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通外科 黄耿文审核认证
急性淋巴管炎是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从皮肤、黏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灶侵入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管的急性炎症。较为常见,多源于口咽炎症、足癣、皮损、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感染,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伴有疼痛、压痛明显,表皮下红色条线,有触痛,但一般都可治愈,预后较好。
淋巴结肿大、皮下红色条线、发热、条形触痛带
急性淋巴管炎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皮肤呈网状的变红,可向外周扩散,俗称丹毒。
急性管状淋巴管炎,浅部病变表皮下可出现红色条线,伴有触痛,可向近心端延伸,深层的淋巴管炎不出现红线,可有条形触痛带。
急性淋巴管炎一般都存在疖、痈、急性蜂窝织炎、急性乳腺炎等原发感染,细菌引流至相应的淋巴区域,导致急性淋巴管炎的发生。
如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皮下组织炎症,细菌可侵入淋巴系统,导致急性淋巴管炎。
细菌随淋巴液引流至相应的淋巴区域,导致急性淋巴管炎。
浅部组织细菌感染加重时,周围组织坏死,细菌极易发生转移或侵入机体。
尤其是细菌引起的感染,很容易诱发相应淋巴结区域的炎症。
细菌极易经皮肤黏膜损伤处侵入机体,引流至相关淋巴区域,诱发急性淋巴管炎。
过度劳累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细菌感染,从而诱发急性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尚无流行病学数据,所有人群均可发病,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为高发人群,病变多发生于颌下、颈部、腋窝、肘内侧、腹股沟等处。
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尤其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时,体内的正常菌群可能会成为病原菌。
细菌可经淋巴管引流至颈部淋巴区域,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表皮下红色条线,伴有触痛。
常发生呼吸道感染者,局部抵抗力及全身抵抗力都较差,极易发生急性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较为常见,一般表现为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伴有疼痛,局部皮肤潮红,伴有压痛,浅部表皮下可出现红色条线,伴有触痛,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病变区域的淋巴结肿大明显,伴有疼痛、压痛明显、发胀等不适,触诊质软,初期淋巴结无粘连,活动度尚可,病情加重时淋巴结相互粘连,活动度较差。
浅部病变表皮下可出现红色条线,有触痛,扩展时红线向近心端延伸。
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寒战、头痛、乏力、疲倦等全身症状。
皮下深层的淋巴管炎不出现红线,但可存在条形触痛带。
炎症加重时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粘连成团,形成肿块,表面皮肤可发红、发热、疼痛加重,严重者可出现高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炎症反应。
急性淋巴管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时易发展为慢性淋巴管炎,常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增厚,发生永久性肥厚性纤维样变。无痛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活动度良好,也可伴有轻度压痛或不适。
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可引发败血症的发生,常表现为反复性高热、寒战、皮肤瘀点、瘀斑,可伴有关节肿痛,肝脾肿大,严重时可出现神志改变,休克等。
可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炎症加重时,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加重,肿大的淋巴结粘连成团,可因坏死形成局部脓肿而有波动感,或破溃流脓。
严重时细菌可入血,引发脓毒血症,表现为寒战、高热、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全身湿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
急性淋巴管炎常发生于颌下、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易于发现,因此患者一旦出现淋巴结肿大,皮下红色条线,伴有触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出现淋巴结肿大,皮下红色条线,伴有触痛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休克、神志改变等严重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科就诊。
出现皮肤破溃流脓症状时去皮肤科。
哪里不舒服,持续多久了?
是否患有咽炎、鼻炎等,是否有过度劳累或淋雨?
有没有到其他医院就诊过,使用过哪些药物?
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
发病以来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如何?
血常规检查结果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比增加。
医生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如淋巴结肿大、皮下红色条线,伴有疼痛、压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甚至破溃流脓等症状,结合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比增加等可进行诊断。
该病可出现皮肤下条索状触痛,沿静脉走行分布,与急性淋巴管炎症状相似,但急性静脉炎可出现患肢凹陷性水肿,行走时加重,平卧后减轻,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常与外周血管内长期留置导管或输注刺激性药物有关,可以通过症状与急性静脉炎相鉴别诊断。
该病常表现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且多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且不会出现皮下红色条线,可伴有周期性发热,盗汗,男性病人常有腹膜后淋巴结累及,女性病人可有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多为年轻女性,淋巴结组织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
淋巴结肿大常表现为无痛性,质地较硬,活动度极差,且不出现皮下红色条线,一般原发肿瘤表现较为明显,可予以鉴别诊断。
急性淋巴管炎治疗主要以抗生素加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疗效肯定,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一般都可痊愈。
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的目的。
可用硫酸镁溶液中浸泡过的纱布,覆盖于创面或溃破的皮肤组织表面,可达到消炎去肿的作用。
严重的患者可以行脓肿切开的手术治疗,一般可先试行穿刺吸脓,然后在局部麻醉下切开引流,并彻底冲洗干净,置放引流条,每天换药。
所用中药为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连翘、薄荷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以及对病原微生物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急性淋巴管炎患者一般都存在疖、痈、急性蜂窝织炎等原发疾病,因此应积极治疗原发感染,淋巴管炎多可在原发感染控制后得以消退,预后较好。
急性淋巴管炎可以治愈。
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急性淋巴管炎患者一般不留有后遗症。
患者建议治疗一周后复查一次血常规。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急性淋巴管炎的护理主要是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挤压、揉搓肿大的淋巴结以及皮下红色条线等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关注天气变化,避免着凉。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切记不要挤压、按摩、搔抓肿大的淋巴结。
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勤换衣物、床上用品,保持室内温度、适度适宜,勤通风,以免滋生细菌。
做好患部的清洁工作,避免接触冷水,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以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加重病情。
家属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必要时应监测患者血常规。
在患者出院后,要注意皮肤损害的愈合情况,观察患处是否出现波动感,局部疼痛是否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剧烈,若出现此种情况,可怀疑患者再次激发感染,应及时就医。
急性淋巴管炎患者一般都存在原发感染,因此其预防重在积极消除原发病灶,同时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个人卫生对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一旦发现有淋巴结肿大,皮下红色条线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消除感染病灶,可以防止细菌侵入淋巴管。
适当安排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保持愉悦心情,及时排解不良情绪,有助于免疫系统更好的发挥作用。
[1]钦少杰,赵园,赵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颌下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39-40.
[2]胡春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结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09):45-46.
[3]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