骨刺和黄膜炎引起的足跟痛表现为休息痛。有的患者会出现踝关节活动受限不能行。长期足跟痛踝关节活动功能变差,有可能出现局部肌肉废用性萎缩。

  • 不同年龄阶段的足跟痛患者,病因会有所不同。青少年和儿童可能是骨骺炎、类风湿性跟骨炎引起。老年人出现足跟痛常跟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有关。

  • 轻微足跟痛多可自愈,足跟痛可穿定制鞋垫矫正,疼痛严重可以口服止痛药物、痛点注射来缓解疼痛,也可行理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经过积极的诊治,足跟痛多可得到缓解。

就诊科室
骨科、康复科、疼痛科
疾病别称
脚跟痛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踝关节活动受限、不能行走
好发疾病
跟骨骨骺炎、类风湿性跟骨炎、肠病后类风湿病、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
治疗周期
视原因而定,通常为短期治疗。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布洛芬
常用检查
足踝X线检查
是否严重
视足跟痛病情而定,严重者表现为不能行走,足踝肌肉废用性萎缩。
重要提醒
足跟痛急性发作期要关节制动,注意休息,避免下肢负重、活动,诱发疼痛加重。
病因

足跟痛病因多见于长期过度劳损或短期内运动量过大,部分脚跟部位磨损严重者,还可能在跟骨的不同部位出现骨刺,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和软组织。常见的疾病因素有足底(跖)腱膜及足底长韧带损害、跟骨骨骺炎、跟骨炎(类风湿或肠病后类风湿病)、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等。

疾病因素

跟骨骨骺炎

青少年或儿童多因跟骨骨骺炎所致足跟痛。

类风湿性跟骨炎或肠病后类风湿病

青年或中年人主要原因是跟骨炎或肠病后类风湿病也会导致足跟痛。

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以及跟部脂肪垫变性

老年人常因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及跟部脂肪垫变性所致。随年纪增长,足底筋膜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组成足底筋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失去了弹性,而长期持续的牵拉可在足底筋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并且难以恢复成原有的结构,往往形成瘢痕组织,使足底筋膜的弹性更差,足跟疼痛也就持续存在而得不到缓解。

相关疾病
跟骨骨骺炎、类风湿性跟骨炎、肠病后类风湿病、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
非疾病因素

长期过度劳损或短期内运动量过大也会出现足跟痛。

症状

足跟痛既是一个独立的症候,又可是多种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可表现足底跟部疼痛,可因疼痛伴随踝关节活动障碍、不能行走等症状。

典型症状

足跟痛通常起病缓慢,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无急性外伤史,老年人骨刺和滑囊炎所致的足跟痛,在久坐、久卧后,足跟初起着地时加重,稍加活动后疼痛减轻。

伴随症状

局部红肿、发热

脚跟疼痛伴局部红肿、发热,并可能出现全身性的发烧、寒颤,可见于关节脓肿、骨髓炎等。

麻木、针刺感

脚跟疼痛伴麻木、针刺或烧灼感,疼痛还可向小腿延伸,症状在晨起下床时最为明显,可见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

并发症

足踝部位肌肉萎缩因为足跟痛,患者不愿患侧负重、行走,或是因为无菌性炎症粘连,导致踝关节活动受限,久而久之出现踝关节部位肌肉,如胫骨前肌、长伸肌、第三腓骨肌等废用性萎缩。

就医
足跟痛原因很多,出现症状后需及时就医,通过病史、医生查体,以及足踝X线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就医指征
  • 足跟部位疼痛。

  • 伴有踝关节活动障碍、肿胀等。

  • 有局部皮温升高、患侧肢体不能负重等。

就诊科室
出现足跟痛,应该去骨科就诊。若患者出现足踝功能受限,可去康复科诊治。如患者疼痛明显,可以去疼痛科就医。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年龄?

  • 最近是否受过外伤?

  • 足跟痛的性质?(刺痛、胀痛、灼痛、冷痛等)

  • 足跟痛会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缓解?

  •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皮温升高、局部瘙痒、乏力、肿胀等)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查看局部是否有瘀斑瘀点、是否跟骨局部出现肿胀,触摸局部皮温是否升高。明确跟骨侧面或跖面有压痛。跖腱膜及跖长韧带有压痛。

足踝X线检查

老年人骨刺X线片可见有跟骨骨刺。骨骺炎所致的足跟痛X线片可见跟骨骨骺骨密度增加,呈分裂状,边缘欠整齐,需与健侧对比。类风湿性跟骨炎X线片示骨疏松,足跟后部和底部软组织影增厚,并有骨皮质轻度破坏和增生。

血常规

测定白细胞水平,评估是否发生炎症、感染。测定血脂、血糖、肝酶、肌酐水平,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肝、肾功能异常。测定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加快可提示体内存在活动性炎症。检测自身抗体水平,判断是否发生自身免疫病。

诊断标准
  • 单侧或双侧足跟疼痛,影响行走;有固定压痛点;有或无局部红肿。

  • X线片见跟骨结节处粗糙,诊断为退行性改变、跟骨骨刺。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经X线拍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样退行性改变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足跟痛为患者主诉症状,一般体征明确,无需与其它症状鉴别。

治疗
足跟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下肢负重、行走等功能。跟痛症多可自愈。对症处理包括穿软底鞋、减少承重、足部热敷和理疗。疼痛严重需要使用止痛药物对症,部分情况可以进行局部痛点封闭,或者手术治疗。
家庭处理

足跟痛无需特殊处理可对症治疗和休息。休息可减少无菌性的炎症渗出,促进软组织恢复,起到缓解疼痛,促进疾病治愈,因此足跟痛患者应注意多休息。

到院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可以穿软底鞋避免对足跟部刺激,对症和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止痛的药物,足跟痛,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的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来对症治疗,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痛点注射

足底腱膜损伤

跟骨结节前缘中份,足底腱膜起点在偏内侧,压痛明显处标记为进针点。

足底长韧带损伤

跟骨结节前缘中份,足底长韧带起点在偏外侧,压痛明显处标记为进针点。

跟骨后滑囊炎

跟骨结节之上,跟腱前侧面,压痛明显处标记为进针点。

跟腱滑囊炎

足背伸,踝关节后侧绷紧,显露跟腱滑囊,跟腱旁压痛明显处标记为进针点。

跟骨脂肪垫炎

足跟部跟骨与跟腱之间,压痛明显处标记为进针点。

跟骨骨刺

根据X线片定位跟骨骨刺体表投影处,压痛明显处标记为进针点。

冲击波治疗

高能电冲击波选择性地破坏了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而低能量冲击波则可促使降钙素基因相关肤等肤类物质释放。在局部产生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进而抑制感觉神经末梢传导,引起大脑局部血流改变调整疼痛记忆,减少局部疼痛刺激反应,从而起到长期镇痛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跟痛症(跖筋膜炎)为临床常见疾病,绝大部分病例经保守治疗而治愈。手术治疗只适用于顽固性足跟痛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且患者的生活方式或日常活动受影响。70年代以前手术以单纯切除跟骨骨刺为主,80年代以后多行跖筋膜切断加跟骨骨刺切除,90年代以后出现内镜技术及跖筋膜切断术。目前手术趋向于内镜下手术跖筋膜松解术。

饮食

饮食调理

足跟痛与饮食相关性较小,患者日常可保持正常的饮食规律,保证营养均衡,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护理

足跟痛患者可以通过改善日常的生活习惯,如穿矫形鞋、防止过度负重等,把足跟痛的诱因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大可能的消除疼痛的症状。同时应积极的监测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日常护理
  • 轻微足跟痛可以自愈,可以配戴矫形垫。根据患足不同的生物力学异常状态特制相应的矫形垫。通过楔形垫高前足或后足不同部位来控制足的异常旋前,从而避免了跖筋膜及肌肉止点处的过度牵拉;于矫形鞋垫上相当于跟骨结节内侧突处开槽可减少炎症局部的压力;足跟处使用海绵材料可增加吸收振荡的能力。

  • 温水泡脚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 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负重及重体力活动。

  • 防止骨质疏松老年人注意营养、锻炼,适当补钙。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足跟痛患者疼痛的发作频率,诱发因素等,以及是否出现局部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心理护理

足跟痛患者可能因为疼痛,会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应给予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鼓励患者配合医生治疗。

预防

足跟痛的预防应从保护足踝做起,要注意避免足踝外伤,同时要积极治疗能够引起足跟痛的基础疾病,以避免这些疾病发展为足跟痛。

预防措施
  • 注意足踝部位的防护,可以在运动中使用护踝,避免足踝关节过度活动。

  • 有跟骨骨骺炎、类风湿性跟骨炎、肠病后类风湿病、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以及跟部脂肪垫变性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避免发展为慢性足跟痛。

  • 避免长时间的站立、行走或者奔跑,防止因足跟劳损出现足跟痛的症状。

参考文献

[1]艾登斌,谢平,许慧.简明疼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65-469.

[2]欧阳钦.临床诊断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3-86.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