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于佳慧审核认证
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如能及时救治,病人可以存活,否则将导致生物学死亡,自发逆转者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呼吸断续,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瞳孔散大。心脏骤停常为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脏骤停的生存率极低。
意识突然丧失、呼吸断续、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颈、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心脏骤停可分为四大类
心室肌发生快速,不规则,不协调的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每分。
因室颤而猝死的患者,常先有室性心动过速,可为单形性或多形性室速表现,但大动脉没有搏动。
指心肌完全失去机械收缩力,此时心室没有电活动,可伴或不伴心房电活动,心电图往往呈一条直线或偶有P波。
心电图可表现为不同种类或节律的电活动节律,但心脏无机械收缩活动,丧失向外泵血功能,大动脉无搏动。
心脏骤停的病因很多,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因素。心源性病因是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非心源性病因是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冠心病是导致成人心搏骤停的主要病因,约80%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有器质性心脏病影响心脏电活动和生理功能,或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降低或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或导致心律失常,最终导致心搏骤停。也可见于心肌疾病,比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性心肌病、暴发性心肌炎、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
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导致心肌细胞大量损伤或者影响心肌电活动所致,如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影响到心脏的自律性和心肌的收缩性,严重创伤导致低血容引起心肌严重缺血缺氧,最终均可引发心搏骤停。药物中毒、电击等。
应激,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后,心脏负荷加重,可引起心脏骤停。
药物:某些药物直接或间接损害心肌引起心脏骤停。如洋地黄、抗肿瘤药物、抗癫痫药物、某些抗生素、精神科药物等。
诱发心脏骤停的常见5H和5T可逆因素: 低血容量(hypovolemia)、缺氧(hypoxia)、酸中毒(hydrogenion)、低钾血症(hypokalemia)、高钾血症(hyperkalemia),张力性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心脏压塞(cardiac tamponade)、中毒(toxin)、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sis)、冠脉血栓形成(coronary thrombosis)。
休克: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比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均会导致酸中毒和高血钾,可加重心肌损害,进而引发心脏骤停。
根据资料显示,每年有数十万的人死于心脏骤停,心脏骤停的现象在许多国家的患者身上都普遍存在,而且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达2.9亿,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的首位病因;加上我们已是老龄化社会,而且心血管疾病发病呈年轻化,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将更加严峻,心脏骤停发生率会更高。
以冠心病最常见,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收缩功能以及心肌电活动异常可以出现心脏骤停。
所有心脏疾病终末期均可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心肌电活动异常,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
各种心肌疾病均可出现心肌电活动异常,出现室速、室颤、心脏骤停,比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暴发性心肌炎等。
存在猝死性家族史的患者常存在遗传性心肌病或与基因缺陷相关的疾病,比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离子通道病、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
心脏骤停的主要表现有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的搏动消失以及听诊心音消失,患者出现循环功能的障碍,最终导致了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缺血、缺氧表现。
突发的眩晕、黑朦、心悸。
意识丧失,颈及股动脉的搏动消失,心音消失,伴有局部或全身的抽搐。
异常呼吸:出现叹息,下颌式呼吸,有的患者在意识丧失前表现为急性严重的呼吸困难。
皮肤改变:苍白或发绀。
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部分患者在意识丧失前存在前驱症状,比如极度容易疲劳乏力,出现疼痛,如心绞痛,心前区疼痛,心悸、气促、眩晕等。
心脏骤停后可导致大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昏迷,抽搐,肌阵挛,不同程度的神经感知和运动功能障碍、昏迷和脑死亡。
心脏泵血消失后出现全身各循环障碍,酸性产物堆积,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心脏骤停后,可导致循环障碍,可导致肾、肝脏等各重要脏器供血中断,从而出现缺血性功能障碍,可以出现多脏器损伤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在5%~60%之间。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快速识别和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复律治疗。心肺复苏后也应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特别是脑灌注,预防再次心脏骤停。
出现胸闷,胸痛,气促,心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严重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或者晕厥等应及时就医
若发生意识模糊,呼吸断续,脸色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应立即心肺复苏,同时120下转运致医院就医。
心脏骤停发生,如意识丧失等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同时通过120去急诊就诊。
若患者出现严重的胸闷,胸痛,气促,可到心血管内科就诊。
病人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
对什么药物过敏?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近期有无服用药物?
判断是否有意识突然丧失,判断心音、呼吸、血压,迅速判断生命体征,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检查颈、股动脉搏动是否消失,心音是否消失。
心脏骤停是可见心电图表现:(1)心室颤动或扑动。(2)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3)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心室颤动超过4分钟仍未复律,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患者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或下颌式呼吸。
无法触及大动脉搏动。
出现典型的心电图特征:室颤或室扑,心室停搏,电-机械分离。
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力衰竭的主要仪器检查。肝大,水肿是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依据,心脏骤停一般不会出现水肿。
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全神有发热,心动过速。疼痛发作期间血压下降,表现为面色苍白,脉细而快。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是主要诊断要点,而心脏骤停一般少见。
心脏骤停时需快速识别和启动急救系统,尽快恢复自主循环,保证重要脏器灌注,早期实施脑保护,提高长期生存的机会。
快速识别和判断心搏骤停,启动急救反应系统,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有条件时可考虑实施电除颤治疗。
开放气道氧疗和人工通气,循环支持,建立液体通道,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寻找心搏骤停的原因。
肾上腺素:作为拟交感类药,是CPR首选药物。可用于电击无效的室颤、无脉性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搏。肾上腺素主要是收缩外血管,提高血压,增加冠状动脉和脑等其他重要脏器的灌注压。
2~3次使用肾上腺素后仍然存在无脉性室速或室颤,在继续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可静脉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胺碘酮。胺碘酮可影响钠、钾和钙通道的合成,具有阻滞α、β-肾上腺素受体的特性。
没有胺碘酮时或出现自主循环恢复后使用。利多卡因可降低心室肌传导纤维的自律性和兴奋性,相对的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提高室颤阈值。
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搏、无脉性电活动。
5%碳酸氢钠:适用于心脏骤停或复苏时间过长者,或早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症者。
此病治疗的重点在于抢救是否及时,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优化通气和吸氧,可促进自主呼吸,同时需及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二氧化碳波形图。
建立或维持静脉通路,注意和心律监测脉搏,心率和心律。
可行高压氧治疗,改善脑缺氧,降低颅内压。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病人,及时评估左心室功能非常重要。和左心室功能正常病人相比,左心室功能减退的病人心脏骤停复发的可能性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差,死亡率较高。
抢救的关键是快速识别和启动急救系统。需看抢救是否及时,有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以及基础病史。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在5%~60%之间。
治疗结束7天~14天,应该追踪治疗,在巩固治疗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复查,进行心电图检查。
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是为了保证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优化饮食结构,满足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求,促进患者的康复。心脏骤停患者少量多餐肥胖者应控制体重,消瘦者应增强营养支持。
忌具有兴奋性及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还有辣椒等,避免饱餐,以免加重身体负荷。
宜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如鸡蛋、牛奶等,和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如各类蔬菜及糖分较低的水果,以促进机体恢复。
督促病人按时服药,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进行环境护理干预,舒适的病房环境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根据医嘱按时定量服药。
出现恐惧,焦虑,紧张,沮丧等情绪是正常现象,可以向医护人员了解心脏骤停的相关知识,急救措施,解除自己的疑虑。还可以和家人沟通交流,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若需运动,应以行走,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为主,循序渐进,运动时间由短到长,并且做好运动前的热身活动。
密切监测血压、心率情况,及时识别心律失常。
进行呼吸系统的监测。能否自主呼吸,有无异常呼吸发生。
避免过大的情绪起伏,以免加重病情。
避免重体力劳动,自觉身体不舒服时应及就医。
避免病人独处,以免发生意外。
心脏骤停的病因很多,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抢救时间分秒必争,所以我们应加强预防。全民提高急救意识,针对病因进行预防是预防的主要措施。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诱因。
有相关心脏疾病者应随身携带药物,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
[1]邱树莲,吴小丹,周锦魁,谢扬.心肺复苏的实践进展概述[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03):303-304.
[2]张力.心肺复苏术研究进展[J].系统医学,2018,3(11):196-198.
[3]刘金会.对进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综合急诊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2):82-83.
[4]李毅萍.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5):2454-2455.
[5]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