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肾囊肿

本词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马强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异常,大多属于良性病变,单侧多见,也可以为双侧,一个或多个,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临床上的肾囊肿一般指单纯性肾囊肿。大多数肾囊肿没有症状,一般于体格检查时发现,但当囊肿增大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表现,甚至有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需要积极治疗。

就诊科室
肾内科、泌尿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renal cyst|kidney cyst
疾病别称
囊肿性肾脏病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部分患者和遗传有关
并发疾病
感染性腹膜炎、肾结石、囊肿癌化
治疗周期
15~30天
临床症状

腰腹部不适、血尿、腹部肿块

好发人群
50岁以上的男性、免疫力低下者
鉴别诊断
遗传性多囊肾、肾脏癌种、肾积水
常用检查
B超检查、CT检查、肾盂造影检查
疾病分类

单纯性肾囊肿

临床上最常见,单侧或双侧肾有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腔,多位于肾皮质,并能改变肾脏外形,其发病率年龄增长而增高,30~40岁患者单纯肾囊肿发生率在10%左右,50岁以上患者单纯肾囊肿发生率可以达到50%以上。

多囊肾

一般表现为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出现了无数大小不一的囊肿,逐步长大,挤压肾组织,造成肾实质损害而发生肾功能异常,当肾脏清除体内废物的功能丧失后,由于毒素积累,最后形成尿毒症而危及生命。

获得性肾囊肿

主要是因尿毒症或透析治疗后发生。肾脏原本没有肾囊肿,透析时间超过3年,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囊肿,可以感染,甚至癌变。

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病

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腹部肿块原因之一,病变常呈单侧,与肾脏集合系统节段性狭窄有关,双侧者常有生命危险。多数患者产前超声即可确诊,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腹部肿块,患肾失去正常形态。

病因

肾囊肿的具体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多可能与肾小管憩室和周围血管闭塞,引起尿液潴留所致,但也有学者提出遗传因素、先天性发育不良,以及某些活性物质分泌异常等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主要病因

肾小管和周围血管闭塞

肾实质缺血和局部炎症可引起肾小管阻塞,由已存在的肾小管和集合管憩室转变而形成囊肿,一般认为肾小管堵塞或为囊肿形成的主要原因。

遗传因素

肾囊肿虽然属于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但有学者对其进行基因连锁分析认为,可能存在常染色体遗传性的单纯性肾囊肿。

先天性发育不良

主要是肾小管先天性发育不良,有研究认为囊肿多可能起源于近端肾小管,由于某些原因引起肾单位阻塞所致。

活性物质异常分泌

近来有学者发现患者囊肿囊液内含有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一种促进囊肿形成的活性物质,可能也参与细胞增殖和促进囊肿形成的过程。

诱发因素

肾脏损伤

肾脏遭受外伤导致肾小管断裂、尿液潴留。

感染

感染可使人体内环境产生异常变化,有利于囊肿形成。

药物

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肾损害,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利福平等。

劳累过度

过度劳累,身体未得到充分休息有诱发囊肿的可能。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呈现老化的状态,肾脏排泄功能下降。

流行病学

在肾囊肿疾病的患病人群中,其男女比例约为1.4~1.6。任何年龄均可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肾囊肿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儿童的发生率在0.1%~0.4%,而50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超过50%,2/3以上见于60岁以上的人。肾囊肿一般为单侧单发,也有多发或多极性者,双侧发生少见,但囊肿的数量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囊内液体为血性时,提示有恶变的可能,恶变率约为3%~7%。

好发人群

50岁以上的男性

临床调查发现50岁以上男性的发生率超过50%,甚至50~70岁成人中4%存在双侧肾囊肿。

肾衰患者

肾衰竭患者,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时,获得性肾囊肿患病率高。

免疫力低下的人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易感染各种致病菌。

症状

绝大多数肾囊肿患者临床上并无明显症状,有部分患者由于囊肿本身增大或囊内压力增高、感染等因素,出现腰腹部不适或疼痛、血尿、腹部肿块,甚至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有并发症的出现。

典型症状

腰腹部不适或疼痛

是大多数肾囊肿患者的首发症状,由于肾脏肿大和扩张,使肾包膜张力增大,肾蒂受到牵连,或使周围邻近器官受压导致。此外,肾脏囊肿含水量增加,可使肾脏下坠牵拉也会使腰腹部不适或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双侧,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会使疼痛突然加剧,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肾绞痛。

镜下血尿

随着病情恶化肾囊肿患者会产生的一个显著症状,多表现为镜下血尿。发作呈周期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多是由于囊壁下方动脉因压力增加或合并感染,而过度牵拉破裂岀血。

腹部肿块

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肾脏。

高血压

在血清肌酐未增高之前,约半数出现高血压,这与囊肿压迫周围组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出现高血压者囊肿增长较快,可直接影响预后。

蛋白尿

一般量不多,一般24小时尿蛋白不会超过2g,多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减退

由于囊肿占位、压迫,使正常肾组织显着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其他症状

单纯性肾囊肿常被偶然发现,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症状,一般只有在直径达到10cm时才会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并发症

感染性腹膜炎

囊肿在各种原因下破裂,囊液流出可造成继发性腹膜炎改变,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发热等。

肾结石

肾结石或者是肾内钙化,是肾囊肿的并发症之一。当患者出现腰腹部疼痛加剧、绞痛或肉眼血尿时,应考虑合并结石的可能。

囊肿癌化

虽然肾囊肿能否能发生癌化至今尚有争议,但当病人肾区疼痛或血尿规律改变,体重下降、血沉增快,出现与肾功能不符合的贫血,或出现红细胞增加症时,应警惕合并肾癌,趁早做CT诊断,必要时还需做增强CT。

就医

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腰腹部不适,或伴有少尿、无尿的症状,怀疑肾脏病变时,应及时就诊,于医院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以确诊肾囊肿,但需要注意与肾脏癌肿、肾积水等相鉴别诊断。

就医指征
  •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自觉腰腹部不适时,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无意中发现腰腹部出现异常占位、但境界清楚,伴或不伴腰腹部不适,临床症状不典型,高度怀疑肾囊肿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肾囊肿的患者,若出现腰腹部绞痛、脸色苍白、发热、全身不适等继发感染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优先考虑去肾内科就诊。

  • 经诊断需要手术治疗时,可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不适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有无腰腹部不适、尿液颜色、量的变化、高血压情况等)

  • 之前做过什么检查?

  •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B超检查

B超能了解囊肿的个数、大小、囊壁的情况,并可与肾实质肿块相鉴别,其准确率可达98%,是肾囊肿首选的检查方法。典型的B超表现为病变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一定压迫警惕恶变的可能。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病变区有细回声,囊内有岀血时回声增强。当显像提示有多个囊肿时,应与多房性囊肿、多囊肾鉴别。

CT检查

对于B超检查不能确定者有价值,行囊肿CT扫描,其特点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光滑均质,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而伴岀血、感染、恶变时,则不均质密度增高。

肾盂造影检查

即静脉肾盂造影,虽不能直接显示囊肿,但能显示囊肿压迫肾实质的程度,并可与肾积水相鉴别。

实验室检查

当怀疑患者出现囊肿中参杂有肿瘤时,可通过探针穿刺抽吸囊液,通过对囊液进行检测,观察其内是否有肿瘤标志物,并且可在镜下观察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同时伴发肿瘤时,抽吸出的囊液颜色呈深褐色的血性液体。

诊断标准

尿液检查

尿常规正常,若囊肿压迫肾实质或合并有囊内感染,尿中可出现小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影像学检查

B超显示肾脏内无回声占位,囊肿壁光滑,无血流信号;必要时CT平扫显示肾脏的单发或多发囊性病变,囊肿壁光滑,囊肿与肾盂肾盏不相通,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特征。

静脉肾盂造影

显示正常,或者肾盂肾盏轻微的受压变形。

鉴别诊断

肾脏癌肿

属于明显的占位性病变,易发生于肾脏的深部,可以引起肾盏的变形歪曲。血尿常见,当肾实质癌肿侵及腰大肌时,腹部平片检查显示腰大肌边缘模糊,血生化检查大多数可见碱性磷酸酶升高,CT增强扫描时,癌肿多呈明显强化,而肾囊肿则不强化。二者可通过穿刺囊液观察肿瘤标志物和病理学检查相鉴别。

肾积水

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导致肾盂与肾盏扩张,其中潴留尿液,统称为肾积水。因为肾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使肾盂与肾盏扩大和肾实质萎缩。行尿路造影检查,肾积水主要表现为因梗阻引起的肾盏和肾盂的扩张,无明显占位,存在感染时常产生局限性的疼痛,并因感染而使临床表现复杂化,而肾囊肿引起肾脏变形,肾盂肾盏变化不明显。二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相鉴别。

治疗

肾囊肿的治疗需要根据囊肿的大小、性质、位置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无症状的中小囊肿可以不需要治疗,但对于较大囊肿产生腰痛等症状或压迫集合系统时,可行手术治疗以消灭囊肿、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周期
肾囊肿的治疗周期一般约15~30天。
保守治疗

对于囊肿直径少于4cm的患者,无肾盂肾盏明显受压,无感染、恶变、高血压等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只需要严密随访观察,定期B超检查即可,无需治疗。

药物治疗

本病无针对性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剂治疗

适用于囊肿大于4cm,有临床症状,经排查排除恶性变感染的患者。可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尽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苯酚、四环素等。但需注意,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有严重岀血倾向的患者禁忌作此手术,此方法虽简单而有效,但易复发。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抗生素治疗

适用于直径大于4cm时的肾囊肿且合并囊内感染的患者,除了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液后,根据可能感染的菌株再注入敏感的抗生素外,其余禁忌与硬化剂治疗方法相同。

经腹腔镜行囊肿去顶减压术

适用于大部分的肾囊肿患者,尤其是囊肿合并感染,穿刺抽液治疗失败之后的患者,或囊肿合并恶性变者。采用囊肿去顶减压术,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但操作空间小,无法处理双侧囊肿,且易损伤腹膜,对操作者要求高。而无条件的医院也可行传统的开放囊肿去顶减压术。

肾切除术

适用于囊肿恶变或囊性肾癌的患者,一侧肾实质已广泛性破坏,对侧肾功能正常。由于肾囊肿恶变率低,此法不经常使用。

预后

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大多数肾囊肿的患者预后良好,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术后需要及时复诊,避免囊肿复发。

能否治愈

70%的肾囊肿患者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肾囊肿患者积极治疗,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囊肿复发

有资料报道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复发率高达4.1%,囊腔残留多在肾上极,可能与体位性积液引流不畅有关。

肾实质岀血

常因肾囊肿壁切除过多伤及肾实质所致,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变化病注意局部有无渗血的情况。

尿瘘

是肾囊肿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囊肿形似肾盂、肾盏,术中未及时发现,亦或是术中探查囊腔底部时,造成囊肿与集合系统沟通所致。

复诊

对于无症状的小囊肿患者,需要经常行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每半年至1年需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

饮食

肾囊肿患者的饮食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注意术后肠胃的特殊性,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过咸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饮食调理
  • 肾囊肿患者术后一周以内以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米糊、米粥等,有助于消化吸收。

  • 恢复正常饮食以后,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素食物的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尽量食用新鲜蔬菜类、豆制品类、家禽家畜肉类等食物。

  • 注意水的摄入,肾脏病如无明显的水肿、心衰、高血压时,不应盲目限水,过分饮水甚至可能加重肾脏的负担。

  • 要注意不吃过咸类、辛辣刺激类、被污染的、烧烤类等食物,限制动物类高蛋白食品、油腻类食品等。

护理

肾囊肿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术后促进病情恢复,促进伤口愈合,缓解腰腹部不适或疼痛,控制肾囊肿的并发症为主要原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遵医嘱,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护理
  • 术后一周可恢复正常餐饮,患者无明显不适应时,应鼓励其早日下床活动,避免血栓形成。

  • 避免激烈的体育活动和腹部创伤,以防保守治疗的小囊肿破裂。

  • 控制血压,低盐饮食,主要是为了保护肾功能,避免高血压对肾功能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害。

  • 规律作息,医生的指导下适当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病情监测

患者可自我监测血压和尿液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改变时及时就医,以防囊肿复发。

心理护理

肾囊肿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知识,使其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因此家属需要向患者解释本病的发展及良好的预后效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

由于感染是造成肾囊肿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不在十分必要时,不要行尿路创伤性检查。

预防

肾囊肿目前并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主要预防手段还是在于及时规避危险因素,避免囊肿的形成,同时,积极预防感染、积极治疗机体的基础疾病,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

早期筛查

囊肿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危人群中,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可定期行超声检查,以早期筛查此病。

预防措施
  • 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强肾脏血液流通,防止肾小球硬化,但要注意防护,尽量避免激烈、碰撞性的活动,以免造成肾脏损伤。

  • 积极防止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各种病菌感染,因感染是诱发囊肿形成的重要诱因之一。

  • 保持良好情绪,及时纾解内心压力,避免不良情绪淤积于心,影响身体健康。

  • 对于50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定期体检,尤其是肾脏的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囊肿的存在。

参考文献

[1]章友康.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肾脏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687-701.

[2]周林昌,郭波,倪安等.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51例报告[J].医疗装备,2015,28(001):47-48.

[3]程荣昆,钱英,朱慧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1):84-86.

相关问答