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侯凤琴审核认证
伤口感染是指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在破损处侵入、繁衍、破坏,致使伤口愈合困难,诱发伤口处甚至全身出现炎症反应。伤口感染可引发局部疼痛和触痛、发红、发热和肿胀,甚至流脓,通过正规治疗可达到较好的预后。
疼痛和触痛、发红、发热、肿胀
根据伤口愈合速度,可分为急性伤口感染和慢性伤口感染。
发生迅速、病程较短,典型症状容易识别。
病程较长,可发生反复感染,缺乏特异性表现。
根据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特异性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
常见病原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属于常见致病菌,临床症状不具备特异性。
常见病原微生物包括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念珠菌等,感染后有独特的临床表现。
伤口感染的病因较为复杂,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除了病原微生物,也受年龄、营养或免疫力的影响。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的入侵和繁衍,属于直接致病原因,尤以细菌感染多见。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功能下降,新陈代谢变缓,人的抵抗力也下降,伤口恢复能力也随之减弱。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效果不满意的情况下伤口不易愈合,感染风险较大。
肥胖的患者血液循环差,脂肪给细菌提供了很好的培养基,增加了伤口感染的风险;营养不良的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受病菌入侵。
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伤口感染。卧床时活动受到限制,身体功能恢复慢,发生伤口感染机会增加。
长短也与伤口感染有密切关系。手术时间越长、伤口暴露时间越长,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就越大。
身体有其他部位的感染、肿瘤、艾滋病等,易发生伤口感染。
目前无具体的流行病学统计,但伤口感染常见。
免疫力低者。
伤口面积过大、过深者。
伤口部位容易发生感染者。
伤口处存在异物者。
年龄过大者。
伤口感染可因感染程度出现不同的症状,轻者表现为局部伤口的疼痛、肿胀,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如发热、畏寒、呼吸急促等。
伤口疼痛和触痛、发红、发热、肿胀等。
正常伤口破损时会分泌少量淡黄色或清亮透明的液体,但在伤口感染时,可出现从显性脓液到梭状芽孢菌感染的酸馊“洗碗水”样分泌物不等。
伤口感染可使伤口加深,腐烂,以致愈合延迟。
严重者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如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异常等。
包括外伤后或手术后脓肿、腹膜炎,常因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感染所致。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腹泻性肠炎发生几率增加,即使仅使用一次抗生素也可能导致这种肠炎。
严重的局部感染,未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入血,可引起败血症。表现为明显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发热、畏寒、寒战、头疼,全身疼痛,乏力、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
出现伤口感染表现如红肿、疼痛、流脓等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因延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不明原因出现伤口处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对于有伤口的人群,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普通外科或感染疾病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伤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伤口多长时间了?
最近是否给予伤口处换药?
最近有发热吗?
可通过体格检查观察伤口处的具体情况。
通过对伤口分泌物的培养,可明确感染的病菌类型。
可观察白细胞计数及血清降钙素,明确是否发生感染。
可通过实验结果,选择正确的抗生素。
明确观察到伤口处皮肤红肿,有分泌物,可初步判断发生感染;微生物培养阳性、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感染。
伤口感染可通过外用药物进行局部的消毒和覆盖,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或静点。严重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可使用双氧水、无菌盐水、安尔碘等进行伤口消毒;使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水胶体敷料进行局部覆盖,保护创面。
可选择抗生素,如克林霉素、头孢类、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进行口服或静点。
伤口形成脓肿后,可行手术切开,进行脓肿引流;对于创面坏死患者,可行手术清创,切除坏死组织。
可通过热敷、红外线治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
伤口感染通过正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若处理不及时,合并全身炎症,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生命。
伤口感染通过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伤口感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伤口未愈合时,应定期复诊及换药,促进伤口愈合。
伤口感染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增加高热量、高蛋白食品的摄入,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日常注意戒烟、禁酒。
应多食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机体营养需求。
忌食辛辣刺激类及生冷食物,如辣椒、海鲜等。
戒烟、禁酒,减少对机体的刺激。
伤口感染患者的护理以维持机体需要,避免二次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为主,日常一定要遵医嘱进行伤口处清洁与换药。
遵医嘱进行伤口清洁、换药。
注意伤口处的卫生,避免二次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伤口不要接触水。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避免因血糖过高影响伤口愈合。
注意伤口处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尽早就医。
日常需要避免皮肤损伤,发生皮肤损伤,应进行清洁、消毒、包扎等处理。
避免皮肤损伤,若发生伤口或伤口出血,应及时清洁和消毒。
皮肤大面积损伤者应及时就医,并按时换药。
日常观察皮肤损伤处的变化,避免碰水和感染。
[1]刘玉昌.骨科常见疾病处理及术后管理[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47-248.
[2](美)美国陆军部著.战地外科急救指南 死里逃生医学案头圣经 第3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94-95.
[3]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