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普通外科 王炜煜审核认证
皮下出血是指出血于皮下,表现为皮肤出现压之不会褪色的青紫色斑点。外伤引起的皮下出血,一般会逐渐吸收;若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只要有轻微触碰即可发生大块皮下出血,甚者无损伤也可出现自发性皮下出血,多见于造血系统疾病、重症感染、毒物或药物中毒、血管损害性疾病等。
皮下出血的诱发原因很多,包括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疫病因素以造血系统疾病最为多见,非疾病因素的皮下出血常由于外伤所致。
皮下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目的为止血和缓解症状。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皮下出血的发生,包括饮食调节、休息规律、注意卫生、注意防护减少外伤等。
皮下出血主要是由疾病因素与非疾病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因素主要为血管因素或血小板因素异常所致。非疾病因素也可导致皮下出血,如外伤、抽血、药物等。
指毛细血管壁的损害,使血液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而造成皮下出血。常见于过敏性紫瘢、老年性紫瘢、单纯性紫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包括血小板减少和质的异常,从而影响凝血功能,出现皮下淤血,常见疾病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伤寒、败血症、麻疹、流脑等严重感染以及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尿毒症等也常使血小板减少,引起皮下出血。
外伤所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皮下出血,一般可自行消退。
在抽血时,由于按压不当,导致血管中的血液溢出,也可造成皮下出血。
一些放射性物质、化学物品(苯、抗肿瘤药物)破坏巨核细胞而影响血小板生成,药物如奎尼丁、阿司匹林、潘生丁、肝素、抗凝片可阻止血小板过多,从而导致凝血功能下降造成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的面积可大可小,因血液已从血管内溢至皮下,所以按之不退色,可略高于周围皮面。刚出现时颜色较红,2~3日后渐转为紫色、黄褐色,以至消失。
出血直径小于2mm。
出血直径3~5mm。
出血直径大于5mm。
片状出血且有皮肤明显隆起。
皮下出血有时是像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也有时是手掌大小的片状出血。皮下出血的颜色开始时是红色,随后变为紫色,2~3日后变为茶色,然后渐渐消退。皮肤淤点或淤斑大小不等,分布不匀,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不疼痛。
皮下出血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常见病因的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皮下出血,同时还可能出现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在皮下出血的同时多伴有贫血、头昏、乏力等情况。
红斑狼疮的患者可出现皮下出血,同时还可能出现皮肤蝶形红斑等症状。
皮下出血反复出现或出血面积大时,易出现贫血。
若出现以下警示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相关处理。
皮下出血超过1周无好转迹象,且进行性加重,或反复发生。
皮下出血伴有发热、头晕、乏力等症状。
外伤所致皮下大面积出血(出血面积大于5mm)时需立即就医。
患者年龄?
皮下出血多久了?
症状有减轻吗?
可否受过什么外伤?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
平时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有什么基础病史吗?
医生会首先观察患者皮肤状态,对出血部位、颜色、性质做出初步判断。体格检查为医生后续检查提供了依据。
针对皮下出血,临床常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检查、血小板黏附试验、血小板凝聚试验等,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贫血及检测患者血小板功能,可有助于对出血性及疾病的诊断。
临床上常见于毛细血管镜检查,通过像毛细血管内打造影剂,然后进行CT扫描,以判断毛细血管是否有病变及损伤。
体格检查中发现患者皮肤有淤点、紫癜、斑块等,则可判断为皮下出血。
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可协助判断皮下出血的病因。
皮肤红肿是指皮肤出现红肿或者红斑,常是由于皮肤感染引起的,还可见于外伤及过敏。其一般压之褪色,血常规常提示有炎症反应,凝血功能正常。而皮下出血压之不褪色,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皮下出血后需及时前往医院明确病因,当得到具体诊断时,可遵医嘱在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减少外伤,减少感染的风险。
皮下出血一般需找到具体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皮下出血可局部使用止血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血管加压素、凝血酶、云南白药等。应用降低血管壁脆性和通透性的药物以及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可有效止血,如维生素C、酚磺乙胺、维生素K等。
血小板减少症造成的皮下出血应由病因决定是否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可应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中的全长糖基化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严重血小板缺乏的患者可选择血小板输注治疗。
血管性、血小板性出血应采用压迫止血。浅表皮肤的创伤处可局部加压包扎。
采用冷物或冰块冷敷可使血管收缩,有利止血,还可减少出血诱发的局部炎症反应。冰敷的效果可能更好,但需注意冰块或冰袋不得直接放在皮肤上,应该隔以毛巾,以防冻伤。
脾切除术可使血小板破坏减少从而增加血小板数目,达到止血的效,适用于脾功能亢进等疾病。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选用血浆置换术以迅速清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产生的大量自身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刺激产生的炎性介质等。
皮下出血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搭配。饮食应保持适量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勿饮酒。
皮下出血患者可适量食用一些鸡蛋、瘦肉、白菜、南瓜、油菜、花生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饮食应清淡,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如烧烤、炸鸡、麻辣烫等。
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皮下出血患者在生活上进行相应的护理,如保证皮肤清洁、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适量运动、注意生活规律等,可促进症状的恢复。
皮下出血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要挠抓皮肤,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引发皮肤感染。
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私自用药,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禁烟禁酒,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适量运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
若患者皮下出血不见好转或反复出现,且出血面积变大,应及时复诊。
皮下出血容易使患者产生紧张、低落、焦虑等不良心理,家人需及时进行疏导,并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皮下出血的产生,以及预防皮下出血所带来的并发症。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经常洗澡,选择穿宽大柔软的内衣,减小摩擦,避免皮肤损伤。
如外伤导致的皮下出血应及时进行冷敷、包扎等处理,避免出血面积扩大。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平日适量进行运动,增加机体抵抗力。
如患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并遵医嘱进行复查。
[1]刘铁军撰稿.家庭医生百科[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03:28-29.
[2]张汝建.诊断学第2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7:91.
[3]王莉莎,赵仲龙主编.家庭常见病症速诊快治[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6:115-116.
[4]王红美主编.小儿出血性疾病[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0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