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痛经

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 刘文惠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痉挛性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全身不适,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通过病史及全身、局部检查寻找可能引起痛经的病因,才能有效的进行治疗。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病变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血是暗红色,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妇科肿瘤等。

  • 行经前后或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甚至连带腰痛,有时伴有头晕或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冷、剧痛昏倒等危象。

  • 痛经根据发病情况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系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经,后者是指由于生殖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病变引起的痛经。

  •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中痛经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者占53.2%,主要发生群体为青春期少女和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

  • 有关痛经的发病机制研究,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统一意见。多数学者认识到痛经的发生发展与前列腺素等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性激素等内分泌调节、器质性妇科疾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 对于原发性痛经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是最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口服避孕药对该病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解痉镇静剂、受体激动剂、维生素E等均是有效的治疗药物。此外,采用手术治疗、传统中医治疗等也取得很大的进展。

就诊科室
妇科
疾病别称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腹痛、腰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冷、剧痛昏倒
好发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常用药物
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安宫黄体酮、炔诺酮、甲地孕酮、乙烯雌酚、可待因
常用检查
血常规、白带常规检查和分泌物培养、妇科B超、性激素六项、盆腔镜检查
是否严重
因人而异,症状轻者影响不大,症状重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与乳腺增生病、子宫炎症、提前衰老、面色灰暗、皮肤干燥、色斑、座疮等面部问题、不孕、胎儿缺氧等问题有关。
重要提醒
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均可于初潮出现,多数原发性痛经一般在产后或有性生活后能自行缓解,但部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症状严重、持续加重、有伴随症状,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应注意早期识别和诊断,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干预。
病因

痛经机制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统一意见,多数学者认识到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子宫因素、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有关,而多种器质性妇科病会引起继发性痛经。

疾病因素

妇科疾病

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腙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放置宫内节育器等会引起患者出现继发性痛经。

相关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
非疾病因素

子宫因素

子宫颈狭窄、子宫过度屈曲,导致子宫峡部的张力增高使经血流出不畅,以致经血潴留宫腔,刺激子宫收缩而引起痛经;内膜管型脱落也是引起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之一;子宫发育不良致子宫收缩不协调,可导致血管供血异常,子宫肌层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子宫异常收缩而致痛经。

内分泌因素

前列腺素(PGs)

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增高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原因,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明显增加,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较正常妇女明显增高。人子宫内膜分泌前列腺素呈周期性变化,增殖晚期和分泌期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有2次峰值,月经期达高峰。痛经患者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含量较正常妇女明显升高,且PGF2α/PGE2的比值升高更明显。主要是PGF2α作用于子宫肌层,使平滑肌收缩甚至痉挛,同时导致子宫内压升高,子宫血流量减少致子宫缺血缺氧而出现痛经。

加压素

子宫肌层小血管对血管加压素的敏感性大于粗大的血管,加压素作用于子宫加压素受体,使子宫肌层活力增强和子宫收缩,尤其子宫肌束间小血管收缩,引起子宫局部缺血和疼痛。痛经患者对血管加压素的敏感性较高,加压素分泌可增加子宫收缩活性,加重痛经症状。

催产素

催产素不仅直接作用于子宫肌细胞引起子宫收缩,同时还刺激内膜细胞释放PGs,建立适度的子宫收缩必须依靠催产素和PGs的相互协调来实现。痛经患者体内催产素含量较正常非妊娠妇女高。

雌二醇与孕激素

黄体中期雌二醇高峰促进月经前期子宫内膜PGF2α的生成增加;孕激素可以促进雌二醇转化为无活性的雌酮,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降低子宫平滑肌舒缩活性而缓解痛经。国内有研究发现雌、孕激素与其受体结合,激活血清肥大细胞释放致痛物质,参与了痛经的发生。

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痛经,如尼卡地平,收效较好,副作用小。应用镁制剂治疗也有较好效果,间接说明钙在原发性痛经中起一定作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发生痛经频率高,Ca2+在卵母细胞成熟中起重要作用,这种关联性可能暗示着Ca2+与原发性痛经有着微妙的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精神因素

有研究发现痛经的女性在经期易出现心烦易怒(71.8%),忧郁(45.4%),神经过敏(28.7%)等负性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或使子宫峡部张力增加而引起痛经,或可导致心理失衡,痛阈降低,或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而刺激子宫引起痛经。不良情绪中所包括的压力和对疼痛的态度作为心因性因素,容易对自己产生不良暗示,在降低痛阈的同时,从而加重痛经疼痛的体验强度。

遗传因素

随着遗传基因研究的发展,发现母亲染色体中有特定的基因传递信息至第二代的个别女性,使其性情不稳定,易受刺激或子宫痛阈降低而患痛经。

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与痛经的关系,目前已有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的一些生活习惯与痛经的发生有关系。受冷、营养状况、咖啡或茶类、睡眠无规律、睡眠体位及情绪等生活习惯都是痛经的危险因素。月经期受冷,因寒冷刺激使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营养不良或过于肥胖或睡眠无规律都会影响女性的基础代谢,进而可能造成女性经期内分泌紊乱引发痛经;咖啡或茶类可能通过兴奋神经-内分泌系统诱导痛经;卧位睡眠对痛经的影响,可能与体位使经血流出,经血倒流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初潮年龄在10~13岁痛经发病率较高,说明初潮年龄越早,痛经的发病率越高。

年龄因素

年龄偏小的女性在月经初潮时易发生痛经,痛经的外程度也较为严重。

体质因素

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以及过敏体质也会导致痛经。

卫生因素

没有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的卫生、过早开始性生活、性伴侣数过多、生殖器有炎症者常有痛经。

医源性因素

过度的人工流产手术或宫腔操作,可能引起粘连的炎症,会引发痛经;宫内放置节育器,即子宫内安放的避孕环,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组织前列腺素生成量增高,致使痛经加重。

长期抽烟

吸烟者痛经程度往往较非吸烟者严重,而且痛经程度常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因吸烟往往会造成血管收缩而导致缺血,因而产生经期疼痛。

症状

痛经可以是原发性,也可以是继发性,两者症状略有不同,但都以下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患者多在月经来潮时发作,持续几天后缓解,但继发性痛经引起的症状一般更为严重,持续时间可更长,甚至可危及生命。

症状分类

原发性痛经

在青少年期常见,多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天疼痛最剧,持续2~3天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可伴发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苍白、出冷汗偶有晕厥及虚脱。妇科检査无异常发现。原发性痛经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继发性痛经

经期发烧、下腹坠痛可能是患了盆腔炎。正常经血是暗红色,如果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气味变化同时体温升高和下腹痛,与子宫内膜炎症有关的经期的腰痛可能是因为子宫后位或其他疾患所致;如果痛经越来越严重,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则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

典型症状

原发性痛经

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h,以行经第1天疼痛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多为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部及盆腔中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肛门及大腿,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至整个经期,严重者月经结束后疼痛仍不能缓解。

伴随症状

痛经时可单独出现下腹部不适及腰骶等部位放射痛,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同时出现。可伴发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苍白、出冷汗偶有晕厥及虚脱等症状。

就医
痛经90%以上都是原发性痛经,患者无器质性妇科疾病,但会有明显腹痛症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因此需及时就诊。此外,少数患者是由妇科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需及时就诊,查明原发病后进行对症治疗。
就医指征
  • 患者出现剧烈疼痛、严重恶心、呕吐、晕厥及虚脱等警示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 当出现腰痛、呕吐不止或者四肢冰凉的时候应该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1.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2.若出现腹泻、晕厥、虚脱等症状时,也可先到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年龄?

  • 首次痛经发生年龄,痛经的发生频次、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能否耐受、经血颜色?

  • 痛经症状?(腰骶部痛、下腹疼痛、大腿内侧放射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

  •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发热、浑身乏力、晕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虚脱等)

  • 是否有诊断其他器质性妇科疾病,或有其他全身性疾病?

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推断经血多少及出血程度,如果白细胞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考虑与炎症有关。

凝血功能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有助于出血性疾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诊断。

妇科彩超

可用于观察子宫及生殖道形态,从而筛查子宫形态异常性疾病导致的痛经。

白带常规检查、分泌物培养

通用于筛查与诊断妇科炎症性疾病。

腹腔镜+病理检查

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的金标准,从而可诊断继发性痛经。

肿瘤标志物

经常检查的肿瘤标志物为CA125,通过做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来排除患者的组织是否存在癌变的情况。

MRI检查

通过MRI检查来观察患者的子宫附件或者子宫的其他组织是否存在病变以及宫腔周围的神经或者组织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妇科检查

无阳性体征者属功能性痛经,部分患者可见子宫体极度屈曲或宫颈口狭窄,如盆腔内有粘连、包块、结节、附件区增厚或子宫体均匀增大者,可能是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病所致。

子宫输卵管造影

子官输卵管造影是将造影剂经子宫颈口注入,以显示子宫颈管、子宫腔及两侧输卵管的一种X线检查方法,根据子官、输卵管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做出判断。此外造影剂对输卵管尚有扩张及滑润作用,可使不畅通的输卵管又畅通,故子宫输卵管造影不但起诊断作用,偶尔还具有治疗作用,此种检查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诊断标准

原发性痛经的诊断

根据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疼痛开始的时间、类型及特征,根据初潮后1~2年内发病,在出现月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分娩产痛。

筛查其他检查结果阴性

可进行排除性诊断,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

继发性痛经的诊断

根据病史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有反复发作的盆腔炎、月经不规律、月经过多、放置宫内节育器、不孕不育等病史者。通过妇科检査发现一些导致痛经之原因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块等。

行相关检查确诊器质性妇科疾病

其他检查如白带细菌培养、妇科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刮宫、宫腔镜、腹腔镜等能及早明确痛经的病因。

鉴别诊断

治疗
痛经的治疗原则为缓解症状,针对发病机制,原发性痛经可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调节、改善情绪、药物治疗等治疗,而继发性痛经最重要的是查明原发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要进行手术治疗。
家庭处理
  • 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

  • 经前期及经期少吃生冷和辛辣剌激性强的食物,尽量清淡饮食。

  • 重视心理治疗,消除紧张和顾虑可缓解疼痛。

  • 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可以适当的参加劳动和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 防止受寒,在腹痛时可以在下腹部热敷,喝热的红糖姜水。

  • 戒烟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帮助。

到院治疗

药物治疗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 吲哚乙酸类,如消炎痛、炎痛。

  • 灭酸类,甲灭酸亦称扑湿痛,氟灭酸亦称抗炎灵。

  • 苯丙酸衍生物,对异丁苯丙酸称布洛芬;甲氧萘丙酸钠盐亦称萘普生。

  • 保泰松类,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上述4类药物都能很快吸收,在行经的头48小时内服用即可,但因月经来潮时间常有差异,一般宜在月经的前3天给药,以保证疗效,缓解率在70%左右。如将上述药物更换使用,有效率可达90%。有消化道渍疡及对上述药物过敏者禁忌。副反应较轻微,多数均能耐受,其中只有消炎痛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还可发生头晕、疲乏虚弱感、头痛等症状,以致治疗中途停药者较多。

性激素类药物

  • 抑制排卵,痛经主要发生在有排卵周期可试口服短效避孕药,以抑制排卵,用法同避孕方法;可减轻症状。也可口服安宫黄体酮、炔诺酮或甲地孕酮,每日1次,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连续20-22天,共3隔周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年较长者均可使用。

  • 雌激素,常用于子宫发育欠佳者。每晚服用戊酸雌二醇1~2mg,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脤用,连服20天,重复3个周期。此法能抑制排卵,亦能促使子宫发育,但应随访。

  • 孕激素,治疗膜性痛经。通过补充孕激素,使与雌激素重新恢复平衡,月经期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情况以碎片状剥脱,可减轻子宫因痉挛性收缩所造成的疼痛。

止痛解痉

口服可待因或颠茄合剂,必要时注射阿托品0.5mg。最好不用或少用杜冷丁、吗啡等,以防成瘾。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治疗痛经不仅疗效佳,副作用小,还可预防其发作,近年颇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取得较快的发展。其中针刺治疗无论辨证取穴还是采用单穴或特别针法针刺治疗痛经疗效迅速而显著,可以起到立即止痛的效果;针药结合可用于单独针刺或药物疗效不明显的顽固性痛经;耳针治疗痛经操作简便、痛苦小,更易为患者接受。

对症治疗

继发性痛经通常为对症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病理是异位的内膜在女性激素的作用下引发生周期性出血,因血不循常道,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蓄积于病灶局部。因此,对此种原因引起的痛经,目前多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反加法进行治疗,或进行腹腔镜下手术切除病灶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

气滞血瘀

  • 治疗原则,行气导滞、活血化瘀。

  • 膏方方药,当归、桃仁、炙香附、槟榔、桑寄生、赤芍、白芍各、红花、川楝子、鸡血藤、焦神曲、川芎、丹参、延胡索、泽兰、生地黄、益母草、木香、川牛膝、生甘草。

  • 加减,如每次痛经都伴有呕吐者,加制半夏、生姜、吴茱萸;如小腹冷痛拒按者,去赤芍、生地黄、加肉桂、小茴香、乌药;如盆腔炎严重者,加红藤、牡丹皮、败酱草。

气血不足

  •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

  • 膏方方药,党参、川芎、黄精、女贞子、川、怀牛膝各、延胡索、 焦神曲、陈皮、黄芪、白芍、仙鹤草、桑椹、炙香附、五灵脂、龟甲胶、当归、熟地黄、 墨旱莲、丹参、川棟子、木香、阿胶。

  • 加减,如小腹冷痛、喜按、喜暖者,加艾叶、紫石英、肉桂;如腰膝酸软疼痛者,加桑寄生、五加皮、巴戟天。

饮食

痛经患者的饮食调理十分重要,总体要避免生冷刺激食物,以清淡、温热饮食为主,可遵医嘱多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桂圆、陈皮、当归、吴茱萸等,但具体饮食调理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饮食调理
  • 痛经患者在经前期应多吃活血化瘀、理气疏肝的药食,如陈皮、大米、眉豆等。

  • 行经期要少吃生冷和辛辣剌激性强的食物,尽量清淡饮食,多吃偏于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吴茱萸、桂圆、当归、羊肉、姜等。

  • 经后期要多吃滋补要食物,如羊肉、阿胶、黄芪等,可以煮粥吃,或是炖肉食用。

  • 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食物,如粗粮、奶类、豆类等。

  • 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多饮水,多食蔬菜,可以进食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食物,如马齿苋、鱼腥草、苋菜等。

  • 少吃酸涩食品,包括米醋、草莓、樱桃、芒果、柠檬等。

  • 不吃生冷寒凉食品,如各种冷饮、 冰镇饮料、生拌凉菜、梨、柿子、西瓜、马蹄等;不吃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胡椒、辛辣调味品等,否则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导致痛经程度加剧。

护理

痛经患者在生活上进行相应的护理,这对于患者十分必要,尤其时对于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通过对饮食、生活习惯、心理情绪等方面的调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痛经,对症状的消除或疾病的恢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日常护理
  • 避免受凉,注意天气变化,多添衣物,注意腹部保暖。

  • 清淡温热饮食,避免寒冷、刺激、油腻等食物,注意饮食多样化,保证营养。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和熬夜,适当运动,调节心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可在经期前进行腹部热敷、口服中药等预防痛经症状发作,必要时及时就诊。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痛经的发作时间、频次、疼痛程度、经血颜色等,以及是否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厥及虚脱等症状。注意区分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症痛经,若是原发性痛经,多在有性生活或分娩后会自动消退,若是继发性痛经,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发病进行治疗。

心理护理

痛经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家人应细心、耐心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缓解症状,可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

预防
预防措施
  • 注意营养均衡,避免生冷刺激食物的过量摄入,多吃药食同源的温热食物。

  • 调节心情,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痛经发作。

  • 对于频繁发作痛经者,注意防寒保暖,可在经前进行热敷、针灸、口服活血化瘀、止痛药物等对症预防痛经发作。

  • 对于继发性痛经者要及时对症治疗,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王艳英.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07):205-207.

[2]陈琼,张婷婷.原发性痛经相关因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3,34(020):3208-3211.

[3]郑雪凌.痛经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6.

[4]斯日古楞.痛经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S5):88-89.

相关问答
痛经是什么
"痛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症状,是指月经前后或者月经期出现的下腹部的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者其他不适,症状严重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到痛经的90%以上。而继发性的痛经是指由盆腔器质性的疾病引起的痛经,最常见的比如盆腔炎症,或者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疾病引起的痛经。\n原发性痛经主要跟月经来潮的时候,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系。如果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出现了痛经,就可以使用治疗痛经的止痛药,常用的比如布洛芬或者双氯芬酸钠都可以。但是双氯芬酸钠有口服,也有肛门用的栓剂,都会有很好的治疗痛经的效果。如果再严重的人,也可以肌肉注射654-2针来缓解疼痛。\n如果有器质性病变,也就是继发性痛经这种情况,一定要治疗引起痛经的原发疾病,比如有盆腔炎就要抗炎处理,在急性期的时候可以口服抗生素,一般可以吃7-10天。再吃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常用的也有很多,比如桂枝茯苓胶囊、妇科千金片等等。也有治疗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比如丹莪妇康煎膏、散结镇痛胶囊等中成药。当然也可以用高效孕酮或者避孕药来治疗子宫腺肌症,抑制病灶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治疗痛经。没有生育要求的人有性生活,可以上曼月乐环。因为曼月乐环可以定期每天都释放一定量的孕激素,可以明显缓解痛经,抑制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