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本词条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张勇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急性胆管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胆道系统急性炎症,大多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发生。如胆道梗阻未能解除,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发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和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为急性重症型胆管炎,是一种外科常见的危重急腹症。

就诊科室
普外科、肝胆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 AOSC
疾病别称
急性重症型胆管炎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感染性休克、肝脓肿
治疗周期
数周到数月不等
临床症状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好发人群
有胆结石病史或胆道手术史者
常用药物
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
常用检查
血常规检查、超声检查、经内镜逆行胆管引流、经皮肝穿刺引流
病因

在我国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最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基本病理改变是胆管完全性梗阻和胆管内化脓性感染。

主要病因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是由肝内、外胆管结石引起胆道梗阻和胆管急性化脓感染、积脓所致。其次为胆道蛔虫和胆管狭窄、胆管壶腹部肿瘤、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肠吻合术后,经T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术后亦可引起。

流行病学

尚无具体流行病学数据。

好发人群

有胆结石病史或胆道手术史者好发。

症状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以往多有胆道疾病发作史和胆道手术史,本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除具有一般胆道感染的Charcot三联症(夏洛特三联征),即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外,还可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即Reynolds五联症(雷诺五联征)。

典型症状

Reynolds五联症(雷诺五联征)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以及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如表情淡漠、意识不清,甚至昏迷。

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循环系统症状,如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发绀,皮肤可有出血点或瘀斑。

并发症

肝脓肿

本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有多发性肝脓肿形成,如不及时处理,死亡率极高。

感染性休克

感染控制不及时,脓毒血症发生,即感染灶中微生物及其毒素等浸入血循环,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胆道梗阻与胆道高压不解除,则危及患者生命。

就医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属于外科急腹症,也是肝胆外科一种危重胆道疾病。出现此病的临床症状应立即就医,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就医指征

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发冷、发热、眼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现象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如果医院没有设立单独肝胆外科就到普通外科就诊,特殊情况下可至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发病多长时间了?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发冷、发热、眼及皮肤发黄等)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恶心、呕吐、表情淡漠、嗜睡、神志异常等)

  • 既往有其他病史吗?(如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史、外伤手术史等)

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大于20×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胞浆内可出现中毒颗粒。血小板计数降低,最低可达(10~20)×10^9/L,表示预后严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受损。肾功能受损、低氧血症、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也较常见,特别是在老年人和合并休克者。

影像学检查

以B超(或彩超)最为实用,可在床旁边进行,能及时了解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病变性质,以及肝内胆管扩张等情况,对诊断很有帮助。如病人情况允许,必要时可行腹部CT可核磁检查。

经内镜逆行胆管引流(ERBD)、经皮肝穿刺引流(PTCD)

可确定胆道阻塞的原因和部位,同时做应急的减压引流。

诊断标准
  • 患处存在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以及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等五联征表现。

  • 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中性粒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

  • 影像检查如B超发现胆道梗阻的存在即可明确诊断。

  • 对于不具备典型五联征者,当其体温持续在39℃以上,脉搏>120次/分,白细胞>20×10^9/L,血小板降低时,即应考虑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鉴别诊断

急性胆囊炎

表现为右上腹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右肩放射,伴畏寒发热。右上腹局部压痛、反跳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墨菲征(Murphy)征阳性。胆囊坏疽穿孔时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但X线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腹部彩超提示胆囊炎或胆囊结石。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既往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并迅速扩展为全腹疼痛,伴腹膜刺激征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检查腹部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液含胆汁或食物残渣,可做出诊断。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一般症状相对比较轻,发病较急,体征局限于右下腹,无腹壁板样强直,X线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可以此鉴别。

急性胰腺炎

腹痛发作一般不如溃疡急性穿孔者急骤,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偏左并向背部放射。腹痛有一个由轻转重的过程,血清、尿液和腹腔穿刺液淀粉酶明显升高。X线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CT彩超提示胰腺肿胀。

治疗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清除病因、通畅引流,即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多数危重病人手术切开胆总管排出大量脓性胆汁后,随道胆管内压降低,病人情况短期内即有好转,血压脉搏渐趋平稳,说明只有解除胆管梗阻,才能控制胆道感染,制止病情发展。

治疗周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数周至数月可逐渐恢复。
一般治疗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 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支持治疗、吸氧等。

  • 恢复血容量,改善和保证组织器官的良好灌流和氧供,包括纠正休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等,以改善和维持各主要脏器功能。非手术时间一般应控制在六小时以内,对于病情相对较轻者,经过短期积极治疗后,如病情好转,则可在严密观察下继续治疗。如病情严重或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者,应紧急手术治疗。对于仍有休克者,也应在边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

一般需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临床常用的有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加甲硝唑、环丙沙星加甲硝唑、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加甲硝唑。根据治疗效果并结合血、胆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抗生素。

手术治疗

首要目的在于抢救病人生命,手术力求简单有效。通常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并发胆囊积脓及结石者,可同时取出胆结石并做胆囊造口引流术,待病情改善后,再做第二次手术。

其他治疗

常用方法有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AD),如经治疗,病情无改善,应及时改行手术治疗。

预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属于外科急腹症,应做紧急处理,早期积极治疗可治愈此病。若患者延误治疗,或并发症发生,随时有生命危险。

能否治愈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早治疗可治愈。

能活多久

治愈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出院患者要定期复查,如再次发生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就医。对带T型管的病人应教会其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以防脱落。

饮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恢复期患者应进食低脂肪、高糖、高蛋白、易消化营养饮食,定时进餐,以减少胆汁在胆囊中贮存的时间,并促进胆汁循环,预防结石形成。

饮食调理
  • 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优质蛋白质之类的食物。

  • 少量多餐,吃易消化、易吸收、有营养的食物。

  • 避免各种油腻、油脂、高胆固醇、火锅、海鲜、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护理
日常护理
  • 适当进行健身运动,控制体重,培养良好健康生活方式。

  • 注意伤口卫生,及时换药,避免伤口发生感染,影响身体的恢复。

特殊注意事项

若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可根据患者体温升高的程度采用温水擦浴、冰敷等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同时可根据病情遵医嘱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途径给予药物降温。

预防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肝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的严重并发症,故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防治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

早期筛查

成年人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如发现有肝胆结石,虽无症状,但要定期复查,必要时及早治疗。

预防措施
  • 已确诊有肝胆管结石的病人,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发生,尤其是在并发胆道感染时应更积极地防治。

  • 已确诊有蛔虫病者,及时进行蛔虫治疗。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彭晓玲.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