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声带息肉

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叶林峰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声带息肉好发于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为半透明、白色或者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是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之一。多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也可以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部分可发生于一次强烈发声之后。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声嘶,声带息肉巨大的患者堵塞声门可以引起吸气性喉喘鸣和呼吸困难。通过喉镜检查可以进行临床诊断,诊断声带息肉后应采用手术切除。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polypofvocalcord
疾病别称
公鸭嗓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声音嘶哑、吸气性喉喘鸣、呼吸困难

好发人群
教师、演员、歌唱家
鉴别诊断
声带小结、喉癌
常用检查
喉镜检查
病因

声带息肉多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如歌唱演员、教师,以及喜欢喊叫的职业人和儿童。目前认为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是声带息肉的重要病因,也可以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部分可发生于一次强烈发声之后。声带息肉好发于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为半透明、白色或者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是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之一。

主要病因

长期用声过度

歌唱演员、教师等职业原因,长期过度用嗓,易导致声带息肉。

用声不当

喜欢喊叫的职业人、儿童等,不恰当的发声习惯易导致声带息肉。

上呼吸道感染

部分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声带息肉。

诱发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等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并在疾病期间过度用嗓,更易诱发声带息肉。

有害物质刺激

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物质会刺激咽喉部,易诱发声带息肉。

内分泌紊乱

女性患者长期服用避孕药,怀孕等情况造成激素波动,易诱发声带息肉。

流行病学

近年来,以“声带息肉”就诊的患者有所增多,但仍缺乏全国范围内准确的发病情况统计。声带息肉多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如歌唱演员、教师,以及喜欢喊叫的职业人。

好发人群

职业用声的人

歌唱演员、教师等职业原因,长期过度用嗓,易导致声带息肉。

用声过度、不当的人

喜欢喊叫的职业人、儿童等。

症状

声带息肉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声音音调的改变,以声音嘶哑为主。

典型症状

声带息肉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较长时间的声音嘶哑,其程度与息肉的大小以及部位有关,通常息肉大者声音嘶哑程度较重,反之声嘶轻。大息肉可以引起失声,因声音嘶哑演员不能唱歌或者教师无法上课。声带息肉巨大者可以堵塞声门,引起吸气性喉喘鸣和呼吸困难。

其他症状

声带息肉巨大者可以堵塞声门从而引起。

就医

声带息肉早期仅仅表现为程度较轻的声音嘶哑,不影响生活工作时往往被忽略。而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不能发声而影响工作生活。对于有疑似声带息肉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 当出现声嘶时,应当及时就医。

  • 当出现失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嗓子不舒服患者会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

  • 如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会优先就诊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声音嘶哑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呼吸困难等)

  • 从事什么工作?平时是否用嗓过度?

  • 平时喜欢吃辣吗?是否吸烟、饮酒?

  • 最近是否感冒过?

需要做的检查

喉镜检查

可见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为半透明,白色或者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有助于明确声带息肉的大小、位置和数量。

喉音功能评估

有助于明确患者声音嘶哑的程度,以便后续治疗。

病理学检查

发现声带息肉后进行手术切除,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其性质。

诊断标准
  • 出现典型的声带息肉的临床症状,即声音嘶哑。

  • 喉镜检查见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出现半透明,白色或者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

鉴别诊断

声带小结

声带息肉与声带小结位置相近,均位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声带小结为双侧结节状突起,表面光滑,有坚实感。而声带息肉颜色为半透明或者粉红色。

声带囊肿

声带囊肿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有波动感,可通过喉镜检查与声带息肉进行鉴别。

喉结核

喉结核多位于喉的后部,主要表现为喉黏膜水肿、充血、苍白。而声带息肉位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可以此进行鉴别。

喉癌

喉癌患者也可出现声嘶但是呈进行性加重,伴有淋巴结肿大。喉镜检查可见位于声带的菜花样或结节状肿物,表面不光滑,多发生于老年男性,而声带息肉是白色或者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

治疗

声带息肉属于良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预后十分重要,声带属于发声器官。延误治疗对患者日后基本生活影响较大,诊断为声带息肉后应当及时采用手术切除。

治疗周期
声带息肉短时间内可恢复。
药物治疗

声带息肉发病早期可以使用激素制剂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缓解黏膜充血、水肿。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息肉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多数声带息肉需要手术切除,手术前后还需要注意矫正不良的发音习惯,避免噪音滥用。电子喉镜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后禁声2周,遵医嘱雾化吸入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

其他治疗

患者在手术前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纠正不良的用嗓习惯,学习科学发声方法,在负重物时要注意避免屏气过猛过久。

预后

声带息肉属于良性疾病,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大部分可以完全治愈,不影响患者远期寿命。但是声带属于发声器官,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发声。这时对某些职业影响较大,甚至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能否治愈

经过临床治愈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患者积极治疗声带息肉,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患者要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到医院进行复诊,查看恢复情况,后期无不适可以不用复诊。

饮食

声带息肉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饮食不当加重病情。另外,术后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饮食调理,以促进伤口恢复。

饮食调理
  •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 术后避免食用油腻、煎炸、辛辣的食物,以及干硬、过烫的食物,尽量减少对声带的刺激。

  • 戒烟、戒酒,多饮水,有助于舒缓咽喉部不适。

护理

声带息肉患者注意不要过分紧张,注意休息,并注意不要用嗓过度。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多喝水,多运动。

日常护理
  •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分紧张。术后注意绝对禁声3~5天,不要用嗓过度,避免无节制的大喊大叫以及长时间讲话。

  •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日常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注意开窗通风,避免与有害气体、粉尘等接触。

病情监测

声带息肉患者无不适可以不用复诊,注意出现声嘶等症状时及时进行喉镜检查。

心理护理

要放松心情,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转移注意力来调整心情,不要过分紧张。

特殊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后注意禁声,并应用抗生素,避免感染。

预防

声带息肉患者应当注意合理用声,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过度用声,不能避免时可以选择使用扩音器等工具帮助发声。

早期筛查

需要患者家属及患者注意自身的声音变化,及时发现是否有声音嘶哑等,及时进行调整。并及时就医,发挥预防的作用。

预防措施
  • 用嗓过度的职业人群日常需注意合理用声,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过度用声,必要时可选择使用扩音器等工具帮助发声。

  • 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佩戴口罩等措施避免与粉尘、有害气体接触。

  • 积极进行运动锻炼,以提高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若出现感冒、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Snow JB,Wackym PA.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17版.李大庆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刘蓬.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