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乏力

本词条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李裕明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乏力自觉疲劳、肢体软弱无力的感觉。生理情况下,在过强劳动、长时间工作、睡眠不足、饥饿时也可感到乏力,但休息或进食后很快恢复。病理性乏力根据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轻度乏力患者精神不振,常感疲乏,但能坚持体力劳动,休息后疲乏虽有所减轻,但不能恢复正常;中度乏力患者精神疲乏,勉强能坚持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是从事轻体力劳动即感异常疲乏,长时间休息也不能恢复;重度乏力患者精神极度疲乏,不能坚持日常活动,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感疲倦,懒于言语。

  • 病理性乏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常见的有贫血、肌病、低血糖、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病理性乏力除了可表现为上述症状以外,通常还并发其他的症状。例如由于贫血所引起的乏力还可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按压指甲不能及时恢复血色等情况。生理性乏力多由于熬夜,劳累等等引起,是其乏力的程度不是很重。

  • 如果患者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或经过休息无法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同时出现时,应该及时就医,以查明病因,明确诊断。

  • 乏力的治疗可以通过对因治疗来缓解症状。例如,由于缺铁性贫血导致的乏力,可以通过补充铁剂,来缓解乏力症状。也可以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可以采用一些物理疗法,或进行中医推拿按摩。

  • 乏力的防护主要是增强体质,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避免感染细菌和病毒,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保证充足的睡眠及睡眠质量。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血液科、肾内科、心内科、普通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皮肤粘膜苍白、水肿少尿、性欲减退
好发疾病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治疗周期
视原因而定,一般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后多可获得缓解。
常用药物
铁剂、呋塞米、甲状腺激素、氯化钾缓释片
常用检查
血常规、大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皮质醇检查、肌力检查、心脏超声
是否严重
视病因及病情而定,乏力常不严重,严重的是该病因引起的其他症状。
重要提醒
引起乏力的病因有很多,通常还会伴发其他的症状。在诊断时,不能忽视其他伴随的症状,要综合考虑,避免误诊。
病因

乏力多由疾病因素导致,各系统疾病均可导致乏力发生,例如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疾病,患者过于劳累或者熬夜等也可出现乏力。

疾病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

例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患者可出现乏力的症状。

循环系统疾病

例如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引起乏力。

消化系统疾病

例如肝炎,肝硬化,肝癌,胃炎等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

血液系统疾病

例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伴有乏力症状。

内分泌系统疾病

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有可能出现乏力。

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重症肌无力,急性格林巴雷综合征,脑梗塞等也可造成患者乏力。

泌尿系统

例如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等可伴有乏力症状。

相关疾病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非疾病因素

劳累、熬夜、睡眠不佳者也可出现乏力症状。

症状

乏力常常表现为四肢无力、精神不振、全身酸软无力、嗜睡等情况。是多种疾病中的一个症状,也可伴发其他症状。

症状分类

生理性乏力

多由于劳累,熬夜等等情况引起。表现为浑身无力、精神不振、喜欢睡觉等情况。但是他肌肉的力量是正常的,肌力测试为五级。常在休息后症状消失。

病理性乏力

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乏力。例如,脑梗塞引起的乏力可表现为两侧肢体乏力不对称,一侧要好于另一侧。病理性乏力症状大都一致,重点要看其他伴随症状。

典型症状

乏力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浑身无力、四肢酸软无力、精神不振、容易嗜睡等情况。

伴随症状
  •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除了乏力的症状外,还表现为怕冷、淡漠、体重增加、水肿、性欲减退、食欲减退、兴趣减退等等情况。

  • 心力衰竭的患者,除了乏力的症状外,还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促、胸闷、下肢水肿、尿量减少,伴有颈静脉怒张的情况。

  • 贫血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按压指甲后不能及时恢复血色。其他还可伴发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发热、出血等情况。

并发症

压疮

由于乏力的患者常卧床休息,卧床时间较长,而且由于他乏力,翻身次数减少,所以会出现压疮的情况。

坠积性肺炎

乏力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就医
如果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乏力,可以在家里进行休息,症状通常会缓解。如果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乏力或由于不明原因导致的乏力,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查明病因。
就医指征
  • 乏力症状越来越重,通过休息不见缓解。

  • 没有任何诱因导致的乏力症状出现。

  • 伴发其他症状出现,例如发热、出血、呼吸困难、胸闷气促、颜面或双下肢水肿等等。

  • 如果在乏力的基础上,一侧肢体突然瘫痪,不能活动,应该立即120急诊入院。如果患者有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变,在乏力的症状上突然出现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端坐呼吸等等情况,也应该立即120急诊入院。即任何危重的情况都应该120急诊入院。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血液科、肾内科、心内科、普通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乏力的程度?

  • 出现乏力多长时间了?有无进行性加重?

  •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发热、出血、下肢水肿、体重下降等)

  • 是否有其他基础性疾病?

  • 最近是否太过劳累,是否有熬夜?休息后能否缓解?

  • 如为女性,询问月经情况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

肌力检查

可以将乏力的程度可视化,判断乏力程度。

甲状腺功能检查

如果怀疑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疾病。

心脏超声

进行心脏超声可以看是否有心脏疾病,以便明确诊断。

血液检查

如果患者皮肤粘膜苍白,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查看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和其他三系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查看患者是否存在肝功能不良、肾功能下降或者低钾血症等情况。

BNP检查

明确患者是否合并有心力衰竭。

血皮质醇检查

明确是否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诊断标准
  • 通过临床表现,即患者自觉浑身无力、肌肉酸软、精神不振、嗜睡等,可初步确诊为乏力。

  • 结合病史、体检、血液检查等检查,可初步判断引起乏力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乏力的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乏力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在针对病因治疗之后,乏力的症状便会有所缓解,并且其他伴随的症状也会消退。
家庭处理

生理性因素所导致的乏力,通过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以及适当休息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训练肌肉力量,增强个人耐受力。病理性因素所导致的乏力,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相应处理。

到院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进行加强休息、适当补充营养、吸氧、监护等。

药物治疗

铁剂

由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乏力,需要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进行补铁;巨幼细胞性贫血予以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

甲状腺素

适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补充甲状腺素,缓解乏力症状。

抗生素

患者若存在急性胃炎、肠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可以应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降压药、利尿剂

因心脏疾病造成的乏力,可以予以相关药物如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呋塞米、西地兰等改善心功能的药物。

安眠药

因失眠造成的乏力,患者可以应用该类药物。

饮食

乏力的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机体正常功能。如果一些肿瘤性疾病导致的高消耗,更需要补充营养。如果病情不允许经口进食,可以用肠外营养。

饮食调理
  • 建议进食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机体正常功能。也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 睡前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避免晚上太过兴奋,白天出现乏力的症状。

  • 心衰患者避免饮水过多加重心脏负担。

护理

乏力的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机体正常功能。如果一些肿瘤性疾病导致的高消耗,更需要补充营养。如果病情不允许经口进食,可以用肠外营养。

日常护理
  •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注意活动的强度应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以不劳累为宜。每天进行适当锻炼可以增强抵抗力,避免肌肉萎缩,避免乏力症状出现。

  • 睡觉的时候提供一个安静的,易于休息的地方,减少外周刺激,保证良好的作息。便于机体休息和恢复,避免乏力出现。

  • 适当加强营养,保障机体的正常功能。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乏力症状是否有消退或增强,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伴随乏力而出现的其他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特殊注意事项

由于乏力而长期卧床的患者应该注意避免压疮、坠积性肺炎、跌倒等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
预防措施
  • 积极翻身,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此外,保证充足的睡眠及营养。

  • 有基础疾病史的患者,做好疾病控制,预防发生乏力。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39-568.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42-461.

[3]高润霖总主编;刘德培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心血管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7-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