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 孙苏欣审核认证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妊娠期间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缺乏,从而引起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包括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和低甲状腺素血症三种类型。妊娠甲减多表现为孕产妇早产、流产,及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胎儿神经发育低下等妊娠并发症,对女性和胎儿健康危害巨大。因此,目前甲状腺功能检测已纳入孕妇优生优育监测指标。
乏力、困倦、畏寒、便秘
临床甲减主要是患者进行甲功检查的时候,发现结果出现异常改变,同时也有临床症状出现,将这种情况称为临床甲减。
亚临床甲减是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为甲减。该病是因为多种原因而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导致的内分泌疾病,患者通常在无甲减症状或有轻微的甲减症状时,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也可称为轻微型甲减。
对于碘营养良好的孕妇,血清甲状腺激素的下降程度往往维持在边缘水平,如果存在中度或明显缺碘的情况下,即可发生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导致低甲状腺素血症。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术后和131I放射性治疗后是妊娠合并甲减的常见病因。另外,产妇的年龄、生育史、妊高症、糖尿病等也是引起产妇发生妊娠甲减的主要因素。
妊娠甲减患病原因与普通人群相似。
约占90%以上,系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
炎症,可由免疫反应或病毒感染所致;病因不明,尤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较多见,亚急性甲状腺炎甲减一般属暂时性。
放疗,131I治疗后或颈部疾病放射治疗后。
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
缺碘引起,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少数高碘地区也可发生甲状腺肿和甲减长期大量碘摄入者,可引起甲减,其发病机制不明。
甲状腺髓样癌或甲状腺内广泛转移癌。
药物,如锂、硫脲类、磺胺、对氨柳酸等药物可抑制甲状腺素合成引起甲减。
下丘脑或腺垂体有炎症、肿瘤、手术或放射治疗产后大出血,引起腺垂体缺血,可因促甲状腺释放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而致T3、T4合成及分泌减少形成甲减。
患者垂体和甲状腺均分泌正常,而外周靶组织器官受体有缺陷,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产生抵抗,临床出现甲减表现,需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国内一项针对4165例妊娠妇女妊娠甲减的调查研究显示,发病率为8.64%,其中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占比分别为16.94%和83.06%,临床甲减中,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占比为22.95%、34.43%、42.62%,亚临床甲减中,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占比为22.74%、26.42%、50.84%。
妊娠期可引起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甲状腺结合蛋白生成,进而减少甲状腺素,增加甲减发生概率。甲减与激素水平异常存在密切联系,而流产可引起机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异常。
据统计,产次越多,妊娠期甲减发生概率越高。推测与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有关。
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妊娠期甲减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属于代谢性疾病,可引起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异常,而甲减属于低代谢综合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因而高血压可增加妊娠期甲减发生概率。
糖尿病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导致清蛋白随尿液排出,甲状腺激素也是随尿液排出,从而减少其合成,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可增加尿液中T3、T4排出量,降低甲状腺素水平,从而增加甲减发生率。
孕妇由于年龄增加,身体机能降低,处于特殊生理状态时,可降低机体顺应性。妊娠期可增加对内分泌系统影响性,进而提高甲减发生概率。
文化程度越低,对妊娠期甲减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能掌握预防措施,导致甲减。
妊娠合并甲状腺低下,症状与甲减症状类似,患者可表现为疲乏、软弱无力、嗜睡、神清淡漠、反应慢等症状。
乏力、皮肤发凉、困倦、畏寒、便秘,进而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毛发脱落、食欲低下、体力下降、呼吸困难、体重增加及皮肤干燥,较重病例可出现黏液性水肿。肌肉骨骼受累可出现关节僵硬、疼痛等。大多数情况下,甲减很难仅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
患有妊娠甲减的产妇,发生早产、低体重儿、流产、死胎、胎儿神经发育异常等风险增加。
风险增加22%。
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女性,首先应控制好甲状腺功能,在甲状腺功能达标后,在准备怀孕,怀孕期间,每4周应检测一次甲状腺水平。
高风险产妇应在备孕前就开始检测甲状腺水平,孕后每4周检测一次甲状腺水平。
定期监测甲状腺素可在产检时同时进行,就诊于妇产科。
如妊娠期间初发的甲减,应就诊于内分泌科,请内分泌科医生诊治后制定治疗方案。
都有哪些不适症状?
妊娠多少周?
既往是否有甲状腺疾病?
妊娠前甲状腺功能怎么样?
做过检查吗?结果如何?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检查,是诊断甲减的最重要指标。
血清、FT3、FT4检查低于正常下限。
血常规,检测是否伴有贫血的情况。
尿碘监测。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亚临床甲减患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需要药物干预。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值>妊娠期参考值的上限(97.5th);FT4低于正常下限(2.5th);促甲状腺激素值>10mIU/L,无论血清FT4是否降低。
促甲状腺激素值>妊娠期参考值的上限(97.5h);FT4处于正常范围(2.5th-97.5th内)。
促甲状腺激素正常,FT4降低(多与身体内缺碘有关)。
一旦确诊为临床甲减,就应开始治疗,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治疗目标是:T1期0.1~2.5mIU/L,T2期0.2~3.0mIU/L,T3期0.3~3.0mIU/L,尽早达到上述目标。对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的亚临床甲减妊娠妇女,推荐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
左旋甲状腺素片,为单纯的L-T4片剂,合理恰当用量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通常无需手术治疗。
一般在妊娠期间应用药物替代疗法后,甲状腺功能控制良好者,大多不会发生不良妊娠的情况。妊娠时如果甲减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发生早产、流产,及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胎儿神经发育低下等妊娠并发症,孕妇生产子宫收缩无力等,偶可应急并发黏液水肿性昏迷,一旦发生,病死率可达20%。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甲减无法治愈,需要终身服药治疗。
只要甲状腺素水平控制良好,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应每4周监测一次甲状腺功能。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产妇,合理膳食非常重要,首先应该增加碘的摄入量,其次饮食应遵循高蛋白、低脂的原则,伴有贫血的孕妇,应注意补充维生素与含铁高的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妊娠期间应该增加碘的摄入量,鼓励摄入碘化盐以及含碘的食物。因此,孕妇应多补充含碘丰富的食物,如碘盐、海带、紫菜;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引起甲状腺肿大。
患者还应限制脂肪摄入,妊娠甲减患者因担心胎儿营养,往往摄入过多,但因血浆胆固醇排出缓慢,会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
妊娠合并甲减患者一般都伴有低蛋白血症,所以在平时应供给患者足够的蛋白,以改善病情。一旦出现蛋白质降低,即应补充必要的氨基酸,故应多食用蛋类、乳类、肉类、鱼肉等,并注意植物性蛋白与动物性蛋白的互补。
除此之外,患者还应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如大米、馒头、小米粥等,多食水果,保持大便的通畅。
贫血者应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补充维生素B12、叶酸等。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因水肿,多有体重增加的表现,因此限制钠盐摄入,可减少水钠潴留引起的水肿。
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在妊娠前和妊娠过程中如果能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及产时和产后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保护胎儿正常神经发育,预防并发症,改善孕产妇、围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愉快的接受治疗。
注意休息和适量活动,如存在长期浮肿,感觉障碍,应做好皮肤护理,避免感染。
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治疗。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激素水平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到医院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早住院治疗。贫血是甲减常见合并症,孕期注意监测血红蛋白,必要时给予抗贫血药物治疗,以提高孕妇对产时失血的耐受能力,减少产时及产后贫血的几率。
产后还要定时检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补充甲状腺激素,防止过量或不足。
服用甲状腺片时应与铁剂、钙剂和维生素等至少分开2小时以上服用,以防它们形成化合物,影响吸收。
产后对婴儿及时行新生儿筛查,现在大多采用滤纸干血斑标本,于婴儿生后3~5天内足跟部采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如为可疑病例,立即行静脉血测促甲状腺激素及其它检查以确定诊断,并需对患儿随时观察,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由于妊娠甲减会导致不良妊娠的后果,所以妊娠女性做好甲减的筛查十分重要。有甲状腺病史或甲减的高危妇女,应确保妊娠前甲状腺功能正常,妊娠期间,高危人群也应做好筛查。
有甲减病史或甲减高危妇女应确保妊娠前及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以减少各种甲减引起的不良结局。在妊娠期,以下4组属妊娠期甲减高危妇女,应做筛查。
孕前已明确甲减诊断并接受甲状腺素治疗者(孕期甲状腺素剂量需求增加)。
孕前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5%~10%育龄妇女有抗甲状腺抗体阳性伴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其中30%的妇女促甲状腺激素高于3mU/L,16%的妇女高于4mU/L)。
孕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值在正常上限。
孕早期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对上述高危妇女应及时监测促甲状腺激素。另外,对于有闭经、月经稀发、月经量多、不育、习惯性流产或不良产史,如妊娠早期胚胎停育、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围生儿死亡病史者,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育龄期妇女做好优生优育的知识普及,计划受孕,孕前做好各种疾病的筛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待甲状腺功能调节至正常水平再计划受孕。
孕前筛查甲状腺功能和抗甲状腺抗体。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
[2]熊庆.孕产期体重管理指南[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94-95.
[3]徐彦贵.全科医师处方手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62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