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 吴佳捷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指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感染的总称。包括羊水、胎膜(绒毛膜、羊膜和蜕膜)、胎盘甚至是子宫感染。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一种产科常见症状,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围产儿死亡及产褥感染等,主要的病因是细菌、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可分为亚临床型和临床型,如处理不及时,对母婴均可造成一定影响。

就诊科室
产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Intraamniotic Infectious Syndrome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孕早期流产、孕中期胎儿畸形或死胎、新生儿感染、孕妇感染性休克
治疗周期
1~3个月
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胎心率增快、孕妇宫缩、胎膜破裂

好发人群
有异常孕产史的经产妇、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
常用药物
克林霉素、甲硝唑、头孢呋辛钠、利托君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胎盘病理检查、胎儿生物物理行为检测
疾病分类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根据症状表现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亚临床型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亚临床型炎症感染较轻,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仅通过实验室检查或产后病理胎盘胎膜脐带病理检查可检出炎症改变。

临床型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临床型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炎症感染重,常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病因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其他病原体感染也是本病发生的常见因素。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好发于有生殖道炎症的女性、异常孕产史的经产妇,常见诱因有胎膜早破、医源性因素、孕妇抵抗力下降等。

主要病因

细菌感染

是引起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细菌本身的不断生长、分裂和扩散,细菌因各种原因死亡裂解。细菌本身和细菌的各种裂解和代谢产物如内毒素或外毒素都能直接或间接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各种损害。还有细菌性炎症过程中的细菌,细菌代谢或裂解产物,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和介质。可能通过胎儿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和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引起各种反应,导致本病发生。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衣原体能抑制被感染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并导致溶解酶释放,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支原体不侵入机体组织与血液,而生殖道上皮细胞黏附并定居后,通过不同机制引起细胞损伤。如获取细胞膜上的脂质与胆固醇造成膜的损伤,释放神经(外)毒素、磷酸酶及过氧化氢等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各种损害。

病毒性感染

孕妇有病毒性感染,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肝炎病毒等均有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血运感染

产妇一般抵抗力较差,如贫血、营养不良,产时曾经反复阴道检查或肛诊等感染因素,病原体可经母体血运或经羊膜外途径经胎盘、胎膜侵入羊膜腔,故亦可能发生于未破膜等待产例,但非常罕见。

孕产期生殖系统感染

主要指宫颈和阴道炎症,如常见的细菌性阴道病、真菌阴道炎和滴虫阴道炎等。宫颈或阴道内细菌上行通过破裂或未破裂的羊膜,到达羊膜腔,在羊膜腔内进一步繁殖,引起严重感染。

绒毛膜羊膜炎

通常孕妇于妊娠前合并亚临床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孕期炎症累及胎盘和胎膜进一步扩散到羊膜和羊膜腔。

诱发因素

胎膜早破

近代妇产科学认为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和胎膜破裂互为因果关系,即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羊膜腔感染的存在,导致胎膜破裂,宫颈扩张和子宫收缩。而胎膜破裂,羊膜腔与阴道相通,随时间延长感染复杂而严重,诱发本病。

医源性因素

包括以各种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羊膜腔穿刺技术,胎儿外科或宫内手术。膜镜和胎儿镜技术,围生期的阴道检查,肛查和阴道手术操作等均可增加机体感染病原体的机会,从而诱发羊膜腔感染。

孕妇抵抗力下降

妊娠期母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局部抵抗力下降,为微生物的入侵创造了条件,从而诱发病原体感染羊膜腔引发本病症状。

羊水内胎粪污染

如羊水内有胎粪污染,易滋生微生物,累及胎盘和胎膜,进一步扩散到羊膜和羊膜腔,诱发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流行病学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引起早产的重要原因,目前早产的发生率大,为7%~11%。其中有胎膜早破的病例占80%,另20%则为其他母儿原因引起。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10%,且胎龄越小的新生儿,本病发生率越高。有研究表明10%~40%的早产者其羊膜腔培养为阳性(平均为13%),认为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诱发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发人群

有异常孕产史的经产妇

孕妇既往妊娠时曾出现有早产史、产褥期感染史及胎膜早破史或因既往产后病理检查有炎症者,此类患者易好发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

孕妇既往有阴道炎和子宫颈炎史、或妊娠前合并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病史的女性,此次妊娠易好发本病。

症状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包括胎膜破裂、体温升高、胎心率增快、孕妇宫缩等。部分患者可出现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可导致孕早期流产、孕中期胎儿畸形或死胎、新生儿感染、孕妇感染性休克、孕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并发症。

典型症状

胎膜破裂

基本上所有的患者都伴有胎膜早破,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则羊膜腔感染的可能性越大羊膜腔感染的发生率越高。表现为孕妇突然有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从阴道“涌出”,但也有许多女性诉间歇性的或持续少量阴道漏出液,或者只是阴道内或会阴处有湿润感。

体温升高

随着炎症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孕妇体温升高,表现为产前或产时出现孕妇发热。体温大于37.8℃,伴寒战、头痛,且反复发作,孕妇明显的心动过速,大于100次/分。

胎心率增快

炎症侵犯胎盘及胎膜,病原体产生内毒素,可使绒毛间隙水肿,胎儿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表现为胎动频繁、胎心率加快,可达160~180次/分,若胎心率超过180次/分,往往提示胎儿宫内严重感染。

孕妇宫缩

孕妇宫内炎症感染易诱发宫缩,表现为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伴有压痛不适。

发热

随着炎症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孕妇体温升高,胎膜早破时体温超过37.5℃,而找不到原因时,则要考虑羊膜腔感染的可能,孕妇体温升高后伴随有孕妇心率加快。

炎症除累及绒毛及蜕膜

可以进一步侵及子宫肌层,出现子宫压痛,炎症侵犯胎盘及胎膜,病原体产生内毒素,可使绒毛间隙水肿,胎儿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则表现为胎心率加快可达160~180/ min,若胎心率超过180/min,往往提示胎儿宫内严重感染。

在羊腔感染综合征

出现之前和之后,都有可能出现阴道脓性分泌物,随着病情的加重,羊水逐渐由澄清变为浑浊,阴道分泌物也变为脓性和伴有恶臭味。

其他症状

阴道脓性分泌物

部分孕妇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表现为阴道内不明原因的脓性分泌物流出,黏稠状,伴恶臭味,少数患者可自觉外阴瘙痒不适。

并发症

孕早期流产

严重的羊膜腔感染可导致孕早期流产的并发症,常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腹部疼痛、妊娠反应消失、有妊娠物排出等症状。

孕中期胎儿畸形或死胎

由于炎症进一步扩散,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可导致胎儿异常,表现为产检行B超检查时发现胎儿身体、四肢发生畸形。或孕妇感觉不到胎动、探测不到胎心,提示胎死宫内。

新生儿感染

部分炎症感染较重者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并发症,即新生儿出生后可表现为心率快、呼吸急促、发绀、嗜睡等炎性反应症状。

孕妇感染性休克

感染加重可导致孕妇感染性休克,表现为多数患者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患者神志尚清,但烦躁、焦虑、神情紧张,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肢端湿冷。可有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心率增快,呼吸深而快,血压尚正常或偏低、脉压小。眼底和甲微循环检查可见动脉痉挛。随着休克发展,患者烦躁或意识不清,呼吸浅速,心音低钝,脉搏细速,按压稍重即消失。

孕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若病原体量大,产生大量的内毒素或毒力较强,炎症扩散到子宫肌层或伴有全身感染,则可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时可发生母儿死亡。表现为多部位出血,以皮肤紫癜、淤斑及穿刺部位或注射部位渗血、阴道流血多见。还可有血栓、休克、各器官功能受损等表现。

就医

当出现发热、心率快、胎动频繁或减少、宫缩、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见红、胎膜破裂、昏迷、休克的症状及时就诊妇产科。行全身检查、实验室检查、胎盘病理检查、胎儿生物物理行为检测明确诊断。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相鉴别。

就医指征
  • 孕妇有发热、心率快、阴道脓性分泌物、见红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孕妇出现不规律宫缩、胎动频繁或减少应及时就医。

  • 如孕妇出现胎膜破裂(破水)、下腹剧痛、昏迷、意识障碍、休克的情况,新生儿发热、呼吸困难、昏迷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或产科。

  • 出现不规则宫缩、胎膜破裂(破水)、下腹剧痛、昏迷、意识障碍、休克的情况去急诊科。

  • 新生儿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昏迷症状的情况去新生儿科。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有测量过心率吗,体温有升高吗?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宫缩、破水、发热、见红、脓性分泌物、昏迷、休克)

  • 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有什么诱因吗?

  • 孕期有无定期产检,产检时做什么检查?

  •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既往有早产史、产褥期感染、胎膜早破病史或阴道炎吗?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

医生通过测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观察孕妇的意识状态,评估孕妇是否有发热症状。

产科检查

医生站在患者的右侧,让患者平卧位,解开衣服,用手触诊患者的腹部。判断有没有压痛、反跳痛,评估是否存在宫缩,从而判断是否因感染引起腹部炎症刺激。接着医生带上无菌手套,消毒阴道,用食指深入阴道,查看阴道内是否有羊水及分泌物,观看羊水或分泌物的性状,判断是否有胎膜早破或阴道感染,初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母血测定

医生抽取孕妇母体的血液作样本,送实验室进行检验。

血沉

是一种非特异性检查有无感染的方法,若>60mm/h则诊断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敏感性为65%,特异性为100%。因血沉检查作为诊断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敏感性较差,故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升高是感染的金标准,但也缺乏特异性。白细胞对于诊断明显的感染有较高的特异性。

母血C反应蛋白

母血C反应蛋白是感染后机体的一种反应结果,其升高与宫内感染有关,对于诊断早期羊膜腔感染有一定意义。

细胞因子的检测

母血中白介素-6在诊断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中的价值,不少学者试图从母血中检测细胞因子以诊断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当发生羊膜腔感染时,白介素-6大于8纳克/升则可以诊断羊膜腔感染。

羊水检查

羊水革兰染色检查

羊水涂片革兰染色是古老而使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因为其操作简单而方便,尤其适合于胎膜已破者。涂片中找白细胞及细菌,两者都提示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存在。

羊水中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羊水中葡萄糖浓度低下是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表现之一。羊水葡萄糖的浓度<0.94mmol/L(17mg/dl)时对本病有重要意义。

羊水培养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仍是羊水培养,但其不足之处是出结果较慢,羊水培养不能明确感染的发生部位。另外,此法对于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有限。

胎儿生物物理行为检测

胎心监测

即医生使用胎心监测仪听胎心,持续胎心监测可评估胎儿心率情况、是否缺氧。

多普勒超声检查

能实时监测胎儿宫内活动情况,进而进行胎儿物理评分。包括羊水量、胎儿呼吸样运动、胎动、肌张力、胎心率的反应性5项指标,可用来评估胎儿宫内状况。还可能观察羊水情况,判断羊水是否浑浊,对本病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胎盘病理检查

医生在胎儿出生后取部分胎盘送实验室做病理检查,从而进一步判断是否发生羊膜腔感染,可确诊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细胞因子检查

目前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诊断集中在利用炎性细胞因子上,细胞因子是一些由不同类型的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糖蛋白尤其是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产生,羊水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在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时明显升高,其诊断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价值较羊水染色涂片及检测羊水中葡萄糖浓度更大。同时脐血白细胞介素8可以作为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的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指标,但其临床应用价值日前还须进一步评估。

阴道拭子检查和中段尿细菌培养

阴道、宫颈或泌尿系感染的存在常提示有羊膜腔感染的可能,为此,做阴道拭子及中段尿细菌培养,进一步明确诊断。

羊水涂片检查

经腹抽取的羊水涂片做革兰染色后,镜下检查,查到有细菌表明有感染。如无临床症状,提示有潜在感染。方法简单,快速,在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即可初步做出判断。尤其对厌氧菌培养缺乏条件时,根据见到的细菌种类还可提供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
  • 体温超过37.8℃。

  • 子宫体压痛;恶臭阴道分泌物;白细胞超过15×10^9/L;孕妇心率超过100次/min;胎心超过160次/min。

  • 羊水的细菌培养:羊水中培养出病原体是本病诊断的金指标。

临床上在满足条件1和条件2中5条中的其中2条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孕妇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症状有嗓子疼痛、咽喉肿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发热、鼻塞等。也可由发热咳嗽引起孕妇心率增快、胎心过快等症状。但一般不伴有胎膜早破、宫缩也常无阴道脓性分泌物。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心率快、胎动频繁、阴道脓性分泌物,常有胎膜早破,但一般物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临床上可通过痰涂片培养及临床表现鉴别,前者痰涂片中科培养出病原体,后者一般痰培养无异常。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反跳痛,可为转移性下腹痛,常无宫缩、阴道脓性分泌物、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综合征表现为发热、宫缩伴下腹压痛,常有胎膜早破、阴道脓性分泌物。可通过腹部彩超及临床症状鉴别两者,前者超声提示阑尾炎症病灶,后者阑尾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一般治疗、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适时终止妊娠行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抗菌治疗。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多数患者需要治疗1~3个月。

治疗周期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多数患者治疗周期为1~3个月。
一般治疗

对于发热的孕妇要注意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给予孕妇全静脉营养维持,输入葡萄糖的同时补充白蛋白、氨基酸等。要积极做新生儿处理,新生儿一旦出生,立即清理呼吸道,仔细吸去咽喉和气管部位污染的胎粪和黏液,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药物治疗

克林霉素

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所致的中、重度感染。对克林霉素类过敏者禁用,胃肠道疾病或有既往史者、肝功能减退、肾功能严重减退、有哮喘或其他过敏史者慎用。

甲硝唑

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如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系、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骨和关节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血液病者禁用,仅可用于产后患者。

头孢呋辛钠

适用于未确定的细菌感染,或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此外,术后与甲硝唑联用还可用于预防各种手术后的感染,对头孢菌素类或头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利托君

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减少子宫的活动而延长妊娠期。禁用于妊娠不足20周和分娩进行期(子宫颈扩展大于4cm或开全80%以上)的孕妇,有严重心血管疾患的病人禁用。

手术治疗

人工流产术

孕早期的严重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患者,或已胎死宫内不适合再继续妊娠者应尽快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负压吸引术

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子宫。主要采用负压电吸引的方法,吸出早期妊娠产物即胚囊与蜕膜组织,称为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或简称负压吸引术。这一手术相对安全、简便,因而在临床上也是常用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手段。

钳刮术

凡妊娠10~13周,要求终止妊娠或因疾病等特殊情况不宜妊娠或其他流产方法失败者。一般是用钳夹和负压吸引结合的手术方法终止妊娠,钳刮范围一般主张在14周之内。

阴道分娩

即胎儿经过阴道娩出的方式,孕34周以后发生的羊膜腔感染要尽快终止妊娠,如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患者为轻度感染,估计在短期内可以分娩者,可先予阴道试产。产程中需要连续严密监测胎心,如胎心监护出现反复变异降低或晚期减速,应尽快结束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剖宫产手术

感染严重且估计短时间无法结束分娩者,胎心监护出现反复变异降低或晚期减速者,需尽快手术终止妊娠。主要将患者接入手术时,在麻醉状态下,一般为椎管内麻醉,切开腹部皮肤,逐层进入,切开子宫肌层将胎儿取出,后对宫腔、腹腔进行冲洗缝合。

预后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与病情程度有关,多数患者可治愈且不影响自然寿命,部分患者会留有胎儿畸形的后遗症。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患者治疗期间以及治疗结束后需要按医嘱定期复查。

能否治愈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若早期能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

能活多久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经积极治疗治愈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但未及时诊治者可发展为严重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可危及母亲及孩子生命。

后遗症

胎儿畸形

孕期长期反复出现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且未及时诊治的轻症患者,可逐渐累及胎儿,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影响,导致胎儿畸形的后遗症。

复诊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每天三次行胎监检查,每三天复查血液学检查、胎儿彩超,产后需母儿均需严格按医嘱复诊。

饮食

羊膜腔感染患者的饮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的饮食,剖宫产术后未恢复胃肠功能者宜易消化食物。顺产后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者可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营养、少刺激的食物。

饮食调理
  • 宜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食物,使身体尽快恢复。

  •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

护理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主要需要通过药物、产后护理、术后伤口的管理及注意休息、卫生等方面管理。患者及家属通过腹部及会阴部术口表面的愈合情况以及产妇阴道流血情况进行病情监测,家属要注意对患者耐心交流,做好心理开导。

日常护理

药物管理

注意孕期及产后用药的不良反应,按医生医嘱严格服药,不可多服或漏服,家属应向医生了解药物的注意事项,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呼叫医生。

产后管理

分娩后应尽早下床适当活动、产后尽快自行解小便,经常更换护垫。

术后管理

术后要注意保暖、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血栓,保持术口敷料干燥、清洁。

日常管理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引产后1个月内禁止进行性生活,恢复性生活后注意避孕。

病情监测

患者及家属通过观察腹部及外阴部术口表面的愈合情况,以及产妇阴道流血情况进行病情监测。如发现患者手术伤口红肿、疼痛、阴道流血不止或明显增加时应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患者一般较焦虑、紧张,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预防严重并发症

患者及家属在待产或待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孕妇的精神状态,一旦孕妇出现烦躁、焦虑、神情紧张,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肢端湿冷等症状,家属应特别注意,及时就医,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危害母儿生命健康。

预防

羊膜腔内的预防主要是日常注意自我防护、个人卫生,注意完善孕前检查、孕期保健等。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早期筛查方式为定期产检行血常规检查。

早期筛查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早期筛查方式为定期产检行血常规检查。

预防措施

注意完善孕前检查

孕前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每年一次,尤其出现白带异常或外阴不适时应及时去妇科就诊。如合并感染性疾病时,如肺炎、盆腔炎、阴道炎、泌尿系炎症,则需积极就医抗菌治疗。计划妊娠前进行孕前咨询及检查,让医生评估身体状况。

孕期保健

孕期如出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积极治疗无症状性菌尿。孕期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应及时就诊,孕期定期产检。

日常预防

避免滥用抗生素、避免外伤,可适当在医生指导下做一些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游泳、散步半小时等。提高身体免疫力,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

提高宿主抵抗力

增强孕妇免疫功能,提高其健康水平,提高宿主抵抗力需从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科学合理的营养、运动及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等方面加强。

参考文献

[1]徐丛剑,张惜阴,段涛.实用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04-506.

[2]安力彬,陆虹.妇产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97-409.

[3]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54-156.

[4]沈铿,马丁.妇产科学[M].八年制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63-166.

[5]段生鸾.未足月胎膜早破致羊膜腔感染与围产儿结局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5):649-651.

[6]时春艳,漆洪波,杨慧霞.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16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