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周中银审核认证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类型,是多种原因导致胰腺激活,作用于胰腺组织,产生局部炎症反应,可伴有其他脏器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病情凶险,可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及胰腺局部并发症,死亡率高。
腹剧痛、呕吐、恶心、发热、低血压、休克
仅伴有胰腺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而无器官衰竭和胰腺坏死。
有可在48小时内恢复的器官衰竭,且胰腺坏死呈无菌性。
器官衰竭>48小时未恢复,或者胰腺坏死呈感染性。
器官衰竭>48小时未恢复,累及循环、呼吸、肾、肝衰竭等多器官,且出现感染性胰腺坏死。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因不明,可能与胆道疾病、酗酒、过度饮食等因素有关。其中,胆道疾病多见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胆管肿瘤、胆道感染等;过度酗酒可诱发此病,酒精可促进胰腺分泌,激活炎症反应,引发胰腺细胞损伤。
由于胰管与胆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一旦出现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胆管肿瘤、胆道感染等,将容易同时使胰管流出道不通畅,胰管内压升高导致胰腺自身组织消化诱发此病。
酒精可促进胰腺分泌,当胰管流出道不通畅,即可使胰管内压升高,引发腺泡细胞损伤。同时酒精可在体内产生大量活性氧,也有助于激发炎症反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更容易获得脂肪。当过度饮食,尤其是过食荤食,就容易导致急性胰腺炎,诱发此病。
感染可继发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甲型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在出现全身炎症反应时,作为受损的靶器官之一,胰腺也可有炎症损伤,进而出现急性出血型胰腺炎。
如节庆期间进食过多,暴饮暴食,过食荤腥,容易诱发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腹部钝挫伤、手术等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严重血液循环障碍,诱发此病。
酒精可促进胰液分泌,当胰管不能充分引流时,可引发胰腺细胞损伤,因此大量饮酒可能诱发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患者本身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甲状旁腺肿瘤、维生素D过多等,导致高钙血症时可致胰管钙化,促发本病。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发病率为每4.8/10万至24/10万,成年人居多,平均发病年龄55岁。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为10%~20%。
青壮年男性,长期酗酒及饮食过度,容易诱发此病。
腹腔手术可能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严重血液循环障碍。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典型症状为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伴有中上腹压痛、肠鸣音减少、上腹部包块、皮肤黄染等体征,严重时可并发急性腹膜炎、胰腺假性囊肿、左侧门静脉高压等症。
表现为突发的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可向腹部或背部发射。
炎症介质刺激患者胃肠道,可能影响肠蠕动功能,使肠道内容物不能顺畅排出,造成腹胀。
由于炎症刺激肠壁,导致肠蠕动减慢,从而出现恶心、呕吐。
伴有中上腹压痛、肠鸣音减少、上腹部包块、皮肤黄染等体征,严重时可出现肠麻痹及休克症状。
由于急性胰腺坏死及胰液外溢,常引起急性腹膜炎。
由于急性胰腺坏死导致外溢的血液和胰液进入胰周组织,或进入小网膜囊内发生包裹而形成的囊肿。由于囊肿为胰腺周围组织包囊形成,囊壁内没有上皮细胞,故称假性囊肿。
胰腺脓肿是由于胰周积液、胰腺假性囊肿和胰腺坏死感染共同发展而成的。
左侧门静脉高压是由于胰腺坏死严重,大量渗出,假性囊肿压迫和迁延不愈的炎症,导致脾静脉血栓形成,继而出现脾大、胃底静脉曲张。
胰腺坏死分为单纯胰腺实质坏死、胰周脂肪坏死以及胰腺实质伴胰周脂肪坏死,它们的发生概率分别是5%、20%及75%。
以上消化道出血多见,出现呕血、黑便等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微循环中首先会发生广泛而散在地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积或血液凝固,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继而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被激活,出现全身广泛的出血。
既往有胆道疾病或胰腺炎史或长期酗酒的人,若出现持续腹部疼痛、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等症,需要及时就医,一般到消化内科就诊,行血常规、血清淀粉酶等检查,进行积极治疗。本病还应与急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相鉴别。
长期酗酒史的人,一旦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既往有胆道疾病或确诊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若见持续腹部疼痛、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的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本病首先考虑就诊于急诊科。
若症状较轻、发病缓慢,可考虑就诊于消化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腹痛部位在哪?
发病前有无暴饮暴食?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说明有感染或炎症。
C反应蛋白>150mg/L,提示炎症反应。
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一般在起病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达到高峰。血尿淀粉酶可有持续增高或因胰腺广泛坏死而不升高。
常于起病后24小时内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在血清淀粉酶的活性已降至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时,血清脂肪酶检测常作为辅助指标。
是急性胰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腹部增强CT扫描,用以评估有无局部的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的存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会出现大量的液体渗出、盆腹腔积液、由于肠麻痹所引起的肠管扩张等表现。CT检查显示胰腺肿大,边缘不规则,腺实质密度不均匀,周围有渗出现象。
血糖>11.2mmol/L,血钙降低<1.752mmol/常提示胰腺坏死。
腹腔穿刺可有血性渗出现象。
典型症状——突发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
淀粉酶或脂肪酶>正常值上限3倍。
MRI显示胰腺内有灰白色或白色斑块的脂肪组织坏死,出血严重者,则胰腺呈棕黑色并伴有新鲜出血,坏死灶外周有炎症细胞浸润。
腹腔积液穿刺为血性。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一般可以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其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但通常低于正常值的2倍。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淀粉酶或脂肪酶>正常值上限3倍。
消化性溃疡穿孔大部分有既往相关溃疡病史,做X片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为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断的金标准,这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不同。
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腹痛是阵发性的,而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腹痛是持续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加重。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会出现腹胀、肠鸣音亢进、不排气。做X片检查,急性肠梗阻X线可以看到气液平面,这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不同。
早期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应先积极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配合营养支持。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继发感染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禁食,同时进行胃肠减压。
液体复苏,急性胰腺炎造成全身炎症反应时,造成血容量丢失,此时考虑进行大量补液或者输注血浆。
营养支持,常应用鼻胃管输入营养液。
器官功能维护,如合并呼吸衰竭,用面罩吸氧;合并肾衰竭,行持续肾脏代替疗法。
如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应积极通过内镜或手术治疗,治疗胆囊疾病。
杜冷丁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用于治疗剧烈腹部疼痛,但连续应用亦会成瘾。
抑肽酶可抑制胰腺活性,用于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生长激素不仅可以抑制胰腺分泌,更可以控制胰腺及全身炎症反应,如奥曲肽。
考虑环丙沙星,此药能渗透进胰腺组织,目的是预防和防止肠道菌群移位所致的感染。
切开胃结肠韧带和胰腺包膜,在网膜囊及腹腔内置多根引流管。
充分切开胰腺包膜,清除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腹腔内放置多根引流管。
胰腺坏死局限者,可行规则性胰体尾部或颈部切除,胰腺切除区放置引流。
胆道引流、空肠营养性造口或胃造口术。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后,预后一般良好,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重症患者死亡率一般在15%。在术后2~3周患者应到医院检查有无并发症,并积极针对诱因进行治疗。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本病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后,一般可以痊愈,但部分患者可演变成慢性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痊愈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如果治疗不及时,住院病死率15%。
术后2~3周,患者来医院进行复查血常规、尿淀粉酶,检查有无并发症,并积极针对诱因进行治疗。以后每3月复查1次。若有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平素饮食应少食多餐,饮食要清淡,减轻患者的胃肠道负担,禁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以免增加肠胃负担。手术患者应注意术后由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并且患者要注意禁烟、酒。
宜食清淡、有营养,而且要易于消化,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要吃米汤、菜汤。而且多吃水果、蔬菜,患者的营养需求一方面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也不加重患者的胃肠道负担,也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恢复。
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葱、姜、蒜等;患者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辛辣刺激食物增加胃液分泌,加重胰腺负担。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酒精对该病影响较大,需要忌酒,在治疗期间,应对患者的胰腺微循环、肾、心功能进行密切监测。
在使用镇痛药物杜冷丁时,应注意避免成瘾。
酒精可促进胰腺分泌,是本病诱发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注意不要饮酒。
治疗期间对患者胰腺微循环、肾、心、脑功能进行检测,监测病情发展程度。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如果有胆道疾病和胆结石患者应每年体检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青壮年男性等尽量避免长期酗酒,日常应注意饮食习惯、禁烟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有胆道疾病和胆结石患者应每年体检一次,测量胰腺炎的功能,预防此病发生。
青壮年男性等尽量避免长期酗酒、吸烟。
平时应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对于肥胖及患胆胰疾病患者应忌油腻,保持清淡饮食习惯。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等能引起本病的有关疾病,如胆道系统结石,预防胆道感染。
4521点赞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林等.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7):531-537.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2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