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中间葡萄膜炎

本词条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聂红平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中间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炎症性和增殖性疾病。其起病隐伏,通常表现为慢性炎症的过程。症状轻者无明显不适,重者眼前似有阴影飘浮,视物模糊,暂时性近视。若出现黄斑囊样水肿,并发白内障时,视力可明显下降,少数有目赤疼痛等症状。

就诊科室
眼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intermediate uveitis
疾病别称
后部睫状体炎、周边葡萄膜炎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黄斑病变、并发性白内障、视网膜新生血管膜、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增殖性病变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眼前黑影、视物模糊、眼痛、眼红、畏光

好发人群
少年、儿童及青壮年
常用药物
地塞米松、曲安西龙、醋酸泼尼松龙、泼尼松、苯丁酸氮芥
常用检查
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三面镜、眼B超
疾病分类

睫状体平坦部炎

临床上常见,表现为玻璃体基底部雪提样病变、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血管炎等。

玻璃体炎

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表现为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炎性细胞。

病因

中间葡萄膜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见发病因素可能与过敏因素、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多发性硬化等因素或疾病相关。

主要病因

葡萄膜炎是一种病因类型非常复杂的疾病,致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是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创伤等。中间葡萄膜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特发性居多,一般认为该病可能为发生于前驱感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诱发因素

引起中间葡萄膜炎的诱发因素较多,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等感染因素,对尘螨、花粉等过敏,或外伤、疲劳、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感冒,以及多发性硬化等全身病变等。

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少年儿童及青壮年,男女发病比例相似。可发生于任何种族,双眼受累者居多,占整个葡萄膜炎的0.1%~15.3%。

好发人群

本病多发于少年、儿童及青壮年,男女发病比例相似。

症状

中间葡萄膜炎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眼前黑影飘动、视力下降,少数患者有畏光或外部炎症,双眼受累最常见,少数患者出现眼痛和眼红。

典型症状

症状轻者无明显不适,重者眼前似有阴影飘浮、视物模糊、暂时性近视。

其他症状

当中间葡萄膜炎患者黄斑视乳头受累,或出现并发性白内障时,可有明显的视力下降,少数患者出现眼痛和眼红。

并发症

黄斑病变

黄斑囊样水肿最常见,还可以出现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等改变。

并发性白内障

较常见,早期表现为晶状体后囊下混浊,后期表现为晶状体全混浊。

其他

中间葡萄膜炎还可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膜、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增殖性病变、视网膜脱离等。

就医

在出现其他原因难以解释的晶状体后囊下混浊、黄斑囊样水肿等情况时,可能为中间葡萄膜炎,应仔细检查是否有飞蚊症。对于有疑似中间葡萄膜炎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

就诊科室
  • 大多数中间葡萄膜炎患者去眼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可到神经内科等相应科室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症状前来就诊的?

  • 眼部症状是一过性的还是持续的?

  • 目前有什么眼部症状?(如眼前黑影、眼红、眼痛等)

  • 既往有无其他的眼部?

  • 有无全身病史?

  • 除了眼部症状,有什么其他症状吗?

需要做的检查

视力检查

了解患者的视力。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明确患者角膜、前房、虹膜等眼前节情况。

检眼镜、三面镜、眼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睫状体、视网膜及玻璃体病变。

诊断标准

根据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等检查结果,如果发现玻璃体炎症细胞多于前房炎症细胞,玻璃体内典型的雪球状混浊,特征性的雪堤样病变等典型表现,以及伴有后囊下白内障、黄斑囊样水肿、视乳头炎、视网膜周边血管炎等并发症时,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多发性硬化

常伴有视神经炎,磁共振显示脑白质有散在的脱髓鞘斑块,脑脊液中白蛋白增多、白细胞增多等,无典型的玻璃体雪球样混浊。

Fuchs综合征

常伴有虹膜异色、中等大小或星状KP,不伴有雪堤样改变等。

治疗

由于中间葡萄膜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总体而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并且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保护患者视力。

治疗周期
对于视力>0.5的中间葡萄膜炎且无明显前段炎症的患者可以暂时不给予治疗,进行定期观察;对于视力<0.5、炎症明显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有活动性炎症的患者,治疗方法如下:

单眼受累者

应给予糖皮质激素后眼球筋膜鞘下注射,可选用地塞米松、曲安西龙或醋酸泼尼松龙。

双眼受累者

宜选用泼尼松口服,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减量,用药时间一般宜>0.5年。在炎症难以控制时,可选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等,由于需长时间治疗,在使用此类药物过程中应注意全身毒副作用,前两种药物可引起不育,对有生育要求者应禁用或慎用。

眼前段受累者

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剂和睫状肌麻痹剂局部点用。

手术治疗
  • 可行睫状体扁平部冷凝。

  • 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可行激光光凝治疗。

  • 玻璃体切除术可清除玻璃体内炎性介质、有毒有害物质及抗原等,有助于控制顽固性炎症。

其他治疗

对于已确诊为梅毒、结核等感染的患者,应给予抗感染治疗。

预后

中间葡萄膜炎有自愈的可能,病变有时呈复发与缓解交替的过程,常常于活动10~15年后处于静止,及时正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

能否治愈

中间葡萄膜炎有自愈可能。反复发作的中间葡萄膜炎经过及时正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能活多久

中间葡萄膜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中间葡萄膜炎需要根据眼部情况定期复查,复诊的间隔时间为一周到三个月不等。

饮食

中间葡萄膜炎患者要平衡膳食,避免进食辣椒、胡椒等辛辣食品,注意戒烟戒酒,尽量选择易于消化的食品,禁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对于口服激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胃肠道保护。

饮食调理
  • 避免进食辣椒、胡椒等辛辣食品。

  • 患者应高蛋白饮食,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豆制品、菌类、蔬果。

  • 戒烟戒酒,这些很可能会加重病情。

  • 尽量选择易于消化的食品,低盐饮食,禁食生冷、油腻食物。

  • 对于全身应用激素治疗的患者,要注意对胃肠道加强保护,适当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

护理

中间葡萄膜炎患者的日常护理要尽量减轻眼部炎症,改善患者视觉质量,减轻因中间葡萄膜炎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指导患者了解各类激素、免疫抑制剂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尽量减轻药物副作用;指导患者加强运动,强身健体,避免受凉,增强免疫力。

日常护理
  • 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 保护眼部,避免眼部受伤。

  • 加强运动,强身健体,避免受凉,增强免疫力。

  • 勿去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被传染感冒等疾病。

病情监测

定期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眼部B超、眼底等检查,检测患者前房、玻璃体及睫状体的病情变化。

特殊注意事项
  • 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眼部相关指标及肝、肾功相关指标。对于口服激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尤其要注意眼压检查及胃肠道保护。

  • 完善全身检查,排除全身性免疫病变所致中间葡萄膜炎。

预防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中间葡萄膜炎疾病的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尤其针对青少年出现眼部不适,需及时到眼科就诊,以排查中间葡萄膜炎。

早期筛查

对出现眼前黑影、视物模糊、眼痛、眼红、畏光、流泪等症状的患者,尤其针对青少年出现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眼部不适情况时,需及时到眼科就诊以排查中间葡萄膜炎。

预防措施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有面部感染性疾病应积极治疗。

  • 规律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用眼。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赵勘兴,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8-169.
[2]杨培增.葡萄膜炎诊断和治疗[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