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 陶振洲审核认证
肠穿孔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道完整性遭到破坏,肠内容物溢出到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和细菌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并发细菌感染出现寒战、高热。严重时危及生命,大多需要急诊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突发腹部“刀割样”剧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尿量减少
小肠穿孔是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穿孔,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美克尔氏憩室、伤寒穿孔。
结肠穿孔是指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穿孔,多见于外伤、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导致的穿孔。
直肠穿孔多见于腹部外伤、异物导致的穿孔。
肠穿孔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包括外伤、溃疡、炎症、肿瘤、寄生虫等等。
各种暴力作用于腹部,导致腹部闭合伤或者开放伤,肠道完整性遭到破坏。
既往溃疡性病史,如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伤寒等等。
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憩室炎、坏死性小肠炎等等。
肿瘤坏死、穿孔。
血运障碍,如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
少见的原因包括异物导致穿孔、寄生虫导致穿孔。
暴饮暴食以及生、冷、硬饮食,可以诱发溃疡、炎症发作,导致穿孔。
暴力直接用于腹部,挤压肠管于脊柱上诱发穿孔,多见于空肠起始段、回肠末端。如果是瞬间暴力作用于下腹部,肛管处于封闭状态,可以导致直肠穿孔。
药物因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布洛芬等等,刺激胃肠道,胃酸分泌增多,尤其既往溃疡病史者,可以诱发穿孔。
肠穿孔是常见病、多发病,各个季节均可发病,伤寒穿孔多见于流行季节与病区。
各组年龄均可发病,青少年以外伤性居多,中老年以炎症、溃疡、肿瘤居多。
肠穿孔是常见病、多发病,各个季节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查体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立位腹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
突发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弥散至全腹,腹膜炎控制后,局限于病变部位。
恶心、呕吐,多由于炎症刺激导致。
如果肠内容物流出过多,堆积在腹内就会导致腹胀的感觉,严重者可以明显看见腹部膨隆的现象。
后期并发细菌性腹膜炎,可以出现寒战、高热。
查体腹式呼吸减弱或者消失,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出现“板状腹”,以病变部位为著,叩诊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可疑,听诊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
突发腹部“刀割样”剧痛,各种原因导致肠道穿孔消化液溢出至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出现腹部剧烈疼痛,不能忍受。
腹痛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寒战、高热。初起为化学性腹膜炎,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细菌性腹膜炎,导致腹痛加重,出现寒战、高热、心率加快。
患者可以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扩散,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休克、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出现少尿、呼吸窘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等等。
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早期为反射性,后期出现肠麻痹、肠屏障功能障碍、细菌移位、毒素入血以及电解质紊乱。
肠内容物流入腹腔,产生化学性刺激诱发化学性腹膜炎,继发细菌感染后成为化脓性腹膜炎,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厌氧拟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等,一般都是混合性感染,故毒性强,腹膜炎不易局限。
由于大量革兰氏阴性菌释放内毒素,与体内补体、抗体或其他成分结合后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内毒素促进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释放,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微循环障碍、代谢紊乱,出现休克。
感染扩散、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少尿、急性呼吸衰竭等多个器官功能发生改变,不能维持其自身功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腹部明确外伤史,或者既往具有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史者,突然出现腹部“刀割样”剧痛,应及时就诊,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既往具有肠道炎症、溃疡、肿瘤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炎症,促进溃疡愈合,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提示肠穿孔,应立即就医。
腹部外伤后剧烈腹痛者,严重时出现低血压、休克患者,应立即就医。
肠穿孔患者应及时就诊普通外科。
腹痛多长时间,是空腹发病还是餐后发病,是否有腹部外伤史?
腹痛初起部位,如上腹还是下腹?
是否有恶心、呕吐、便血,如果有呕吐,包括呕吐物的颜色、量,是否有呕血?
是否有寒战、高热,尿量是否正常?
既往是否有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史?
查体发现腹式呼吸减弱或者消失,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出现“板状腹”,叩诊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可疑,听诊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腹腔穿刺抽出脓性液体或者肠液。
立位腹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腹部CT发现腹腔积气、积液,B超可见有低回声区域和肠蠕动减弱。
突发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弥散至全腹。
可伴有恶心、呕吐、寒战、高热。
腹部明确外伤史,或者既往肠道溃疡、炎症、肿瘤等慢性病史。
查体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腹式呼吸减弱或者消失,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出现“板状腹”,以病灶部位为著,叩诊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可疑,听诊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
立位腹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腹部CT发现腹腔积气、积液。
B超可见穿孔和伴腹腔少量无回声,在渗出液中有斑片点状高回声,可见有边界不整,形态不规则的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查体腹式呼吸减弱、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减弱,腹部B超发现阑尾肿胀、周围渗液、大网膜包裹,据此可以鉴别二者。
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呕血、便血,早期出现休克。查体腹部可见孤立而胀大的肠袢,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最大的特点为症状重、体征轻,据此可以鉴别二者。
肠穿孔诊断相对容易,主要采取手术治疗,部分空腹上消化道穿孔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等。
对于外伤性肠穿孔患者,可以行破裂修补或者肠切除肠吻合术;溃疡穿孔时间超过12小时,腹腔污染严重,行穿孔修补术;穿孔时间小于12小时,腹腔污染相对较轻,行病损切除术;穿孔严重或者肿瘤浸润邻近脏器,可以行远端修补、近端造瘘手术。
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等。
对于溃疡引起肠穿孔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可以使用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如胃黏膜保护剂或者硫糖铝等药物;炎症导致肠穿孔者应抗炎治疗;肿瘤导致者行根治术或者姑息术,或者抗肿瘤药物治疗。
如果是空腹穿孔,腹膜炎有局限趋势,为药物治疗适应症。应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及混合菌感染有效的药物,如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以及半合成青霉素,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及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等治疗。如果餐后穿孔,腹膜炎范围逐渐扩大,同时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为药物治疗禁忌症。
诊断明确,腹膜炎无局限趋势,一般情况良好,可以耐受麻醉、手术者。
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麻醉、手术患者。
穿孔修补术、病损切除术,以及远端修补、近端造瘘术等等。
适合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间超过12小时,腹腔污染严重,小肠、结肠损伤性穿孔,同时合并全身严重多发伤,或者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需尽快结束手术患者,或者全身情况差,合并肝硬化、糖尿病患者。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多数患者均可耐受,缺点是导致穿孔的基础性疾病不能彻底根治,需要后期药物治疗或者再次手术。
适合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间小于12小时,腹腔污染轻,损伤性穿孔裂口较大或者裂口边缘部肠壁组织挫伤严重;小段肠管多处破裂,肠管大部分或者完全断裂,肠管严重挫伤合并血运障碍;肠壁或者肠系膜有大血肿,肠系膜损伤影响肠壁血液循环者。优点为彻底切除病灶,避免二次手术,缺点是手术时间长,患者打击较大,不利于术后恢复。
对于比较严重的结肠损伤穿孔或者肿瘤破裂穿孔,原发灶不能切除患者,可以在穿孔修补基础上加做近端结肠造瘘术。优点为确保肠内容物不再进入远端,有利于损伤肠管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缺点是需要二次手术,还纳造瘘肠管。
肠穿孔患者经过积极手术治疗,大多恢复良好。而部分空腹上消化道穿孔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预后通常也良好。
肠穿孔患者经过积极治疗,通常能够治愈。
肠穿孔手术成功,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由于腹腔内感染、手术刺激、纤维素沉着,导致肠管粘连成团,粘连带形成,牵拉肠管成角,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形成粘连性肠梗阻。
短肠综合征是指大段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的营养需要,导致吸收不良综合征,最初的症状是腹泻,其严重程度与残留肠管的长度密切相关。后期腹泻逐渐减少,根据残留肠管的长度与代偿情况,病人的营养状况可以得到维持,或者逐渐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如体重下降、肌萎缩、贫血、低蛋白血症、各种维生素与电解质缺乏的症状。
肠穿孔患者出院后一周左右复查,伴有基础性疾病者需定期随诊,如十二指肠溃疡、肠伤寒、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肿瘤等等。
肠穿孔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禁食水,排气、排便后进流食、半流食、普食。溃疡、炎症、肿瘤导致者予易消化饮食,减轻胃肠负担。
术后早期禁食水,肛门排气后少量喝水,如无不适症状,开始进流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同时加入鱼汤、鸡汤等等,保证营养供给,增进食欲。
正常排便后进半流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宜,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
进半流食后,无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逐渐过度到普食,尤以粗纤维食物为宜,多吃绿色蔬菜,促进胃肠蠕动,避免出现便秘。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引流液以及肠道功能恢复状况,既往有肠道溃疡、炎症、肿瘤等基础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辛辣及生、冷、硬饮食,避免生活压力过大。
患者在术后1周内,伤口避免沾水,避免挠抓。
避免吃激素类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饮食以清淡为宜,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腹部外伤。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病情恢复后,十二指肠溃疡引起者进行胃镜检查,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引起者进行肠镜检查,以及腹部B超、CT等检查。
患者出现呕血、便血、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时,应及时就医。
积极治疗原发病,季节转换时注意保暖,避免应用对肠道黏膜有刺激的药物,避免腹部外伤。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压力过大。
针对肠道溃疡、炎症、肿瘤等疾病,进行胃镜、肠镜等检查。
安全生产,避免腹部外伤。
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既往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积极治疗,杀灭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愈合。避免吃激素类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等等。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注意饮食,积极药物治疗。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1]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