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王雪梅审核认证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指因胆汁淤积而使血中胆汁酸和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值,所谓胆汁淤积是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肝细胞排泄胆汁功能障碍、胆汁分泌的抑制,或肝内外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流动的减慢或停滞,主要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需要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黄疸、皮肤瘙痒、食欲不振
胆汁淤积性黄疸根据淤积部位常可分为两大类:
该类型胆汁淤积在肝脏外,常合并感染,病情一般较重,预后通常较差。
胆汁淤积在肝脏内,很少合并感染,病情一般较轻,预后通常比肝外阻塞型较好。
胆汁淤积性黄疸最常见的病因是肿瘤、结石、炎症,其次为良性狭窄或梗阻和寄生虫等。胆道梗阻时,胆汁在胆管内淤积,胆管内压力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壶腹破裂,胆汁进入淋巴,继而进入血循环,而致黄疸。
肿瘤是胆汁淤积性黄疸最主要的病因,大约占30%,主要包括肝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等。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
结石占胆汁淤积性黄疸病因的20%,主要表现为肝内泥沙样结石。结石是人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多见于胆囊及膀胱、肾盂中,可造成管腔梗阻,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疼痛、出血或感染等症状。
20%的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炎症刺激所引起,炎症是十分常见而又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体表的外伤感染和各器官的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都属于炎症性疾病。如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妊娠多发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胆囊发生炎症,没有及时处理时,极易诱发胆汁淤积性黄疸。
细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药物、毒物或酒精的摄入,均可诱发胆汁淤积性黄疸。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患者发病率为25%,其次是长期酗酒者,发病率达到18%,有家族史者发病率为10%,女性多于男性,南方高于北方,内陆地区的发病率比较低。
在国外,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症状随病因、阻塞部位与性质不同而异,胆囊炎、胆石症常伴胆绞痛、发热、呕吐等症状,黄疸来去迅速。化脓性胆管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腹痛,迅速出现休克。恶性疾病多有上腹隐痛、进行性消瘦、肝大和黄疸,无痛性黄疸常为胰头癌的表现。
肤色呈现暗黄、黄绿或绿褐色,甚至黑色,间歇性黄疸是胆石症的表现。持续性黄疸,且逐渐加重,程度较深,常见恶性肿瘤所致,而壶腹周围癌黄疸较早出现,呈进行性加重。
患者皮肤瘙痒显著,常出现在黄疸之前。
因胆盐入肠道受阻,肠道常缺乏胆汁酸易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脂肪泻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缺乏。
部分患者还有白陶土样便,因胆道部分或完全阻塞,粪中缺少胆红素或尿胆原,不能将粪便染黄,故粪便呈白陶土色。
该病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肝脏大,墨绿色,随疾病进展呈结节状。
胆总管结石是由于胆道感染或者胆道梗阻,或者是胆道的一些异物和继发引起的感染而造成结石的形成。
胆汁淤积性黄疸易诱发化脓性胆管炎,其起病急,可出现寒战、高热、腹痛,不及时处理易发生休克。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由感染、药物中毒、免疫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半数以上可以查出病因,因此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症状,需要积极就医查找原因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患者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肝脏肿大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体检发现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尿胆红素阳性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上腹部剧烈绞痛,伴寒战、高热、腹痛,发生休克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发生休克等,要选择去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黄疸持续的时间,有无上腹部疼痛?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呕吐、进行性消瘦)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寒战、高热、血压下降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查看皮肤有无黄染、蜘蛛痣、肝掌等,眼睛有无巩膜黄染,腹部有无肝脾肿大,是否有移动性浊音阳性等。
包括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血清总胆酸,可以直观看出指标是否高于正常值。
明确胆管是否扩张,以初步鉴别是肝细胞源性还是胆道梗阻性黄疸。
能够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判断是结石、狭窄还是恶性肿瘤的原因。
是诊断胆外胆管的金标准,还可用于治疗。
尿胆原出现减少甚至消失,尿胆红素呈强阳性。
胆汁淤积性黄疸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确诊:
有肝炎病史或磺胺、酮康唑等引起胆汁淤积药物史等病史。
具有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如上腹隐痛、发热、肝大、呕吐等。
胆红素浓度逐渐升高,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占血清总胆红素>60%。
B超等检查均有助于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
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素减少或消失。
粪中尿胆原减少或缺如,如梗阻为壶腹部周围癌引起者可因出血使粪便呈黑色或隐血阳性。
由于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破坏,释放的胆红素大大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而出现黄疸,血清中胆红素的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新生儿黄疸、恶性疟疾或因输血不当引起的黄疸,都属于这一类。后者可有寒战、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尿呈酱油色,有血红蛋白尿,但尿中无胆红素。
由于肝细胞广泛损害,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结果造成非结合(间接)胆红素在血中堆积。同时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致使血流中直接胆红素也增加。由于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尿胆原也都增加。肝炎、肝硬化引起的黄疸属于这类。
胆汁排泄发生梗阻(可因肝内或肝外病变所致,常见为胆道梗阻),胆汁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而出现黄疸。在临床上可检测到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加,尿中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却减少或消失。由于胆红素等胆类物质在体内潴留,可引起皮肤瘙痒与心动过缓。胆石症、肿瘤等压迫胆道导致的黄疸属于这类。
胆汁淤积性黄疸有1/3病因不明,但半数以上可以查出病因,因此积极消除病因对消退胆汁淤积有积极作用。对于病因不明者对症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积极治疗病因,解除胆道梗阻。
患者要多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
对病情重、进食少、营养状况差者,可适当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对于并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者,需紧急通过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行鼻胆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行胆管外引流。如因癌肿梗阻,可在胆管狭窄部放置支架或放置胆管内引流,暂时解除梗阻。
对于感染所致胆汁淤积性黄疸进行抗感染治疗,去除病菌,清除内毒素血症是最重要的措施,也可考虑在抗感染的基础上慎用糖类皮质激素。另外,熊去氧胆酸、S-腺苷甲硫氨酸亦可使用。
酒精所致胆汁淤积性黄疸,需戒酒和使用护肝药物治疗。
对于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一般可用抗组胺类药物,也可使用胆汁酸结合树脂和消胆胺,糖类皮质激素、苯巴比妥疗效均难以肯定。
有胆道狭窄或梗阻者,可行球囊扩张术、内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支架置入术解除胆道阻塞,缓解症状。经药物治疗及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无效且出现肝衰竭者,可考虑进行肝移植。
如重度黄疸患者积极进行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采用血浆置换、光照疗法、胆红素吸附以及血浆滤过透析等方式进行治疗。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预后随病因、阻塞部位与性质不同而异。胆囊炎、胆石症常伴胆绞痛、发热、呕吐等症状,黄疸来去迅速,预后较好。化脓性胆管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腹痛,迅速出现休克,及时处理,预后尚可。恶性疾病多有上腹隐痛、进行性消瘦、肝大和黄疸,预后不良。
胆汁淤积性黄疸一般都能治愈,但由于恶性疾病所引起的淤积性黄疸一般预后差。
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如果休克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患者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食高糖、低脂肪食物,忌辛辣、油炸、肥腻食物,应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餐次分配。
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胆管炎,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忌海鲜发物,如带鱼、虾、蟹等腥膻之品会助长湿热,易发生炎症,故应忌食。
忌甜腻、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胆汁分泌,加重胆道梗阻。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多饮水、多晒太阳,避免滥用药物,注意预防皮肤感染。
注意适当休息,切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得当,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合理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多吃利胆食物,多晒太阳、多饮水,可以减轻黄疸。
避免使用伤肝药物,穿棉质衣物,预防皮肤感染。
平时注意监测皮肤、巩膜黄疸程度,以及大便颜色和性状,皮肤瘙痒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以免症状加重。
胆汁淤积性黄疽是由感染、药物中毒、免疫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因此应从这些原因着手预防此病,避免服用一些具有肝损害的药物,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
定期体检,对胆结石、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一旦发现积极治疗,避免发生胆汁淤积性黄疸。
饮食宜清淡,宜食高糖、低脂肪食物,忌辛辣、油炸、肥腻食物,劳逸结合,增强体质,避免服用肝损害的药物。
避免病毒传播,可注射疫苗,预防肝炎病毒感染。
[1]倪伟,陈新宇,张泉.内科学[M].新世纪第四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2]张伯礼,薛博瑜.中医内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