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高碳酸血症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孟婕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高碳酸血症是指因通气不足或二氧化碳产生增加,使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一种疾病,属于常见病,该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初期表现和重症表现,治疗目的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高碳酸血症,大部分患者经过经过正规有效的短期治疗,预后良好。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hypercapnia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呼吸性酸中毒、脑水肿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呼吸加深加快、脉率增高、面部潮红、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

好发人群
呼吸道及颅脑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常用药物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尼可刹米、头孢他啶
常用检查
血气分析、胸部X线、胸部CT、头颅CT
病因

高碳酸血症的主要病因包括通气不足、CO2吸入过多、CO2产生过多、死腔增大等。该病可在各年龄阶段发病,其中有呼吸道及颅脑病变的患者好发。

主要病因

通气不足

通气不足是最常见引起高碳酸血症的原因。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通常是因为潮气量或呼吸频率不足,引起每分钟通气量过低,导致高碳酸血症;自主呼吸的病人,通常是由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导致高碳酸血症。常见的可引起呼吸抑制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其他的镇静药(如丙泊酚)以及吸入性麻醉药。

吸入过多

全麻时,如果呼吸的回路失效或新鲜气体的流量不足,就会引起吸入的CO2浓度过高。二氧化碳的吸收剂失效,呼吸阀失效是现代麻醉机引起高碳酸血症最常见的原因。

CO2产生过多

在多个病理生理状态下,机体有可能会产生过多的CO2,导致高碳酸血症。常见原因为发热导致的高代谢状态、腹腔镜手术期间CO2气腹的吸收。非常少见的情况下,甲亢危象和恶性高热也会引起高代谢状态从而导致高碳酸血症。

死腔增大

任何引起生理死腔增高的情况下,都会导致更多比例的气体被送往死腔而不参与气体交换,从而导致高碳酸血症。最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

流行病学

高碳酸血症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暂无权威发病率统计。

好发人群

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其中呼吸道及颅脑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更易高发。

症状

高碳酸血症的初期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脉率升高、面部潮红,重症表现为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昏迷。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反应迟钝、肌紧张、呼吸或心跳骤停等,严重时可并发呼吸性酸中毒和脑水肿。

典型症状

呼吸加深加快

高碳酸血症初期,CO2浓度稍有增高,CO2浓度增高会引起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出现呼吸加深加快。这是高碳酸血症最典型的临床症状。

脉率增高

高碳酸血症可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影响心脏功能,出现脉率增快。

面部潮红

高碳酸血症时血管收缩,血管对化学物质的敏感度下降,导致血管扩张,皮肤潮红。

呼吸不规则

高碳酸血症CO2浓度不断增高,呼吸抑制加重,可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

血压下降

高碳酸血症CO2浓度明显升高时,交感神经反应减低或心肌功能受损,导致心输出量不足,出现血压下降。

昏迷

高碳酸血症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从而可导致患者昏迷。

其他症状

高碳酸血症患者还可出现反应迟钝、肌紧张、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或心跳骤停。

并发症

呼吸性酸中毒

临床上高碳酸血症常合并呼吸性酸中毒,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头痛、烦躁不安、甚至模糊等。主要危害为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脑水肿

高碳酸血症性酸中毒时可引起脑血管扩张,致脑水肿、颅内压升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躁动不安、昏迷等。主要危害为颅内压持续增高引发脑疝,可危及生命。

就医

当患者出现初期或重症表现时,应到呼吸内科或急诊科就诊。通过血气分析、胸部X线、胸部CT、头颅CT可对本病进行诊断,但要注意本病要与低氧血症相鉴别。

就医指征
  • 出现呼吸加深加快、脉率升高、面部潮红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出现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昏迷、呼吸或心跳骤停等表现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呼吸内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如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昏迷等情况,可就诊于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 此次就诊主要有哪些异常表现?(如呼吸加深加快、脉率升高、面部潮红等)

  • 目前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怎样会有所缓解?什么情况又会加重?

  • 除了上述异常表现还有什么其他不适吗?

  • 之前有没有呼吸系统或颅脑疾病病史?

  • 出现异常症状后是否曾于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什么检查及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 患者起病后精神状态及饮食情况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

血气分析

检查目的是用于评估机体有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检查结果为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胸部X线、胸部CT、头颅CT

检查目的为用于判断呼吸道及颅脑有无引起高碳酸血症的器质性原发病变。检查结果是部分患者提示有呼吸道及颅脑器质性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以及相应辅助检查,诊断一般不难,具体诊断依据如下:

  • 患者既往有呼吸道及颅脑器质性病变。

  • 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为呼吸加深加快、脉率升高、面部潮红、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昏迷。

  • 结合辅助检查,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潴留、胸部X线、胸部CT、头颅CT提示有呼吸道及颅脑器质性病变。

鉴别诊断

低氧血症

两者机制不同,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高碳酸血症是指因通气不足或二氧化碳产生增加。低氧血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出汗、烦躁不安等;高碳酸血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脉率升高、面部潮红;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均是呼吸科常见危重症之一,也是呼吸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主要通过血气分析来区别。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提示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下降。高碳酸血症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治疗

高碳酸血症的治疗主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高碳酸血症为主,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支气管舒张药物、呼吸兴奋药物、抗感染药物等。

治疗周期
经过正规有效的短期治疗,可以纠正。
一般治疗
  • 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内分泌物,适当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 解除气道痉挛,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解除气道痉挛,改善呼吸。

  • 清除气道异物,如气道存在异物影响呼吸时,需及时清除。

  • 如呼吸抑制严重,呼吸明显不规则,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

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药物

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等。

呼吸兴奋药物

主要作用为解除或改善呼吸抑制状态,包括尼可刹米、洛贝林、多沙普仑等。

抗感染药物

对于存在感染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首选广谱抗生素,如头孢他啶、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等。

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高碳酸血症患者经过正规、及时的治疗后,一般可以纠正,预后良好。未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因病情持续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能否治愈

高碳酸血症经过正规、及时的治疗后,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高碳酸血症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少数患者如未经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复诊

高碳酸血症患者在治疗后应每日复查一次血气分析,以观察疾病的恢复情况。

饮食

高碳酸血症患者饮食上应注意科学搭配,均衡营养。宜清淡饮食、多食用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方便食品。

饮食调理
  • 宜清淡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烧烤、咖啡等。

  • 宜多食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饮食,如小麦、高粱、蜂蜜、豆腐、鸡肉、牛奶等。

  • 忌食不易消化之物,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易消化食物。

  • 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方便食品,其营养物质缺乏,无法满足患者日常所需。

护理

高碳酸血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能减少患者感染发生几率,同时也可通过合理锻炼,增强患者免疫力。特别需注意呼吸道的管理及用药注意事项。

日常护理
  •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和清洁,注意开窗通风,温湿度要适宜。

  • 外出时注意给患者佩戴口罩进行保护,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 急性期注意休息调理,稳定期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者免疫力。

  •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要注意咳嗽排痰。不能自主排痰者,需要家属协助翻身拍背排痰。若痰咳不出,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突然停用,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病情反复。

病情监测

用药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应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恶心、呕吐等,及时就诊处理。

预防

高碳酸血症的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预防感染等,可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对于高危人群宜及早进行筛查。

早期筛查

对于有呼吸道及颅脑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疾病发作时,宜及早开始进行筛查。筛查检查主要为血气分析,结果正常者,宜每6~12个月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有呼吸道疾病及颅脑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格遵守药物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药物,不随意增减剂量,出现任何不适,及时于医院就诊治疗。

预防感染

注意勤洗手,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清洁。嘱患者应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

参考文献

[1]蔡累,卢佳燕,张斌.高碳酸血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响的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9,40(8):463-468.

[2]祝益民.血气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06):7-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