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 魏宇淼审核认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病人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常同时合并心房自律性异常,部分病人同时有房室传导功能障碍。常见症状有发作性头晕、乏力、黑朦、晕厥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诊即可,症状明显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安装起搏器后,远期预后良好。
头晕、乏力、黑朦、晕厥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因复杂,各种病变过程可使窦房结受到损害,导致窦房结起搏及传导功能异常,常见病因为心肌病、冠心病、结缔组织病、代谢或浸润性疾病等。本病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合并导致窦房结损害的相关疾病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心脏脉冲信号紊乱的疾病、手术损伤窦房结传导系统等为诱发因素。
众多病变过程,如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硬化与退行性变、淀粉样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感染(布鲁氏菌病、伤寒)等,均可损害窦房结,导致窦房结起搏与窦房传导功能障碍。
窦房结周围神经和心房肌的病变,窦房结动脉供血减少亦是病态赛房结综合征的病因。
心肌病、冠心病等导致窦房结供血不足、炎性浸润等损害,从而导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生。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颈动脉窦过敏、脑血管意外、高血钾、服用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导致心脏电脉冲信号系统出现损伤,从而诱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生。
本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为1/600。
该疾病好发于以下人群。
60岁以上老年人。
合并有损害窦房结的相关疾病,如患有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硬化与退行性变、淀粉样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感染性疾病(布鲁氏菌病、伤寒)。
脑血管意外、心脏疾患、高血钾、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患者。
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症状呈多样化表现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黑朦、心悸等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尿少、消化不良,本病的严重者可并发阿-斯综合征、晕厥。
心动过缓导致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多呈间歇性发作,表现轻者可无明显症状。
典型症状为发作性头晕、黑朦、心悸、乏力和运动耐力下降等.
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短暂意识障碍或晕厥,甚至猝死。
如有心动过速发作,则可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患者心排出量过低时,严重影响肾脏、消化道等的灌注而致尿少、消化不良。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如为快慢综合征还可能导致血管栓塞症状。
病窦综合征中发生典型阿-斯综合征的患病率为6.7%~13.3%。它是由于急性心源性脑缺血而产生晕厥或抽搐发作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凶险,常常是猝死的先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部分没有明显症状,建议定期检查心电图,如患者因出现头晕、黑朦、乏力,甚至晕厥后应在心内科或急诊科就医。经心电图、药物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等明确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并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进行鉴别。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心电图非常有必要,发现心电图异常及时检查处理。
在体检心电图时,发现心率过快、过慢、窦房结传导异常应立即进一步检查处理。
出现乏力、头晕、眼前黑朦等症状,应注意检查心电图,了解心脏传导系统是否有异常,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如发生突发晕厥、抽搐应立即急诊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若患者突发出现晕厥、抽搐等情况,应呼叫120或999立即急诊就医。
是否做过心电图检查?
是否出现乏力、黑朦、晕厥、尿少、消化不良等情况?
症状持续的时间多久?
既往有无心肌病、冠心病等病史?
既往是否有硬化与退行性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史?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监测可结合检查。
用于排除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的影响,若注射后心率不能增快达90次/分者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本征,但青光眼或明显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慎用此检查方法。
活动后心率不提高或提高不足,用于病态窦房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布鲁氏菌病、伤寒、艾滋病、梅毒等)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
医生通过听诊心音情况,判断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根据心电图的典型表现以及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即可确定诊断。为确定症状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可作单次或多次动态心电图或事件记录器检查,如晕厥等症状发作的同时记录到显著的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即可为诊断提供有力佐证。
非药物引起的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
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与窦房阻滞。
窦房阻滞与房室阻滞并存。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简称慢-快综合征,是指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交替发作。
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心房颤动的心室率缓慢,或其发作前后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或)一度房室阻滞。
变时功能不全,表现为运动后心率提高不显著。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律等。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了解到最快和最慢心率、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等心律失常表现。
该疾病需要与药物、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鉴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用药无关,治疗困难,而上述可经停用药物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心律失常可恢复正常。
需要与变异性快-慢综合征相鉴别,在心电图两者均表现为快-慢综合征,但变异性快-慢综合征心电图的表现为由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导致的心动过缓与短阵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组合。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较复杂和困难。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对因治疗。若病人无心动过缓相关的症状,不必治疗,仅定期随诊观察。对于有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本病属于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
可用于缓慢型患者,用于提高心率,但注意不能用于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麻黄碱不能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患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如合并心房扑动或心房颤颜动,需要进行抗凝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凝血情况。
应用该药品改善冠脉供血。
对于急性心肌炎患者,可以采用上述药物进行静注,改善症状。
症状明显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是最佳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安装后也需要结合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停用可能引起窦房结抑制的药物,可给予扩冠药物营养心肌,改善心肌缺血,监测钾、钠、氯等离子情况,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的预后与基础疾病关系较大,如原发基础病能够得到很好控制,预后一般较好,另外,如早期植入心脏起搏器,远期预后良好。建议1~3个月复查心电图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应6个月复查一次电极位置。
本病目前尚不能治愈,原发病治疗关键,可植入心脏起搏器,远期预后良好。
早期植入心脏起搏器可期待自然寿命,如本病发展至晚期,可发生突发晕厥、阿-斯综合征、猝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如无明显症状,建议1~3个月检查心电图情况,日常可自行进行心率监测。如有头晕、黑朦等症状发作要随时就医。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要每6个月复查心电图,以了解起搏器的功能,定期进行胸片检查,了解起搏器电极位置。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三餐规律,营养合理搭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少量多餐,合并有冠心病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
饮食宜有利于心脏健康,营养均衡,每日饮食包含水果、蔬菜、谷物、优质蛋白,饮食清淡易消化,尽量避免油炸煎烤等烹饪方式。
养成少量多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每餐7~8分饱,避免过于饱食增加胃肠道及心脏负担,导致心脏供血减少。
限制高糖及脂肪摄入量,保持合理体重,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有冠心病患者注意食盐摄入量<6克/天。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日常要注意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饮食,可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日常注意监测心率情况及是否出现头晕、黑朦、乏力等症状。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要密切注意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定期复查,如有异常情况随时就医。
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不熬夜。
适量运动,以运动后不感觉疲累为宜。
如安装心脏起搏器,要注意安装侧肢体不要做剧烈活动或搬重物,避免起搏器脱落。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和朋友交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过度起伏。
不管是否已经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家人日常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率,可通过数脉搏的简单方式,也可以选择一些可监测心率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清楚了解患者的心率情况及心脏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
还要注意常见症状的观察,如出现头晕、黑朦、乏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要注意监测起搏器功能情况,如果出现晕厥、胸痛、呃逆等现象,要立即就诊排查是否起搏器故障。
应注意避免突发晕厥、猝死等情况的发生。患者应积极早期治疗,如病情严重,症状发作频繁,应有家人陪伴在侧,并尽早住院治疗。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避免慌乱,拨打急救电话。
安装起搏器患者随身携带病请证明书、心脏起搏识别卡及急救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以备起搏器发生故障时急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预防根据发病原因,如有原发疾病,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或减轻原发病对窦房结的损害,排除诱发因素,对于病因不明的患者也应积极治疗,早期植入心脏起搏器,可改善预后,同时可针对高危人群每3~6个月进行一次心电图筛查。
高危人群,如60岁以上老年人、合并有损害窦房结的相关疾病、脑血管意外、心脏疾患、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应3~6个月复查健康状况。心电图可筛查出是否存在异常心律,如有异常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感染性疾病等。
严重遵医嘱用药,避免药物诱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840-842.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84.
[3]彭丁,刘仁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治进展[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034(00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